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刊110周年·我与《船山学刊》||杨国荣-我与《船山学刊》
文章来源:湖南社科网 作者:杨国荣 时间:2025-05-12 09:53:38我与《船山学刊》
杨国荣
杨国荣,1957年生,浙江诸暨人,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院长,西北师范大学讲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第六届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哲学、中西比较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出版学术著作20余种,多种论著被译为英文、法文、韩文,在Indian University Press、Brill 等出版。主要学术兼职包括国际形而上学学会(ISM)主席、国际哲学学院(IIP)院士、国际中国哲学学会(ISCP)前会长(2019—2022),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等。
王夫之作为中国哲学中总结性的人物,对其思想的把握既需要历史的考察,也离不开理论的视域。尽管我对其思想非常重视,并将其视为中国当代哲学建构的不可或缺的理论资源,但对王夫之本身的专题研究,则较少,这使我与《船山学刊》的学术联系迟迟未能建立:在我的观念中,《船山学刊》以王船山(王夫之)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然缺乏这方面的学术考察,也就与之无缘。
进入21世纪后,大概在2014年,王泽应教授来信,希望我为《船山学刊》撰稿,其时他担任《船山学刊》的执行主编,当时感到盛情难却,便勉为其难,就有关于王夫之伦理思想与形而上学观念方面的思考,撰成相关短文奉上。此文后作为“笔谈”,刊于《船山学刊》2014年第2期,这可以看作是我与《船山学刊》的首次学术上的关联。稍后于此,我因事赴湖南师范大学,在一次便餐时,泽应教授特别将《船山学刊》实际主事的章敏同志约来,并作了介绍,由此,我与《船山学刊》的编辑部也建立了联系。
在此后一段时间中,尽管章敏等同志解释说《船山学刊》内容很广,不限于王夫之研究,但我仍为过去的惯性思维所左右,以为《船山学刊》主要是刊发王船山研究的文章,既然自己没有这方面的专题研究,也就难以为其奉上文稿。不过,章敏同志却一直联系,嘱我为该刊撰文,并说,此刊主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对象,不一定以王夫之的研究为限。其反复的约稿,不免使人为之所动,在其“感召”下,我后来奉上一篇文稿,其内容并不是论王夫之,而是宽泛意义上的中国哲学,此文即发表于《船山学刊》2017年第6期的《再思中国哲学》。进路既开,便“不可收拾”,此后,我便隔三岔五地给《船山学刊》奉上文稿,这包括《杨国荣:从“道”到“事”——中国哲学可以为世界哲学提供资源》(2018年第6期)、《儒学的地域化与江南儒学》(2019年第6期)、《心学的多重向度及其理论意蕴》(2021年第2期)、《天人之辩的多重意蕴——基于〈荀子·天论〉的考察》(2022年第5期)、《工夫的哲学意义及其限度——兼议〈儒家功夫哲学论〉》(2023年第4期)、《礼乐文明中的乐——〈荀子·乐论〉解读》(2024年第2期),这些文章都产生了一些影响,有的还被一些文摘报刊转载。
前年,因山东省图书馆之约,我在该馆作了王夫之哲学的公众演讲,该演讲后来记录成文。我略去了记录稿中过于口语化的内容,作了若干修订和润色。本来,此文比较适合《船山学刊》,奉上后也可弥补我几年未有这方面的专题研究的缺憾。然而,当时另一刊物约稿,我实在没有合适的文章,只能先以这篇论王夫之哲学思想的文稿“凑数”,而《船山学刊》方面,竟未能“尽责”,虽然后来我奉上了另外的文稿,但毕竟不同于王船山研究,对此,我至今深以为憾。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专门刊物,《船山学刊》是比较专业的,在这方面并不输于任何同类刊物。这些年,比较流行所谓“C刊”,我一直理所当然地认为,《船山学刊》应该是其中之一。然而,最近却了解到,《船山学刊》目前还未进入“C刊”,这令我十分惊讶。尽管我对是否进入“C刊”有些麻木,撰文也并不在意刊物是否为“C刊”,但在目前的背景下,“C刊”的头衔似乎对相关学人和刊物具有一定意义。虽然我自己并不以“C刊”为权衡的标准,然而,在我的心目中,《船山学刊》确实应该成为现在一般认同的“C刊”中的一员。
引申而言,学术期刊在整个学界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先,它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个中介,而作者与读者本身又大都属于学界中人,在这个意义上,学术期刊无疑构成了学术共同体的成员相互联结的纽带。从一个更内在的层面来看,学刊一方面体现、反映了一定时期学术演化和发展的现状及成果,另一方面又对学术发展具有范导或引导的作用。自近代意义上的学术诞生以后,学术刊物所刊发的文章,同时也带有确认某种学术范式或范型的意义。从近代来看,学术范型的确立不外乎两种形式,一是学术著作,一是学术论文。以学术著作而言,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便在某种意义上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史研究范式。学术刊物在相当意义上也起了类似的作用,近代学术期刊所刊发的文章,往往也为不同学科的研究提供了范式。从对象来说,它们常常规定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成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什么样的材料可以进入到学术研究的领域之内。从方式来看,它们又规定或展示了学术研究“应当”如何做。质言之,学术论文通过展示“什么可以做”与“应该如何做”,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学术研究的方式。就以上方面而言,学术杂志确实对学术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船山学刊》也无疑显示了在这一方面的积极意义。鉴于其学术品位和专业性,我真诚地希望她能早日被纳入“C刊”。
- 240余项湖南社科普及活动清单来啦!等你来解锁……
- 倒计时1天!湖南省社科普及主题活动周明日启动
- 倒计时2天! 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主题活动周即将启幕
- 湖南省社科普及读物专区在湖南图书馆亮相
- 省社科联开展“书香润社科·青春担使命”“五四”青年主题读书分享会
- 喜报:《船山学刊》入选202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高影响力期刊50强”
- 省社科联组织开展 “丝韵湘传・少年探桑梓”研学活动
- 省社科联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暨第4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
- 娄底市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座谈会召开
- 《常德通史》编纂工作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 湖南省周敦颐理学文化研究会召开成立大会暨周敦颐理学思想学术研讨会
- 湘潭市社科联到会祝贺湖南科技大学科学技术现代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 湘潭市社科联赴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调研立项课题推进情况
- 湘潭市社科联开展“我爱湘潭我的家”志愿服务活动
- 张家界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七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 写“福”字、送春联,这年味,够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