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网评论员:弘扬塞罕坝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
文章来源:求是网 时间:2022-05-10 11:44:28从茫茫荒原到百万亩人工林海,几代塞罕坝林场人爬冰卧雪、艰苦奋斗,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信念,在高寒沙地上书写了改天换地的绿色传奇,铸就了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塞罕坝精神。
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尚海纪念林,同林场职工代表亲切交流,总书记强调,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塞罕坝要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早在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号召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从第一代塞罕坝人服从组织安排上坝开始,一代代塞罕坝人奋斗不息、接力不止,他们最鲜明的特质就是牢记使命,时刻听从党的召唤。1962年,为了阻隔黄沙蔓延,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创业者,响应党的号召,从全国18个省市集结上坝。面对初期造林成活率不到8%的难题,四位林场领导不约而同把家从北京、承德等地搬到塞罕坝,表达出“不绿塞罕坝,誓死不后退”的坚定决心。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在塞罕坝干了13年,在他病逝之后,遵其遗愿,骨灰被撒在了马蹄坑,伴他长眠的那片落叶松林,被称作“尚海纪念林”。正是由于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几代塞罕坝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锨一镐、一坑一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新征程上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牢记使命、敢于担当,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以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实绩造福于民。
“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1962年以来,塞罕坝人不畏艰苦,坚持“先治坡、后置窝,先生产、后生活”。从“六女上坝”的无悔选择,到望火楼夫妻几十年如一日的漫长守望;从爬冰卧雪石头缝里栽种树苗,到起早贪黑顶风冒雨修枝防虫,塞罕坝人身上处处彰显着艰苦创业的精神底色。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保护与发展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交织,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生态环保任重道远。在新征程上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始终保持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迎难而上、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奋力啃下“硬骨头”,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当年,面对荒山秃岭,塞罕坝人坚信“今天有一棵松,明天就会有亿万棵松”,坚持向绿色要发展、向绿色要未来。今天的塞罕坝林场森林繁茂、空气清洁、水源优质,催生出森林旅游、碳汇交易等众多绿色产业,实现了绿富双赢。“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在新征程上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坚持把绿色作为发展底色,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塞罕坝精神为标杆,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 聚焦新时代文化使命 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总决赛圆满收官
- 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14强,我们来啦!
- 院士专家望城行:科技赋能 激发创新驱动新动能
- 【社科动态】省社科联召开2025年第7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暨专题党课
- @广大社科工作者,请您为湖南“十五五”规划献一策!您的金点子很重要!
- 喜报!省社科联作品荣获全省精品微党课一等奖
- 省社科联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警示教育会
- 湖南省社科联九届二次常委会会议召开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书画展在湖南图书馆开幕
- 非遗少年学 传承正当时
- 洪江市社科普及主题活动周启幕 高庙文化焕发新活力
- 2025年株洲市社科普及主题活动周启动
- 2025年永州市社科普及活动周启动
- 娄底市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座谈会召开
- 《常德通史》编纂工作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 湖南省周敦颐理学文化研究会召开成立大会暨周敦颐理学思想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