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湖南社科网>社科快讯>正文

建好平台提升质量,不断加强和巩固社科理论阵地

 作者:株洲市社科联 时间:2015-07-29 22:18:58 
建好平台提升质量,不断加强和巩固社科理论阵地

2010年5月,株洲市社科联正式创办《株洲社会科学》。2010年11月,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又成功创建《株洲社科网》。目前,《株洲社会科学》和《株洲社科网》(以下简称“一刊一网”)渐趋成为株洲社科理论的主阵地,在理论研究、对外交流和展示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顾几年来的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致力打造“理论研究高地”

“一刊一网”作为株洲市理论宣传主阵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政治思想上与中央、省委和市委保持高度一致,严格遵守党的宣传纪律,牢牢把握正确舆论方向,并且坚持融思想性、可读性、可研性于一体,是名至实归的“理论研究高地”。

一是大力推进理论武装。我们在办《株洲社会科学》和《株洲社科网》过程中,致力控制思想领域制高点,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地担当宣传党的先进理论和激发社会正能量的历史使命。一方面,精心策划“卷首语”栏目,唱响团结稳定鼓劲的主旋律。《株洲社会科学》创刊之初就提出要成为“株洲思想解放的先声,发扬光大株洲文化的先驱,推动株洲发展的先导”,在“卷首语”先后刊发《少说空话多干实事》、《没有责任担当不是小问题》、《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老好人”不是真好人》、《以精神高地打造发展高地》、《群众检验政治生命线》、《文化有什么“用”》、《开启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干部“正衣冠”,其实不难》、《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要两手抓》、《弘扬君子之德》等旗帜鲜明的佳作名篇,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发挥了号角引领作用。另一方面,紧密结合当前形势,精心策划理论研讨专版。把学习宣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社科界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抓实。把学习研究宣传社科理论与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结合起来;与社会和人民群众关注热点结合起来;与重大活动时间节点结合起来,认真办好具有特色、富有成效的理论研讨专栏,如围绕“党的十八大”、“建党90周年”、“湖南精神”、“雷锋精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组织全市社科专家进行座谈研讨,将研讨文章作为专栏推出,以达到深入做好干部群众理论武装工作,努力营造良好思想理论氛围的目的。

二是畅通建言献策渠道。第一条途径是办好《工作研究》栏目。目前,株洲市域范围内有高校10多所,市级社科类学会、协会、研究会已发展到60个,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法学等多个门类,渗透到工业、农业、商业、财政、税务、金融等各个领域,社会科学研究应用氛围越来越浓厚,效果也愈来愈明显。《工作研究》栏目主要就是刊登各学会、协会、研究会撰写的理论文章和调研报告,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咨询和参考。《株洲社会科学》刊发的《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助推文化市场繁荣》、《构建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两型社会”建设思考》、《加强透明财政建设的思考》、《“调结构、转方式”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新思考》、《坚持党建带动突出服务主题 建设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和谐社区》等文章,从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建设等方面建言献策,具有极强针对性和操作性,取得了良好工作反响。第二条途径是办好《成果推介》栏目。株洲社科联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每年确定若干个立项资助课题,面向全市社科工作者招标。同时,每年对各高校和各单位申报的社科课题确定一定数量予以立项。另外,株洲市逐步建立健全了社科评奖体系,每两年开展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活动,拥有大量的社科基础理论和社科应用研究成果。我们利用“一刊一网”平台,开通报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与理论动向的“特别快车”,如我们推出的《株洲市产业振兴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后危机时代株洲小微企业现状及其发展扶持政策研究》、《株洲市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分析》、《株洲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分析》、《加强株洲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落实党代会提案制问题研究》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哲学社会科学界真正成为党委政府“用得上、信得进、离不开”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三是深入挖掘地方文化。株洲文化底蕴丰厚。炎帝文化是株洲的根,中华民族的始祖、农耕文化的创始人——炎帝神农氏,就长眠在株洲境内炎陵县鹿原坡。湘东文化是株洲的魂,包括书院文化、工业文化、红色文化和宗教文化,株洲书院数量和规模在宋、元、清三代位居湖南前列,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被称为“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我们深挖株洲地方文化,在《株洲社科网》设置《炎帝文化》版块,开设了“炎帝与炎帝陵”、“炎帝传说故事”、“炎帝陵祭文浅释”“炎帝陵诗选”等栏目;设置“湘东文化”版块,开设了“溯源沿革”、“红色记忆”、“揽胜觅踪”、“地名文化”、“民谷风情”等栏目;设置《魅力株洲》版块,开设了“株洲印象”、“株洲人物”、“株洲故事”等栏目,全面系统整理株洲文化特别是炎帝文化、湘东文化等资料,致力把《株洲社科网》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炎帝文化研究中心权威网站。

二、坚持社会效益优先,致力打造“社科交流平台”

坚持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精心设置各类栏目,以“服务理论界、服务社科工作者、服务社会大众”为己任,致力把“一刊一网”打造成株洲社科界对内对外的交流平台。

一是不断拓展外部交流。为此,我们重点做好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扩大刊物免费赠送范围。《株洲社会科学》期平均印数5000份,作为内部交流刊物,免费赠送到中央、省直有关单位、领导,全国500多个城市、单位,全市范围内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市副市级以上领导和副处级单位以上党政负责人、办公室,全市公共场所等,刊物影响面得到不断拓展。二是开展办刊办网交流活动。近几年,株洲市社科联先后到广东韶关,贵州贵阳、遵义,四川成都,以及重庆市等省市社科联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每到一个地方,依托《株洲社会科学》刊物宣传推介株洲社科成果,得到同行的一致赞许。同时,在交流过程中也增进了社科界友谊,并学到不少好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提高了办刊办网水平。

二是努力推动科普常态化。社科普及是提高广大干部群众人文社科素养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国民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以《株洲社会科学》和《株洲社科网》为载体,创新社科宣传和普及平台,推动社科普及常态化。在《株洲社会科学》开设“科普宣传”等专栏,每期确定一、两个主题刊发有针对性、实用性强的社科理论成果,满足各阶层人士对社科知识需求;在《株洲社科网》设置“科普宣传”、“社科论坛”等栏目,为社科普及提供宽广台。比如我们刊登的“发展低碳经济,追求低碳生活”、“转基因简介”、“高速铁路”、“物联网”、“世博会你知道多少”、“世界遗产简介”、“丝绸之路”、“中国姓氏文化”等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三是充分展示社科良好形象。我们以开展社科专家评选活动为契机,在《株洲社科网》建立学科门类齐备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社科人才库。另外,在《株洲社会科学》和《株洲社科网》设置“社科专家”、“社科动态”、“专家连线”等栏目,推介株洲知名社科学人,宣传株洲乃至我省重大社科活动,充分展示社科良好形象。

三、坚持形式内容并重,致力打造“对外宣传窗口”

秉持“立足社科界,面向全社会;立足株洲市,面向全省乃至全国”的理念和“领导决策的参考、理论研究的阵地、社会交流的平台、对外宣传的窗口”的宗旨,力求政治性和社会性相结合,高端化和大众化相结合,以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读者需求,致力将“一刊一网”打造成株洲社科界的闪亮名片。

一是着力突出刊物厚重感。《株洲社会科学》在创刊之初,即把刊物定位为全彩印的,株洲市影响最大、质量最好的人文社科第一刊。为此,我们着重抓好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编委会组成人员规格高。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陈君文,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国家一级作曲家肖雅瑜,原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省文联主席、国家一级作家谭仲池,中国作协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谭谈,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研究员周发源,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教授刘建武,株洲市四大家一把手受邀担任该刊顾问,市委专职副书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编委会主任,市人民政府联系文教卫的副秘书长、市委宣传部分管理论的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任编委会副主任。二是刊物编辑出版质量高。在编辑人员的配备上,选择责任心强、工作细致认真的干部组成编辑部,负责《株洲社会科学》组稿编辑工作。从严把关稿件,严格遵循“一统、二验、三审、四核”的程序,刊载文章整体质量较高。在版式设计方面,吸纳优秀刊物的好做法,聘请专业人士负责版面设计。在印装方面,采取全部彩色排版、彩色印刷,力求图文并茂,巧妙融入现代元素与时尚元素。

二是着力把品牌栏目办精。《株洲社会科学》设置了本刊特稿、特别策划、璀璨株洲、理论纵横、全民阅读、生活顾问、文艺广场等20多个栏目,《株洲社科网》设置了社科广角、学术研究、学会工作、文化动态、社科评奖、社科成果等50多个栏目,坚持导向性与学术性相统一,十分契合株洲社科实情和地方人文环境。在《株洲社会科学》,与外交部主管的《世界知识》杂志社联办“世界之窗”栏目;在《株洲社科网》,与湖湘文化志愿者联办“湖湘文化”栏目,与湘东历史文化研究会联办“湘东文化”栏目,与湖南神农文化研究会联办“炎帝文化”栏目,合作打造品牌栏目,更高更广层面扩大“一刊一网”影响力。

三是着力搭建多维度平台。株洲社科联充分整合社科资源,及时创建《株洲社科网》,并在《株洲社科网》以电子版形式刊登每一期《株洲社会科学》,以期方便读者阅读和下载相关资料。同时,《株洲社科网》与《中国社会科学网》、《湖南社科网》、《株洲新闻网》等19家知名网站建立了友情链接,构筑新旧媒体、域内域外社科界资源共享、良性互动的多维度交流平台。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德雅路浏河村巷37号 邮编∶410003 办公室电话:0731-89716099(传真) 邮箱:hhnskw@163.com
Copyright(c)2011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湘ICP备17021488号 湘公网安备43010502000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