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青年社科专家笔谈丨献策“十五五”发展新蓝图(九)
文章来源:湖南社科网 作者:李珍珍 时间:2025-10-14 15:16:56【编者按】为充分发挥青年社科人才的智力支撑作用,湖南省社科联特组织“湘江青年社科人才”培养工程入选专家,聚焦湖南高质量发展核心议题,开展“献策‘十五五’发展新蓝图”专题笔谈活动。本专栏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湖南实践,围绕乡村振兴、文化强省、民生福祉等关键领域,汇集青年专家的前瞻性研究和实践性建言。期待广大读者通过本专栏,感知湖湘社科前沿的蓬勃活力,共同凝聚奋进新征程的智慧力量。
系统推进湖南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古川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
县域是城乡之间的接合点,也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形成新的增长点”。产业兴旺,县域才能兴盛,产业发展质量是决定县域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十五五”期间是湖南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要因地制宜发展县域产业,系统推进县域产业体系分工协作、错位发展,打造湖南国民经济的新增长引擎。
一、湖南县域产业发展的基础
“十四五”期间,湖南县域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县域产业总量上台阶,2024年湖南县域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达到了4188亿元、11509亿元和14816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超万亿,规上工业企业营收超2.3万亿,规上文旅企业营收近6千亿。县域产业特色越发明显,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食品、储能材料等千亿级产业集群蓬勃发展,涌现出江华电机、双峰农机、衡阳钟表、邵东打火机、醴陵陶瓷、临湘浮标、平江辣条、隆回金银花等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特色产业。
二、湖南县域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链条短链主弱。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2024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为2.7,离“十四五”目标还有差距。工业产品科技水平不高,县域技术合同成交额仅占GDP的7.88%,制造业增加值仅占GDP的23.62%。文旅龙头带动不足,各县规上文旅企业营收平均66亿元,最低不足2亿。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平均每个县规上工业企业数为167个,在中部省区排第五。
二是产业要素供需失衡。土地供应紧张且使用效率低,县域土地出让价格超中部省份平均值,但土地利用率低、闲置多,县域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的平均值仅为967亩/亿元。县域人才流失与企业需求不匹配,县域人口外流超千万,县里企业技能人才缺工率高,招工后也有近三成的流失率,高端人才更是即便高薪也不“屈就”县市。金融支持供需失衡,银行虽有充分信贷资金额度,但考虑县市企业经营风险,不敢轻易放贷,企业在当地很难得到产业发展需要的资金支持。
三是产业发展区域不协调。产业地区极化明显,长株潭齐聚3个千亿级全国百强县,但湘西地区还有不足五十亿的弱县,第一和最末之间差60多倍。县城功能不强,2024年我省县域城镇化率约为51.5%,低于全国(67.0%)和全省(62.07%)的城镇化水平,甚至有5个县还低于40%。镇域经济实力偏弱,2024年全国500强镇湖南仅3席,中部百强也仅9个,均在中部六省中排第五。
三、县域产业发展的系统推进策略
一是分类优化产业链,系统实施“强链、建群、延线”。农产品加工县聚焦延长农业产业链,支持龙头企业增强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开发多功能产品,优化特色农产品核心产区、统筹地标和品牌使用,避免区域内同质化低水平竞争,做强特色农业产业链。新型工业化县着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协调周边县市沿产业链有序补齐各类生产环节,在镇、村配套规划产业分工环节,避免同类型企业重复投资建设,重点扶持单项冠军企业,培育“专精特新”链主,做实区域集群效应。文旅县重点延长高品质旅游线路,统筹全省特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协调县市联合设计打造精品旅游路线,避免客源争抢和低价竞争,支持文旅企业创新特色文化旅游场景,增加高性价比消费服务,做优省内全域旅游线路。
二是全区域协调资源,全产业统筹要素。推行“弹性供地+闲置盘活”组合拳,探索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和“先租后让”,降低企业初期用地成本;统计省级以上产业园区低效闲置用地数据,按产业定位确定亩均税收、能耗等使用标准,通过司法拍卖、“腾笼换鸟”招商等方式强力盘活闲置厂房,尝试对闲置厂房按年份征收阶梯式土地使用费。设计“乡土育才+柔性用才”人才机制,实施“本土能人”培育工程,省级统筹建立县市人才需求数据库,向各高校和培训机构“揭榜挂帅”,实施技能人才培养工程,提升本地人才成长率与留存率;设立省级产业特聘专家人才岗位,根据县市需求引进和调度高端人才,人事关系安置在城市,限定在县市服务周期和工作任务,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开展“产业链金融+专项风险补偿”,面向县域主导产业设计产业链金融产品,利用上下游企业的纳税、订单等信息综合评估企业信用,向主导产业链上的企业增信赋能,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从全省县域产业发展项目资金中,抽取部分用作县域产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对合作银行发放给县域重点产业企业的贷款损失给予一定比例补偿,撬动银行贷款。
三是跨区域协同布局产业,县镇村梯度培育产业。开展省级统筹“飞地经济”对口帮扶,推动长株潭地区与欠发达县市共建产业飞地园区,明确税收共享、责任共担机制,由长株潭提供技术、管理与市场渠道,欠发达县市提供园区建设用地和劳动力,合作发展原料加工、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文化旅游等产业,实现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协同升级。实施“县城+卫星镇”一体化发展计划,一体规划建设县城和卫星镇,选择产业基础较好的县城作为核心增长极,重点提升产业与公共服务承载力,遴选周边人口较集中、产业有潜力的中心镇作为卫星节点,承接县城产业配套环节,打造一批具有支撑县域特色产业功能的产业强镇,激活县城与镇域的经济动能。
- 喜报!湖南选手获全国社科普及讲解员大赛一等奖
- 全省社科理论界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座谈会召开
- 省社科联召开2025年第9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
- 小山村迎来社科智囊团
- 聚焦新时代文化使命 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总决赛圆满收官
- 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14强,我们来啦!
- 院士专家望城行:科技赋能 激发创新驱动新动能
- 【社科动态】省社科联召开2025年第7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暨专题党课
- 湘潭职业院校社科联盟成立
- 探寻家园之美,赋能古镇新生 “寻找家园深处的美丽”专家沙龙在靖港举行
- “湖湘大学堂·名家讲坛”走进娄底 分享美育的守正创新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书画展在湖南图书馆开幕
- 非遗少年学 传承正当时
- 洪江市社科普及主题活动周启幕 高庙文化焕发新活力
- 2025年株洲市社科普及主题活动周启动
- 2025年永州市社科普及活动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