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青年社科专家笔谈丨献策“十五五”发展新蓝图(二)
文章来源:湖南社科网 作者:李珍珍 时间:2025-09-16 17:24:57【编者按】为充分发挥青年社科人才的智力支撑作用,湖南省社科联特组织“湘江青年社科人才”培养工程入选专家,聚焦湖南高质量发展核心议题,开展“献策‘十五五’发展新蓝图”专题笔谈活动。本专栏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湖南实践,围绕乡村振兴、文化强省、民生福祉等关键领域,汇集青年专家的前瞻性研究和实践性建言。期待广大读者通过本专栏,感知湖湘社科前沿的蓬勃活力,共同凝聚奋进新征程的智慧力量。
探索数智时代新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潇湘模式
【作者】谢天
南华大学教授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深刻重塑知识生产、传播与运用逻辑。湖南,承潇湘文脉,文教昌盛,底蕴深厚,高等教育资源丰富,正在奋力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肩负着在高质量发展中闯出新路子的时代使命。湖南丰富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资源,是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宝贵素材库。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长沙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等平台蓬勃发展,为“文化+科技”人才培养提供了绝佳试验场。打造“三个高地”迫切需要大量既懂产业技术逻辑又具备深厚人文素养、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端复合人才来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与文化繁荣。“十五五”时期,如何立足湖湘沃土,回应数智浪潮,抓住时代机遇,构建新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潇湘模式”,成为一项紧迫而重大的命题。“潇湘模式”的核心,在于立足湖湘文化根脉,主动拥抱数智文明,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兼具坚定文化自信、深厚人文底蕴、敏锐数字素养、突出创新能力和宽广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文科人才。
一、筑牢“湖湘文化”根基,深植湖湘精神基因
强化价值引领,将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度融入思政课程与专业教育,开设“湖湘文化与时代精神”等特色课程,讲清楚“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兼收并蓄、经世致用、坚韧不拔”等湖湘文化精神特质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依托岳麓书院、石鼓书院、湖南博物院、韶山等资源,支持师生参与“潇湘数字文化基因库”建设,运用VR/AR、数字孪生、AI解读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交互式文化体验与教学平台,让文物“活起来”、历史“动起来”、精神“传下去”,推动文化资源全面活化。
二、锻造“数智素养”双翼,强化人文技术加持
鼓励高校大刀阔斧改革传统课程,大幅提高数字化、跨学科、项目化、前沿性课程比重。面向文科专业,分层分类设置含数据分析基础、数字伦理、信息可视化等课程的“数字素养基础模块”,含计算语言学、社会网络分析、数字人文研究方法、智能传播等课程的“专业融合提升模块”,含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元宇宙与社会治理等课程的“前沿探索选修模块”,构建模块化数智课程体系。基于湖南文旅、制造、媒体数据的真实案例,整合省内高校力量,共建共享优质在线课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案例库,建设“数智文科”教学资源库与平台,搭建项目式学习、场景式学习的数智文科教学环境与交流社区。
三、开辟“学科交叉”路径,催生知识创新聚变
设立“数字+文化遗产保护”“AI+法律”“大数据+公共治理”“智能媒体+艺术设计”“人工智能+应急管理”等跨学科数字新文科学位项目与微专业,试点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或证书项目,鼓励“文科+工科”“文科+医学”等多元组合。汇聚文学、历史、哲学、艺术、计算机、设计等学科力量,围绕湖南特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存、智能阐释、创意传播开展联合攻关,打造“潇湘数字人文”交叉研究平台,将前沿研究成果反哺教学。改革教学组织模式,推广书院制、导师组制,鼓励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共同设计并讲授数智新文科交叉课程。
四、优化“多元引培”机制,促进人才队伍升级
内培外引双管齐下,设立专项经费,大规模选派文科骨干教师赴头部企业、国内顶尖交叉学科机构、海外名校研修数字技术、跨学科方法论。开辟绿色通道,大力引进具有产业背景的数字技术专家、跨学科研究领军人才担任全职或兼职教授。不断完善科研、教学、产学研融合育人环境,吸引海内外优秀青年和交叉学科的高层次学者、专家、教学名师。建立全省高校校内“文理工农医”教师结对互助机制,与时俱进优化教师评价体系,将参与数字新文科交叉课程建设、指导学生跨学科项目、产出产学研合作成果等复合型人才培养要素纳入重要评价指标。
五、夯实“产教融合”基石,贯通能力培养链条
深化与马栏山视频文创园、中联重科、湖南广电等龙头企业合作,共建“智能传媒产业学院”“数字文旅学院”“先进制造与服务融合创新学院”等现代产业学院与特色学院,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建设实验室、指导实习实训与毕业设计。依托省内高校打造“潇湘文科创新工场”,建设集创意孵化、项目实践、技术支撑、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实体化平台,引入企业真实项目,由企业导师与学术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团队完成。组织学生深入十八洞村、中车株洲所、长沙超算中心等乡村振兴数字化、智能制造现场教学点,以“行走的课堂”方式使潇湘学子们感知数智技术在国家重大战略和湖南实践中的落地应用。
探索数智时代新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潇湘模式”,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该模式将培养既能深度解码湖湘文化基因,又能娴熟驾驭数智时代工具,更能在科技创新前沿、产业升级主战场、文化传承创新一线展现卓越担当与创造力的新型人才。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拥抱技术变革,以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推动深层次教育改革。通过筑牢文化根基、锻造数字素养、开辟交叉路径、优化多元引培、夯实实践基石,并辅以系统性的体制机制创新,湖南必将走出一条特色鲜明、成效卓著的新文科人才培养之路,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南篇章提供源源不竭、融汇古今智慧与未来科技的人文支撑力量。
- 省社科联召开2025年第9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
- 小山村迎来社科智囊团
- 聚焦新时代文化使命 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总决赛圆满收官
- 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14强,我们来啦!
- 院士专家望城行:科技赋能 激发创新驱动新动能
- 【社科动态】省社科联召开2025年第7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暨专题党课
- @广大社科工作者,请您为湖南“十五五”规划献一策!您的金点子很重要!
- 喜报!省社科联作品荣获全省精品微党课一等奖
- “湖湘大学堂·名家讲坛”走进娄底 分享美育的守正创新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书画展在湖南图书馆开幕
- 非遗少年学 传承正当时
- 洪江市社科普及主题活动周启幕 高庙文化焕发新活力
- 2025年株洲市社科普及主题活动周启动
- 2025年永州市社科普及活动周启动
- 娄底市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座谈会召开
- 《常德通史》编纂工作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