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湖南社科网>学术研讨>正文

湖南青年社科专家笔谈|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十六)

 文章来源:湖南社科网 作者:陈少威 时间:2023-11-27 09:53:19 
湖南青年社科专家笔谈|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十六)

【编者按】:近期,湖南省社科联组织首批“湘江青年社科人才”培养工程入选人才,围绕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等方面,撰写一批学习、领会、运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心得感悟,形成“湖南青年社科专家笔谈|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专栏。今日推出第十六篇笔谈文章,以飨读者。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如何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图片

【作者】陈少威

首批“湘江青年社科人才”培养工程入选人才,湖南大学政府管理与创新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专长:央地关系与地方政府治理,环境治理,数字政府与新兴技术治理。

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作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更应该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行动纲领,坚定自信地走好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长征路。

高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旗帜,赓续人民至上的意义感和使命感

正确清晰的意义感和使命感是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本源动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应当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价值导向,自觉提高政治站位,从人民利益和国家发展的思想高度出发,以回答人民群众真正关心且利益攸关的现实问题为己任,明确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服务人民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感和使命感,自觉将个人学术志趣与人民需求紧密结合,坚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的内在统一性。

把准回应人民需求的研究选题,用心创造与传播优秀学术研究成果

合理明确的研究方向是开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前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应当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需求为根本导向,加强选题论证工作,研究解决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难题,做到“顶天”与“立地”相结合,为人民立德立言,创造经得起人民检验的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此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还应当在充分考虑自身研究兴趣与专长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工作,通过新媒体平台,将学术界严谨、优秀的思想观点和研究发现转换成人民群众便于理解、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在人民群众中接受检验和评价,切实提升研究成果的社会效果和效益。

深切关怀与洞察人民真实生活实践,植根祖国大地推进调查研究工作

踏实科学的工作方式是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应当坚持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充分开展田野调查工作,从我国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中汲取营养,虚心向人民群众请教学习,积累研究所需的第一手数据资料。除此之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还应当不断深入人民实际生活挖掘新现象、发现人民普遍关心的新问题、把握了解人民思想动态,“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坚持不懈地促进理论创新与人民实践生活的良性互动。

新闻推荐
社科快讯
通知公告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德雅路浏河村巷37号 邮编∶410003 办公室电话:0731-89716099(传真) 邮箱:hhnskw@163.com
Copyright(c)2011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湘ICP备17021488号 湘公网安备43010502000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