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常德市党的创新理论大学生宣讲团进基层宣讲活动侧记
文章来源:湖南社科网 作者:王一婵、丁时慧 时间:2022-09-23 19:54:55“新中国成立初期,石油工人秉承‘铁人精神’,在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下,用高昂的热情、冲天的干劲、辛勤的付出,打开了新中国石油工业之门!”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今天我们来了解《在希望的田野上》这一歌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
……
党的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党员教育尤其是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永不停歇。
为把党的创新理论传递到基层干部群众心中,6月以来,常德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联合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大学生宣讲团进基层宣讲活动,组建常德市党的创新理论大学生宣讲团,深入各区县(市)机关、社区、企业、校园、农村,开展170余场理论宣讲,受众近2万余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宣讲团将宣讲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任务,精心准备了“歌声中的党史故事宣讲”“2022年常德市高质量发展形势专题宣讲”“全面乡村振兴专题宣讲”等主题内容。此次宣讲的主题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贯彻落实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聚焦常德高质量发展。
面向全市党政干部,湖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宣讲团团长黄向阳以“牢牢把握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积极融入国家改革发展大局”为题,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就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及其实践价值、新发展格局的四个发力点等进行理论宣讲。
除团长外,宣讲团还有22名来自湖南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他们深知,要做好宣讲工作,首先要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
每周周日晚上,宣讲团成员都会聚在一起,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读原著、谈心得、剖析时事政治、进行理论探讨,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不断提升思辨能力和水平。
连日来,在全市各乡镇街道,宣讲团成员围绕“歌声中的党史”这一主题,以《在希望的田野上》这一歌曲的创作及其内容为例,结合小岗生产队的“红手印”,讲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而在各大企业,大学生宣讲团成员则以《我为祖国献石油》为切入点,激励新时代产业工人讲奉献、敢担当、会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添砖加瓦。
值得一提的是,为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宣讲团根据基层的实际需要,为基层提供“点单”式选题,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做好理论服务工作。
6月30日,一场特别的点单式宣讲在澧县甘溪滩镇上演。 宣讲团成员李朝辉在讲改革开放以来的山乡巨变时,向听众展示了一张美丽山村的照片,碧水蓝天、让人神往。
“原来我们的村庄居然这么美!”见反响强烈,李朝辉还和村民一起回顾不同时期的村庄模样。村民纷纷讲述起多年来村容村貌、乡村产业的变化,现场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在这一过程中,听众对山乡巨变的时代背景、政策背景,党的惠农政策、惠民政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乡村振兴有了更坚定的自信。
这样的宣讲成效,离不开宣讲团成员长期在沅澧大地上开展的调查研究。他们不断把调研成果融入到教学之中来,用听众所熟悉的本土案例增强宣讲的吸引力,把普通话翻译成地方话,变文件语为家常话,用“乡音”传“党音”。
安乡县深柳镇纪检专干杨默晗在听完宣讲后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用党的创新理论和红色基因补足自己的精神之钙,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喜报:《船山学刊》入选202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高影响力期刊50强”
- 省社科联组织开展 “丝韵湘传・少年探桑梓”研学活动
- 省社科联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暨第4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
- 省社科联组织开展2025年专项智库课题研究
- 用好“桂花岛”资源 做强“农文旅”产业——记省社科联驻新晃县波洲镇江口村帮扶工作队
- 拥抱AI!四家单位建设学习大联盟 解锁青年干部担当作为的“数智”密码
- 胡代松出席娄底市社科联第四次代表大会开幕会
- 省社科联召开2025年第2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
- 《常德通史》编纂工作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 湖南省周敦颐理学文化研究会召开成立大会暨周敦颐理学思想学术研讨会
- 湘潭市社科联到会祝贺湖南科技大学科学技术现代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 湘潭市社科联赴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调研立项课题推进情况
- 湘潭市社科联开展“我爱湘潭我的家”志愿服务活动
- 张家界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七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 写“福”字、送春联,这年味,够浓!
- 张家界市举办社科普及进社区暨首届社区春节联欢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