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浩辉:六年里我在社科联做了这些事

 文章来源:湖南社科网 作者:肖浩辉 时间:2016-04-11 09:33:11 
肖浩辉:六年里我在社科联做了这些事


[编者按]

  本文是“纪念湖南省社科联独立建制30周年——改革与繁荣”活动上的文章。原标题为《六年回眸》。作者系肖浩辉(上图)。1990年,肖浩辉调任湖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执行主席,研究员。历任湖南省政协第五、六、七届委员、第七届常务委员。作者记录了在省社科联工作六年期间的几件大事,并总结了社科联有今天成绩的一些经验。以下为原文。

--------------------------------------------------------------------------------

  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独立建制卅年来,领导体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独立建制到1990年12月是单独建立党组,由外单位领导兼任党组书记,主席设若干专职党组成员负责日常工作;1990年省委决定设专职党组书记,我是首任,在全国社科联也是首例。1990年11月,省委常委夏赞忠找我谈话,说“省委决定你任省社科联党组书记”,我说“我缺乏群众工作经验,怕难以胜任”。赞忠同志说:“你的情况省委作了考察,完全能够胜任,这是省委的决定。你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筹备召开三大。”1990年12月26日,赞忠同志带我到省社科联报到,同全体干部见面。宣布成立新党组,我任书记,陈祥成为副书记,符鸿基为成员。开始了我在社科联的工作,到1996年11月四大召开,整整履职六年,有几件事记忆犹新。

  第一件,筹备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按社联章程规定:代表大会应五年召开一次,因种种原因,己经是十二年沒有开了。我到任后,带领全体同志紧锣密鼓开展了筹备工作,最费神的是人事安排,从代表的认定,委员的安排,特别是主席团成员的确定很费周折。再就是工作报告、章程修改、领导讲话等文件的起草。还有会议的组织和服务工作,都要做到万无一失。经过紧张的筹备,省社科联第三次代表大会于1991年9月28-29日顺利召开,讨论通过了新的章程,将“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改名为“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简称“社科联”);将“主席制”改为“主席团制”,设名誉主席和名誉委员。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三届委员会委员154名,主席团成员18名。因全国社科联都是实行主席制,专职主席团成员在对外交往中遇到一些不便,经请示省委副书记杨正午批准:专职主席团成员可以称呼执行主席。第三次代表大会以后,省委又根据人员变化情况组建了新党组,我任书记,贝兴亚、罗小凡先后任党组成员,后来增补了徐传顺为党组成员,贝兴亚调出,先后调进陆魁宏任党组副书记,蔡世桂任党组成员。新党组带领全体同志努力奋斗,根据新情况,开创新局面,做出新特色。

  第二件,开拓社科联工作新局面。上一届党组呕心沥血,做了大量工作,为我们开展工作新局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接过了他们的接力棒,努力攀登新高峰,使社科联的工作既继承前届的好经验,又赋予新的内容。

  完成前任已经确定但未来得及做的事,开拓工作新平台。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社科联党组书记刘时平同志在交接工作时对我说:经过努力争取,省委批准两件大事,一件是社科优秀成果评奖,由社联主持;一件是恢复中国最老的报刊船山学报,改名船山学刊,由社科联主管主办。我认为这是繁荣湖南社会科学的两大杠杆,决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努力实现他们的愿望。一方面建立了黄国秋等同志构成的评奖工作班子,起草了评奖办法,组建了文选徳为主任、肖浩辉为常务副主任的评审委员会和五个专业评审小组,一九九二年省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开评,四月二十九日召开颁奖大会,省委副书记杨正午讲话。从此,湖南社科优秀成果评奖进入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两年一次,持续至今。一方面决定龚建昌任《船山学刊》主编,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积极开展复刊的各项筹备工作,《船山学刊》创刊号于1991年12月1日出版,随着情况的变化,先由分管刊物的党组成员罗小凡兼任主编,继而由国学造诣颇深的张以文任专职主编。刊物越办越好,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有一定的影响。

  发挥两个窗口的作用,密切与社科界人士的联系。第一窗口是学会处(先后由黄国秋、卢本立任处长)。社联是适应学会的建立和发展而成立的业务主管部门,它的原名“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就印证了这个问题。可以说沒有学会,社联就失掉了存在的意义。因此,党组明确学会工作是社科联的第一要务。制定了学会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学会处的窗口作用,密切与学会的联系,加强对学会的服务和支持,积极参加和指导学会的学术活动,推动学术研究的开展。第二窗口是办公室(先后由徐传顺、周发源任主任)。省社科联委员,特别是主席团成员和名誉委员,是社科界的精英,密切同他们的联系,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对促进湖南社会科学繁荣具有重大意义,这项工作既要发挥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又要党组同志抓。通过主席团会议、委员会议认真听取学者意见,集思广益,改进工作;每年春节党组成员带领办公室工作人员拜访名誉委员和兼职主席团成员,联络感情,增强友谊,促进合作。我们同社科界人士的关系是密切的、融洽的。地市社科联是地市学会的业务主管部门,但当时有的地市机构不健全,有的级别偏低,党组和办公室的同志到这些地市做工作,推动全省各地州市普遍成立了社科联,除永州社科联外,全省地市社科联实现了独立建制,定为处级单位。省委党校及部分高校也成立了社科联。我们还通过这两个窗口联络有关学会和地市联合召开了一些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1991年6月在岳阳市举行了首届国际屈原学术讨论会;1992年11月在衡阳市召开了纪念王船山逝世3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1994年9月在邵阳市召开了纪念魏源诞辰2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全国乃至国际学术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发挥软科学研究室组织重大课题研究的作用,促进湖南社会科学繁荣。1990年底,软科学研究室只有一块牌子一个人,工作基本停顿。党组认为,社科联与社科院不同,没有专职研究人员,但有与社科界人士联系密切的优势,应当发挥软科学研究室的平台作用,组织社科界的专家学者和爱好理论的领导干部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决定调郑升同志任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后提升主任),充实工作人员,立即开展工作。组织研究的第一个重点课题是“湖南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研究”,设十五个子课题,知名学者唐凯麟、尹世杰、柳思维、何振国、张松业以及爱好理论的实际工作者胡彪、戚和平等担任分课题主持人,研究成果由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省委副书记储波作了序。这个时期还采取同样方式组织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毛泽东与中国农民”“湖南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湖南建设农业强省”等课题研究,相应出版了四本专著。为繁荣湖南社会科学增砖添瓦。

  发挥社科联联系面广的作用,组织学者和领导宣传普及社科理论和党的政策。最有影响的是1994年由省委宣传部、省直工委、省社科联举办的“深化改革加快建立我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步伐系列报告会”。报告会的策划组织工作全部由社科联承担,报告会在省委礼堂举行,省委书记王茂林、省长陈邦柱、省人大主任刘夫生,以及十位部委厅局主要负责同志作了十三场报告,效果很好。会后将十三篇报告集结出版。

  成立社科活动中心,由缪亮任主任,兴办经济社会发展学院,由陆魁宏兼院长,曽郁园任专职副院长,拓展了工作新平台。

  第三件,改善社科联工作条件。省社科联是厅级机关中少有的穷单位,工作条件很差,新党组从当时的情况出发,想方设法,改变面貌。

  当时社科联的办公楼就是铁路边上的一栋旧楼房,夏热冬冷,火车噪音震耳欲聋,职工宿舍也很短缺。我心急如焚,向省委、省政府和省计委的领导口头会报、写文字报告,有的省领导在报告上作了批示,党组其他同志也分头去寻求领导支持,但一直沒有落实。1994年储波同志调任分管意识形态的省委副书记,到任后就来省社科联调研,他看到我们办公室的窘况,戏说跟农村大队部差不多,他听取我汇报后,非常同情我们的困境,答应我们先建一栋宿舍,一部分解决职工住宿,一部分作过渡性的办公室。第二步再建办公楼。宿舍很快就立项、动工了。我们就着手落实新建办公楼的问题,我和分管办公室的党组成员徐传顺一道去找储波书记,他非常支持,立即打电话给省计委管基建的副主任陈作贵,要他大力支持尽快立项施工。陈主任高度重视这件事,很快办妥了立项,并安排省建六公司负责施工。1997年大楼胜利竣工,我感到无比的高兴。

  当时社科联的交通工具只一辆小轿车、一辆面包车,不够用。党组成员贝兴亚发扬了艰苦朴素的作风,骑自行车上下班和开会,减少了用车压力。但车少需用者多的矛盾仍然存在,党组决定向财政厅申请购买一辆老干用车,由党组副书记陆魁宏负责联系,得到财政厅的支持,缓和了用车矛盾。 

  第四件,加强社科联机关建设。社科联机关是社科联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者,社科联机关素质如何,对社科联事业发展关系极大。加强机关建设至为重要。我们主要抓了四大建设。

  思想建设是机关建设的首要任务。思想指导行动,思想好,才能行为正,党组始终把理论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党的宗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求社科联工作人员必须全心全意为学会服务,为社科界人士服务,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千方百计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那时尽管社科联经费很紧,还是继承了上届党组的做法,挤出一点钱资助经费特别困难的学会。

  干部队伍建设是机关建设的重中之重。事情要靠人做,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做好各项工作的组织保证。在用人的问题上,党组始终坚持德才兼备原则,主张能者上、庸者让。及时地将一些品德好、年龄轻,有作为的优秀人才提拔到领导岗位。不搞论资排辈,不讲人情关系,只要有德有才,能干实事,能办成事,就是有用之才,就要大胆任用。当时提拔干部,本人事前都不知道,直到党组找他谈话才知道。那时提拔的干部现在都成了单位的顶梁柱。当时有个别人工作不怎么好,确伸手要官,我们的原则是一律不给,即使找省领导说情,也实情相告,婉言谢绝。经验证明:只有坚持原则,风清气正,才能建成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使工作充满活力。

  作风建设关系机关的成败。党组下大力抓了这件事,在全体职工中倡导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作风,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作风,不讲空话多干实事的作风,深入学会密切联系社科人士的作风。特别强调所有工作人员都要严格遵守党纪、政纪和社科联机关的规矩,按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上班时间不串门子,不扯闲谈,不挑是非,集中精力做好工作。培养机关的良好作风,关键在党组,凡是要求职工做到的事,党组同志都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出好风气。

  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因此,党组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制订了二十多个规章制度,要求全体职工严格执行,推动机关沿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六年是三十年的五分之一,回首这段历程,可以说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及格的答卷,“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但自感同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差距。好在后来者奋发有为,不断创新,使社科联的事业蒸蒸日上,相信社科联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新闻推荐
社科快讯
通知公告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德雅路浏河村巷37号 邮编∶410003 办公室电话:0731-89716099(传真) 邮箱:hhnskw@163.com
Copyright(c)2011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湘ICP备17021488号 湘公网安备43010502000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