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现代性道德困境

 作者:湖南省社科联科研组织处 朱小平 时间:2011-06-11 08:00:00 
走出现代性道德困境

  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佑新教授的著作《走出现代性道德困境》(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获得湖南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该书内容简介如下:

  一.主要内容

  探讨了现代性的含义及现代性问题的实质;考察了当代思想界回应现代性问题的主要思潮;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出发,试图解决在现代性问题上普遍理性主义与德性论所陷入的困境,为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问题提供一条可供选择的思路;探讨了现代性问题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趋势等问题。

  二.选题的科学性与创新

  本成果所探讨的“问题”发生在现实和理论两个层面:

  从现实层面来说,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引起的社会结构的剧变,为人们伸张自我的感性欲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当这种感性欲望的洪流没有得到有效引导和约束时,就会变得泛滥无归,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道德精神世界,这一问题实际上是在现代性问题背景下发生的,或者说本质上就是一个现代性问题。

  从理论层面来说,如何重建现代性道德秩序,是当代思想家们所殚精竭虑的问题。从对现代性道德问题的回应方式来看,大体上可以区分为普遍理性主义、德性论和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立场实际上是将现代性中的感觉原则极端化,与其说是重建现代性道德,不如说是解构现代性道德。普遍理性主义与德性论则是两种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思路,前者力主建构某种外在的普遍性秩序规范,而后者则主张回归传统的德性。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这两者都是回应现代性道德问题的主导性思路,这两种思路的真知灼见与尖锐对立,构成了“问题”空间。本书的“问题”就是在考察回应现代性道德问题的这两种立场的基础上形成的。

  本书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来解决这两种思路所形成的“问题”,并为现代性问题背景下解决道德建设的难题提供一个比较科学的思路与方案。其主要的创新之点如下:

  ①本书建构了一个对现代性问题的理解框架。虽然“现代性”成了当代人文社会科学文献的主题词和关键词,产生了大量研究文献,但是,对现代性和现代性问题的理解却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本书从外在的社会制度结构和内在的心灵秩序结构两个层面理解现代性,认为前者以理性为原则,后者以感觉为主导;前者被称之为理性化的现代性,或启蒙的现代性,而后者则被冠以审美现代性或浪漫的现代性等名称。由于理性化的现代性日益发展为形式化和工具化的理性,更由于感觉化的现代性对社会规范和精神价值世界的冲击,因而现代性问题的实质就表现为道德文化以及现代人生存意义的危机。

  ②本书为解决现代性道德困境提出了一条较为可行解决思路。本书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上,试图吸收在现代性问题上普遍理性主义与德性论这两种思潮之长而克服两者之短,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即:既要建构外在的普遍性秩序规范,这在利益分化的现代社会中具有优先性;又要建构现代人内在的心性秩序结构,这是担保普遍性秩序规范有效性的主体人格基础,也是现代人克服生存意义危机的主体德性根基。

  ③探讨了建构现代人德性的方式、社会基础和目标。如果德性是担保普遍性秩序规范有效性的主体人格基础,而重建德性又不可能如麦金太尔那样回归传统共同体,因而在现代社会中重建德性如何可能就成了本书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作者在如下三个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建构的方式,采取现实历史的方式而非康德、牟宗三式的形上预设的方式,后者只能建构某种道德形上学,而不能解决现代性道德文化危机这样的现实问题;建构的社会基础,在现代社会中不可能像麦金太尔那样重回传统共同体,而只能在现代家庭、企业、社区和社团这些现代型共同体的基础上建构现代人的德性人格;建构的目标,将现代社会中人的德性区分为正直(自觉自愿地履行公平划分权利与义务的社会规范)、美德(以取义务为第一要务而不计权利)和崇高(超越权利与义务而牺牲、奉献)三个不同的层次,其中,正直是社会对每个公民的普遍要求,美德是社会对个体的期待,而崇高则是个体的可能选择。

 

(湖南省社科联科研组织处 朱小平供稿)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德雅路浏河村巷37号 邮编∶410003 办公室电话:0731-89716099(传真) 邮箱:hhnskw@163.com
Copyright(c)2011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湘ICP备17021488号 湘公网安备43010502000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