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湖南社科网>学术研讨>正文

湖南青年社科专家笔谈|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十九)

 文章来源:湖南社科网 作者:谢宜章 时间:2023-12-01 18:13:39 
湖南青年社科专家笔谈|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十九)

【编者按】:近期,湖南省社科联组织首批“湘江青年社科人才”培养工程入选人才,围绕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等方面,撰写一批学习、领会、运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心得感悟,形成“湖南青年社科专家笔谈|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专栏。今日推出第十九篇笔谈文章,以飨读者。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图片

【作者】谢宜章

首批“湘江青年社科人才”培养工程入选人才,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MBA/MPAcc教育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专长: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全面部署,强调“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此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个着力”重要指示要求,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锚定了新的时代方位和奋斗坐标。作为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者必须用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审视中华文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以文化自觉“走进去”、主动“走出去”再到受邀“请出去”做强“大国品牌”擦亮“中国名片”,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让中国特色自觉“走进去”

中华文化立场是中华文明的根本立足点,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依托。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我们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同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国特色文化内涵相融合,挖掘中国独特的精神符号和文化精髓,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效走向世界,更好地展现最真实和最立体的中国道路、中国方案和中国理念。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让中国故事主动“走出去”

中华文明传播的现代化利器,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我们要打造全媒体矩阵,以先进技术为支撑,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全方位、多角度和多层次的传播,让海外受众“听得到”。同时,我们要以国际化视野洞悉受众的习惯和特点,用“小故事”讲“大时代”,以生动立体的叙事激发情感共鸣,讲清中国之理、中国之治,让海外受众“听得懂”,让“中国话语”更有力。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让中国经验受邀“请出去”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必须修炼好“内功”。只有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建立以企业为主力、科技为动力的发展机制,才能为中国文化进入国际舞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此外,还要进一步拉紧文化交流合作的共同纽带,积极推进“一带一路”等文化交流与合作形式,用我国国际话语权和独特话语广泛宣介中国经验,引领文化发展潮流,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让“中国声音”更响亮。

在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提高中华文明传播力、中华文化影响力,在更高水平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好中华优秀文化,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积极贡献。

新闻推荐
社科快讯
通知公告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德雅路浏河村巷37号 邮编∶410003 办公室电话:0731-89716099(传真) 邮箱:hhnskw@163.com
Copyright(c)2011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湘ICP备17021488号 湘公网安备43010502000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