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治国:加快建设县区社科联 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在社科工作实践中,我们明显感觉到,县市区没有设立社科联机构,社科工作到县市区“断了腿”,社科研究、社科普及等工作就很难向基层单位和广大农村延伸。如何突破县区社科联建设这个瓶颈成为省、市社科联面临的新课题。
一、领会“四个迫切需要”,县区社科联建设势在必行
加快推进县区社科联建设呈现出四个“迫切需要”。一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社会科学工作,明确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并提出“四个同样重要”。而现实却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一腿长、一腿短”的畸形发展状况,县区既有科技局又有科协,而无社科联或社科院,这正是不科学发展的严重表现,迫切需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加以解决。二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湖南的发展需要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从而获得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繁荣发展社会科学,就必须加快县区社科联组织建设步伐,更紧密地把广大社科工作者团结起来,共同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迫切需要。当前,我们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刻认识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县区社科联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在新起点上的湖南经济社会发展要加快速度,社科联的发展也要加快速度;深刻认识我省各县区已经基本具备建立社科联的条件,以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加快县区社科联建设。四是适应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要求,将社会事务交由社团和中介组织办,社团的作用和地位将越来越重要,社团的队伍也会越来越壮大。这就需要更加重视社科联建设,通过社科联,一方面加强对社科社团承接相关政府职能的能力培养和业务指导,更好地实现对接;另一方面加强对社科社团的管理和引导,确保社团组织保持正确的方向,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四措并举,县区社科联建设实现“四到位”
近年来,邵阳市社科联采取四措并举借助党中央大力加强社科工作的强劲东风,力促各县市区成立社科联。一是以他山之石促。我们组织力量至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调研,撰写成调研报告,报送各级、各有关部门领导,争取领导的重视。二是运用文明建设目标管理手段促。把县市区成立社科联工作纳入全市文明建设目标管理,作为考核社科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由市委宣传部分管副部长带队进行督查,及时通报工作情况。三是通过文件促。将成立县市区社科联写入市委、市政府文件,在邵市发[2006]30号文件中予以明确规定。四是向有关部门和县市区主要领导促。不厌其烦地游说市编办和县市区领导,细陈利弊,赢得支持。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现在我市12个县市区已全部建立了社科联机构,做到了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四到位”,为我市社科联这个大家庭增添了必不可少的有生力量。
三、凸显“四大作用”,县区社科联工作成效显著
县级社科联建立起来后,就应该努力提高工作水平,有所作为。近两年来,我市各县级社科联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社科研究、社科普及、学术交流、成果评奖等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以服务决策为根本,凸显了社科研究的应用作用。我们对县级社科联明确要求,社会科学研究要从本地实际出发,解决改革和发展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为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服务。各县市区社科联积极组织力量开展论证型、对策型课题研究,为当地各实际工作部门出谋划策,用取得的理论应用成果很好地指导了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实践。如新邵县的“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不仅对本县人们移风易俗起了很好的引导作用,还作为典型经验被中央和省级媒体宣传,在全省推介运用。新宁县的“代管家长制研究”在全国宣传推广,较好地回答了农村留守孩子的学习生活这个社会问题,产生了良好社会效益。
二是以提升全民素质为目标,凸显了社科普及的推广作用。社科普及是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两年来,我市各县市区社科联围绕省、市统一部署的主题,大力开展社科知识普及和咨询服务,成效显著。如每年的科普宣传月,各县市区社科联统一组织计生、税务、钱币等学会上街道、进学校、下农村开展科普咨询服务活动,以展板、挂图、小册子等宣传资料为手段,向人民群众普及计划生育、税收政策、辨识假币等内容,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广作用。
三是以学习借鉴、促进发展为主旨,凸显了学术交流的推动作用。学术交流活动是社科工作者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掌握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我市各县市区社科联积极参与市社科联组织的学术研讨和赴外地考察调研等活动,有的还自己单独举办学术研讨会。如新宁县社科联举办“崀山申遗大家谈”专题征文研讨活动;洞口县社科联开展“雪峰文化”座谈会;大祥区社科联开展“为邵阳创卫建言献策”征文活动;等等。这一系列加强学术研究、增进学术交流的活动,最终达到了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目的。
四是以公平有序竞争为原则,凸显了评奖机制的激励作用。邵阳市社科联经过积极争取,现在已经把每两年评一届社科成果和社科专家(人才)奖固定化,即逢单年开展社科成果评奖,逢双年开展社科专家(人才)评奖。在没有成立县级社科联以前,市社科联组织的评奖,县市区申报的项目廖廖可数,从未超过10项。而在去年我市开展的第十届社科成果评奖活动中,县市区社科联报送的参评成果达29项之多。另外,除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评奖活动,新宁、双清、城步等县区还申请到专门经费,开展了本县区的首届社科成果评奖,体现了党委政府对广大社科工作者的重视与关怀,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作者系邵阳市社科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