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湖南社科网>社联动态>正文

拥抱AI!四家单位建设学习大联盟 解锁青年干部担当作为的“数智”密码

 文章来源:湖南社科网 作者:机关团委(青工委) 时间:2025-04-12 00:17:40 
拥抱AI!四家单位建设学习大联盟 解锁青年干部担当作为的“数智”密码

4月1日,湖南省政协机关团委、省社科联团委、省地方志编纂院青工委、省总工会机关团委联合开展“智启未来·创新赋能——AI时代青年担当与作为”专题学习交流活动,旨在提升青年干部对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认知与应用能力,促进跨领域青年人才协同发展。

第一站,青年干部们走进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此中心是科技部批准建立的全国第三家、中西部第一家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天河新一代主机系统峰值计算性能达200PFlops(64位精度),可提供1000PFlops人工智能算力(16位精度),算力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在天河一号机房,大家了解了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的运行情况,以及AI技术在高性能计算中的应用。


图片


▲青年干部们在长沙中电软件园了解当前人工智能运用情况

随后,大家来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长沙中电软件园,实地考察了中电软件园二期展示中心,详细了解园区发展规划、AI重点企业布局以及数字化管理的最新成果。线上设计图案,放入T恤,高温烫画等一系列操作后,一件独特的DIY烫画T恤便制作完成;适老化关怀小程序可通过“声音克隆”技术模拟子女声音,为父母设置用药提醒,通过AI帮助老年人解决健忘问题……在肆玖科技、星兴万物等企业,大家深入探索了AI技术的创新发展与商业化应用。

下午的专题讲座上,星兴万物创始人何旭和营销总监韩文以“AI在行政事务中的文档起草和生成应用”为题做专业指导,青年干部们通过运用腾讯元宝、ima知识库、kimi 等各类AI工具,进行了文档写作、PPT制作、视频生成等方面的实操学习。


图片


▲交流座谈会现场

“AI不仅是一种技术工具,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力量。我们要明确自己在AI时代的责任与使命”“面对AI生成的幻觉,我们要用批判性思维去伪存真,让人工智能流淌人性的温度”……交流座谈会上,四个单位的青年干部代表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交流发言,分享各自单位在AI技术应用方面的经验和挑战。各单位领导对发言进行了点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这次专题学习交流活动

具体分享了哪些新知识

又有哪些体会呢

他们这样说

↓↓↓

省政协办公厅云管理中心 王正伟:“这次学习让我有三点体会。一是‘破局’,AI是伙伴而非对手,唯有沉下心来,持续学习,不断迭代自己,才能以强大“算力”支撑持续向前;二是‘扎根’,技术越强大,就越要扎根现实的土壤,推动AI运用向有温度的方向前进;三是‘突围’,思想的碰撞、真诚的分享,更能让技术创新和现实需要相拥,成为一块石头;让急于赶路的技术,在我们身上学会停留;让呼啸而过的数据,在我们心中沉淀温度。”

省社科联软科学研究室 唐小玲:“此次我以《让AI赋能社会科学普及》为题作分享交流,AI所带来的智能筛选与快速匹配、数据挖掘与创意激发、精准推送与媒介融合、智能定制与风格优化等功能都能促进社会科学普及,让知识触手可及。在我看来,AI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积极拥抱AI技术,科学、规范、探索AI技术在社科普及中的更多应用场景,为社科普及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省地方志编纂院年鉴工作部 周美凤:“面对‘数智’浪潮,传统的编纂模式面临着一些挑战,资料收集渠道有限,编纂过程繁琐,纸质年鉴受众范围较窄。我以《AI时代青年在年鉴工作中的创新实践与担当》为题进行分享,建议通过AI赋能,革新年鉴工作全流程,在资料收集阶段、编纂环节、传播和应用方面体制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我将加强自身学习,勇于创新,带动团队进步,以青年担当,借数智力量书写年鉴新篇。”

省总工会宣传教育和网络信息部 何帅:“在我看来,AI技术的核心价值,不单单在于如何赋能普通大众,恰恰在于它能够突破人类生理条件的限制,打破时空的束缚,赋予弱势群体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同时为古老文明的传承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我们广大青年应该以AI为“盾”,赋予弱势群体参与,开辟公共服务新局;借AI之翼,守护文化火种,重燃文明传承之光;乘AI之风,实现角色转变,推动工作创新发展;警惕技术陷阱,坚守人文底线,筑牢数据安全防线。”

省政协办公厅云管理中心 王东:“目前,AI技术在政务领域的应用已是大势所趋,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发展格局,大模型在政务领域的应用已成为政府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同时,AI技术在党政机关的应用场景非常丰富,能提供便民窗口服务、政策解读等高效服务。但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是,AI技术在政务领域应用也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这也需要我们在积极尝试中不断创新和改进。”

省社科联学会工作部邓文博:“青年如何在AI时代奋勇争先、勇立潮头呢?我借用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引,谈三点体会:一是正确认识AI,我们应当将其看作是助手、机遇和助力;二是善于使用AI,总结使用规律,帮助我们拓宽思维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三是永葆创新本色,让AI成为创意的‘催化剂’。作为青年干部的我们应主动拥抱AI,既要‘顺势而为’,善用技术赋能工作;更要‘造势而起’,以青年智慧定义技术边界,让人工智能始终流淌‘人性温度’。”

省地方志编纂院办公室 赵黄涛:“近期,我们单位在信息化、AI应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推进了相关项目建设。我认为地方志工作与AI融合十分有必要,这是满足新时代工作要求、突破编纂工作瓶颈、走出传统模式困境的发展之路。结合当前AI发展相关情况,对比了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我发现行业大模型更适用于政府相关工作。目前,AI在地方志工作和志鉴在线编纂系统中已经实现了部分具体应用,与AI融合可解决传统志鉴编纂中的痛点、难点问题。”

省总工会研究室 戴诗凡:“在使用AI技术助力文稿写作中,我切身体会到了AI的重要作用。面对AI技术发展的浪潮,我也思考着如何运用AI技术更好地做好职工服务、权益维护等工作。作为新时代的工会青年干部,我将主动学习,持续提升数字素养,掌握AI工具使用方法。同时积极实践,发掘Al赋能工会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用新技术、新思维为职工群众提供更有温度、更高质量的服务。”

新闻推荐
社科快讯
通知公告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德雅路浏河村巷37号 邮编∶410003 办公室电话:0731-89716099(传真) 邮箱:hhnskw@163.com
Copyright(c)2011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湘ICP备17021488号 湘公网安备43010502000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