当前位置:湖南社科网>学术研讨>正文

社科专家“金点子”摘编(三)

 文章来源:湖南社科网 作者:湖南社科 时间:2024-01-19 12:05:23 
社科专家“金点子”摘编(三)

按:2023年12月8日,省社科联发出《倡议书》,号召全省社科界踊跃参与“我有‘金点子’——2024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意见建议征集”活动。广大社科工作者迅速响应、尽其所长,紧盯事关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提了一批高质量的“金点子”,为省政府工作施谋用智、献计献策。现从中择优摘编,以飨读者。

1.李爱年:关于洞庭湖总磷污染防治的建议

建议强化顶层设计,出台《湖南省洞庭湖总磷污染防治条例》。出台集洞庭湖总磷污染防治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工作机制、具体措施、监督保障等内容于一体的地方性法规。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2.龙婧婧: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

一是建议创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从地方性法规、机构设置、政策配套等多方着力,形成以点带面的效应,进而促进全省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提升。二是建议深入开展清理化解“新官不理旧账”专项行动,重塑政府形象,优化政务环境,让民营企业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发展。三是建议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工作,优化反商业贿赂、生产安全、数据、税务等大合规管理制度体系,筑牢企业发展的自身法治基础,将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落到实处,防止“办理一个案子,垮掉一个企业”。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

3.罗栋:关于建设精品民宿集聚区促进湖南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建议出台《湖南民宿管理和促进条例》和《湖南民宿发展专项规划》,打破民宿“用地保障难、证照办理难、贷款到位难”三大发展难题,推动精品民宿集聚发展,振兴乡村经济。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4.郭勇干:关于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

推进乡村振兴,要注重提振村民精气神,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要以产业发展为保障,以文旅活动为载体,以文明创建为抓手,以乡风文明为核心,以留住乡愁为目标,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作者单位:益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5.杨安华:关于不断提升我省乡村韧性水平的建议

韧性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前提也是韧性乡村,建议将加强乡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高乡村韧性水平作为我省乡村振兴与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6.欧阳秋珍: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建议推动农村产业优化,发展农村经济。制定农村城镇化长期战略,实现农村产业优化与升级。以工业化理念抓农村产业发展,强化创新驱动。加强农村人才培养,促进农业与农村全面发展,加大政府的扶持,为农业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作者单位:湖南文理学院

7.白稚萍:关于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湖南省在新发展阶段应践行“两山理论”。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发展绿色、创新、协同、持续、开放的文旅产业,打造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的文旅产品,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8.张辛欣:关于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构建大保护格局的建议

建议制定出台《湖南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等的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着力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湖南普查工作,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设立文化遗产保护专项基金,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共享经验、技术和资源,构建全球性文化遗产保护网络。

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9.李志榕:关于全民健身背景下湖南省体育建设与消费扩容的联合与互促的建议

建议推动体育品牌建设与文娱、商旅、交通等项目的融合开发,打造湖南省体育运动服务品牌地标与商旅文体融合型商圈。通过发挥商圈的辐射性影响推动体育、文旅与交通资源的联动以激发居民消费动力与湖南省全民健身活力。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

10.彭迪:关于数字化技术赋能湖湘刺绣创新发展的建议

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将湖湘刺绣进行传承创新,虚拟还原传统手工技艺和使用场景,用数字技术展现湖湘刺绣文化特色,讲好非遗传承人故事,实现湖湘刺绣非遗的全景呈现,进行数字文创,助力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

作者单位:长沙学院

11.莫尚剑:关于以数字文化系统建设为引领,推动湖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建议提速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尤其在传统业态加快数字化升级,优化业态和产品结构,建设数字文化交易市场。鼓励数字文化投资创业,培育一批新型文化企业。努力打造原创内容、原创技术策源地和数字文化企业孵化器,推动文化旅游数字化改造,实现“新型文化空间+数字体验场景”。

作者单位:长沙学院

12.曾彬:关于推进湖南红色文化数字化建设的建议

建议在湖南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整合湖湘红色文化资源,通过数字化技术打造沉浸式红色文化体验。同时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和分析,开发红色文化数字文创产品,推动湖南红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作者单位:长沙学院

13.秦娅娜:关于建设多元化实验性社区美术馆的建议

建议融合本地文化习俗和文化遗产,建设社区专属文化生活馆,辐射周边3—5个社区群,以开放形态招募学生,居民,艺术家组织或参与社区美术馆建设以及项目开发。

作者单位:长沙学院

新闻推荐
社科快讯
通知公告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德雅路浏河村巷37号 邮编∶410003 办公室电话:0731-89716099(传真) 邮箱:hhnskw@163.com
Copyright(c)2011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湘ICP备17021488号 湘公网安备43010502000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