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故事|李育民:治学任教 心无旁骛
文章来源:湖南社科网 作者:湖南社科 时间:2024-08-13 15:12:15编者按:湘楚之地,人才荟萃,涌现出一批学风端方、学问精深的社科名家。他们如松之挺拔,如竹之坚韧,深耕学术沃土,勇攀思想高峰,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湖南省社科联特设“名家故事”专栏,旨在记录和呈现社科名家的学术轨迹与人生故事,栏目迄今已推出三辑,均引发热烈反响,现持续推出第四辑。愿这些真实而闪耀的群星故事,能照亮后来者的道路,激励更多社科工作者承袭风骨、赓续血脉,为湖南乃至全国的社科繁荣和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名家简介】
李育民,1953生,湖南耒阳人,历史学硕士,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省优秀社科专家、省优秀教师、省优秀研究生导师,曾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等。
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教学和近代中外关系史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共6项,国家出版基金4项、省部级社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多项;以及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研究生精品课程、省级教改重点项目等等;出版著作20余种,合作点校《清季外交史料》;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文章100多篇;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获教育部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并获明德教师奖、省高校教学奉献奖等等。
回顾自己约40年的学术历程,能取得些微成绩,重要的体会之一便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1984年底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执教,我转向新的职业生涯,可以说踏上了学术之路。此后,我便开始真正将自己的人生与学术事业连结在一起了,而未作其他考虑和追求。从当兵、当工人,到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大约经历了15年,这一转变既有个人的努力,更有时代的造化和各种机缘巧合。
一、步入中国近代史领域的由来
1953年2月,我出生在耒阳县城的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家庭,没有家学背景,也没有什么可以借助的资源。那个年代,国家尚未摆脱贫困,大家的日子都过得艰难。我们家兄弟姊妹七人,这么多张吃饭的嘴,生活自然更为艰辛。1960年我开始读小学,恰逢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那些穷困窘迫的日子,至今仍留下记忆犹新的印痕。记得那年过春节,大年初一的早上,母亲拿出一个搪瓷杯子,里面放着在半杯已收藏一段时间,没有包装的糖粒子,给我们每人分了几颗。由于家里的收入不敷支出,我们很小的时候便要劳作,以补贴家用。家附件有一个养猪场,每天收购猪草喂养,我们于是经常去远处扯草卖钱。后来长大点了,又转向更重的体力活,如挖土方,打零工,作小工等等,有几次差点从高高的架子上摔下来。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母亲的言传身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成为家中的主心骨。母亲是在旧社会的苦水里泡大的,年幼失母,跟随父亲打渔为生,四处为家,尝尽人间艰辛。解放后,母亲成为百货商店的营业员,怀着对党和毛主席的感激之情,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三十余年如一日。从懂事时开始,母亲对己勤劳刻苦、克已苛严,待人朴实善良、宽容谦让的优秀品质,便深深地感染着我们。记得母亲为了增加营业额,常常是以瘦弱的身躯,肩荷一百来斤的重担,忍受脚上鸡眼带来的钻心般疼痛,往返二十余里去圩场摆摊。每次回来,总是衣衫被汗水湿透,脸色苍白,但她总是毫无怨言。又记得,在生活环境那么艰难的情况下,母亲看见无依无靠的流浪儿,看见被遗弃的婴儿,总是把他们领回来,给自己本来够沉重的担子再加上几多份量。有一次,母亲从路边领回来一个被遗弃的小女孩,身上那么脏,气味那么难闻,我们都捂着鼻子,可是母亲不厌其烦地给她洗澡,换上我们的衣服。一个女婴在路旁哇哇待哺,无人理会,母亲看见了,连忙抱回家,买了奶粉、白糖,将甜蜜和温暖给予这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小生命。后来这个小婴儿被人领养,母亲自是十分欣慰,却不接受一文报酬。为了撑起这个家,把我们拉扯成人,母亲节衣缩食,克薄自己,宁愿自己多吃苦,也不让我们失学。正是母亲的言行举止,给我们幼小的心灵贯注了不畏艰难、刻苦顽强,以及宽以待人、与人为善的品格元素,培育了做人的基本准则,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到7岁那年,我开始发蒙就学,在耒阳城北小学入读五年一贯制的试验班。小学五年期间,自识字后,逐渐养成了喜欢读书的习惯,由连环画到短篇小说,后来更迷上了大部头的长篇。回味过往,书中的情节,令人兴趣盎然,不忍释手,常常废寝忘食。这一读书的习惯爱好,可以说潜移默化,不仅对人生的志趣情操产生影响,还为后来所从事的学术事业搭了一座连接的桥梁。小学学业完成后,1965年顺利考上本县的第一中学。我们这一届是老三届的最后一届,严格算起来,只扎扎实实读了一年初中,但后来均领到了毕业文凭。
初中毕业后,1969年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此后成为一个历史学者萌发于这一段经历。文革期间,学校单位的图书馆均被毁坏,家中的藏书也被收缴,基本上无书可读。我所在部队驻地原是当地的一所党校,里面有一个图书馆,所藏各种书籍放在一间房子,无人管理。里面有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类图书,我们设法在里面找书看,找到一些哲学和历史类的书,如井上清的《日本现代史》第1卷(明治维新)。大约从这以后,逐渐对历史产生了兴趣,有意识地寻找这方面的书籍。遇节假日进城,我又到新华书店找寻,有一次看到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非常高兴,立即购买。读了之后,有了懵懵懂懂的感觉,对历史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因为该书是竖版繁体字,读的过程又训练了识认繁体字,在一定程度适应了古籍阅读。又因为喜欢读书,与一位文革前的老高中生战友经常来往,他勉励我以后有机会争取上大学,听后尽管感到遥不可及,但内心还是为之一动,种下了大学梦的根苗。
▲1969年李育民参军
当了四年兵,1973年退伍后招工到桂阳宝山铜矿,安排到汽车队的维修车间当了一名工人。工作之余,除了继续跑书店之外,还设法通过其他途径找书看,尤注意将范老的通史简编购齐,陆续又购了第1编、第3编(第1、2册),读大学后又继续购买了几册。除了中国史之外,又购买或借阅了世界史方面的书籍,如樊亢等人编著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简史》,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等等。这个时期,报刊还时常刊载儒法两家的文论和评论文章,利用这一机会,我买了平时难以见到的一些书籍如《荀子简注》,又阅读了报刊上的不少文章,也由此增添了传统思想文化方面的知识。
▲1976年李育民在桂阳宝山铜矿
除了中国古代史和传统文化之外,当工人的这几年,我也开始阅读中国近代史,包括范文澜所著的《中国近代史》上册,读后感触颇深。与古代的辉煌不同,近代中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悲惨的一个时代,书卷中呈现了清政府的一次次惨败,以及由此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沉重灾难和屈辱。国家地位一落千丈,中国的社会性质、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以及思想文化等等,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感受最深的,是中国开始蒙受外国的欺凌,心中极为愤慨,希望努力使自己国家强大,这大概是所有作为中国人的同感。
工作和自学之余,由那位老兵战友勉励而勾起的大学梦不时地涌上心头。在当工人的第三个年头,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推荐工农兵大学生,所在单位的一位领导是矿党委委员,他兴冲冲地对我说,我们推荐你上大学。我听了非常高兴,但等到推荐工作结束,也未见有下文。一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几年前的大学梦才有了实现的可能,获悉这一消息后,我请了十二天的探亲假回家复习。高考结束后没有把握,原打算第二年继续参考,未料在1978年春节后收到了湖南师范学院政史系历史专业的录取通知书。
通知书意味着人生的一大转折,从此我的职业生涯由工人转向了学人之路。我们这一届学生长期处于知识贫乏的状态,进了大学,犹如进入知识海洋,大家都非常珍惜,如饥似渴般地吸吮着这里的养分,没有什么节假日的概念。正是在这一氛围中,我也努力地充实自己,除了完整系统的中外历史之外,还学习了哲学相关的政治理论,以及师范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为新的学术生涯打下了基础。历史专业的课程设置重视马列主义理论,开设了经典著作选读的课程,如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等。这些课程的学习,更从专业的角度对哲学课所学的基本原理,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为以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
历史学科犹如一部百科全书,就历史本身而言,涵盖中外古今广袤无垠的时间和空间,涉猎时往往陷入流连忘返的境地。我决定考研继续深造,将历史学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业,在对具体学科专业作出取舍时,林增平先生对我产生了直接影响。先生学术造诣深厚,撰写了建国后第一部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新中国这一学科的开创者之一。先生给我们作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问题的系列讲座,对其孕育、产生、形成,以及不同阶层的地位、作用等,作了精当全面的分析,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看法的见解,令我们耳目一新。印象最深的,是先生通过与西方比较,对中国资本主义的特点和中国资产阶级前身来源所作的剖析。先生的讲授,不仅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深入的认识,而且使我感受到中国近代史的丰富内涵,领悟了学术领域的深奥精微。以前也有主攻世界近代史的想法,但在先生的影响下,感到更应关注中国自己的历史,于是决定报考先生的硕士研究生,专攻中国近代史。
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我参加了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并如愿以偿,成为先生第三届学生中的的一员。这是人生路程中又一个重要阶梯,自1982年春季入学后,我便在先生和另一位导师王永康先生的指导下,开始真正步入了中国近代史的学术领域。
▲林增平与王永康两位导师
二、从湖湘人物的研究到关注中国传统文化
硕士生的学习方法和目标,与本科生不同,主要通过研讨性学习培养自己的独立研究能力。从硕士生阶段开始,可以说真正进入了学术研究领域,在课程学习中,我摸索着自己选择研究课题,从湖湘人物到政治史,再一步步走向了条约研究。对湖湘人物的研究,将我引向对传统文化的关注,随后又融入到条约和中外关系的研究之中。
攻读硕士第一个学期,王永康老师给我们上课,讲到曾国藩率领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感到有些疑惑和奇怪。因为曾国藩是一个文人、一个文臣,居然能够领军打仗,于是产生了研究他的治军思想的想法,并完成了一篇习作。研究中发现,曾国藩治军思想的精髓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如“礼”“诚”理念、中庸之道、儒家伦理哲学等等,时人也认为他的成功本于学问。此前也接触了传统文化,而现通过治军思想的探讨,对这一领域更有了一些具体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由此产生了研究曾国藩传统文化思想的想法。但由于后来研究方向未在这一领域,该想法直至过了20年后才付诸实施,2006年完成并出版了《曾国藩传统文化思想研究》一书。曾国藩研究是我从事学术事业的第一个选项,除学术思考的引导之外,还有一个特殊因素,我的岳母是曾氏第五代后裔,这在某种程度上推促了这一领域的研究。
如果说,对曾国藩的关注引起了对传统文化本身的研究兴趣,那么,后来随着中外条约研究的深入,我又进而将它与中外关系结合起来,纳入这一范畴作了相应的探讨。我觉得,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作为历史研究工作者,应该大力阐扬和挖掘它的重要价值。正是出于这一想法,将传统文化与自己的研究方向中外关系联系起来,便成了经常考虑的一个问题。
在中外关系中,传统文化有消极的一面。在探讨中外不平等条约形成的原因时,我发现某些传统观念所起的负作用,例如所谓“羁縻勿绝”的观念成了清政府议抚求和的直接理由,并融入到条约关系之中;“怀柔远人”和“一视同仁”观念,将与他国交往视为单向赐予,便利了列强向中国进行勒索,且得以均沾他国所攫取的各种特权;“因俗而治”和“不治治之”的观念和方针,对清政府让弃主权产生了深刻影响,且在涉及朝贡关系的交涉中也处于被动;“要盟无质”或“要盟不信”观念,一方面自然而然地转为对列强本能的抵拒,并留下了具有某种价值的思想资源,但另一方面又加剧了中外冲突和矛盾,导致条约关系发生新的变化。
同时,传统文化又有着积极因素。例如它所具有的王道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博大为怀,将天下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观念。这种精神和观念对于当今世界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作为历史学工作者,应该努力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服务于中国社会和国际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方面的论述,对我启发很大,继2013年提出以传统文化中的“亲、诚、惠、容”作为周边外交理念之后,2015年他又阐述了“共同价值”的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段话全面界定了共同价值的范畴,揭示它对当今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作用,并将其提升到“打造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后来我在《近代中外条约研究的话语体系构建》(载《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一文中,运用这一新的理论,论述了挖掘传统精华与阐扬共同价值的关系。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贯注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他以《礼记·礼运》中的“天下为公”为点睛之笔,揭橥了共同价值的中心所在,虽然是着眼于当代人类社会和国家关系,但给我们分析近代中外条约关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在文章中,我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重要内涵,如注重情感,诚信为本,互利互惠,和谐包容等等,无疑是人类世界的共同价值,或是在国际关系中值得推崇的价值观念。由此提出,阐发人类世界的共同价值,挖掘传统观念中的积极因素,是建立中外条约关系研究体系必不可少的基本原则。
在其他有关文章和著作中,我也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阐发其在治国邦交中的积极意义。显然,传统文化虽然不是自己的主体方向,但却对这一主体方向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由此,更深切地感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不仅对当今建设和谐的国际社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提供了历史借鉴,而且有助于构建近代中外条约研究的话语体系。
三、从政治史研究到开启中外条约研究领域
对传统文化的探讨深化了中外条约和中外关系的认识,不过,我关注中外条约问题不是起因于此,而是源于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政治史研究始于硕士研究生阶段,不过,严格地说,从撰写本科毕业论文开始,我便在林先生的直接指导下步入这一研究领域。非常幸运,大学最后一个学期,教研室安排林先生做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这是我第一次写史学论文,不知道如何下手,先生告诉我如何选题、查阅文献资料,以及如何撰写等等。在具体写作过程中,我对于如何组织材料、哪些该写、哪些可不写,仍感心中无底,于是写了两篇不同模式的论文请先生指导。先生认真阅读后,肯定了其中的一种模式,告诉我,一篇论文要切中主题,与主题无关者可以不写或少写。先生的指教使我初步摸到了写作史学论文的路径,且终生受益。毕业后我又顺利地考上了先生的研究生,从此便一直在先生门下治学中国近现代史。
▲林先生指导我们学习
在研究生阶段,先生耳提面命,言传身教,使我们对学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先生的人师风范有了相当的了解。关于治学,先生是新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前驱者”之一,他根据亲身经历和体会,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为他自己自己的成就就“得力于此”;关于治学的目的,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同探寻历史发展规律,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心的重大使命结合起来,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研究作出贡献。在人格修养上,先生对己自强不息,刻苦自励;对人不争名利,待人以诚,谦让包容、以德报怨,保持了一个教书先生的初心。学如其人,先生的治学态度和人格精神浑然一体,构致了道德文章的崇高境界,在学术界是有口皆碑,我们治学作人,也努力以先生为榜样。
那时林先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辛亥革命,属于政治史,我们的硕士论文也都在这一领域选题。但我的兴趣不在武装斗争本身,其时民初政治研究还有较大的空间,我确定以该时期的进步党作为选题。进步党是旧立宪派人组建的政党,学术界已作了一定的探讨,但均认为它是袁世凯的御用党。为了弄清该党的性质,我赴北京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待了两个多月。当时国家图书馆的条件很差,我要查阅的报刊只能阅读胶卷,藏于西四报刊库,而只有一台阅读器可以使用。为了能够使用这台阅读器,我特地住到附近的浴室旅店,每天凌晨五点多钟便去排队,以确保排在第一名,其他来查资料的人往往知难而退。多少年后,我们这里有学生去西四报刊库查阅资料,还听到工作人员说起当年湖南小伙排队的事。
▲李育民查阅资料
通过掌握大量一手资料,并运用列宁关于阶级划分“总是决定着政治派别的划分”的分析理论,我对进步党作了新的探讨,否定了学术界占主导地位的传统观点。文章剖析了进步党的政治路线和联袁策略及其实践,以及最后与袁世凯决裂的过程,认为,该党并非袁世凯的御用党,而是实行温和路线的资产阶级政党,它的失败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观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分析依据,又以大量原始史料为实证,得到了林先生和学术界的肯定,硕士毕业第二年便在先生的关心下发表在《近代史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反响。可以说,以硕士论文《进步党述论》为起点,1985年1月毕业留校后,我开始以清末民初的政治作为研究方向。后来耿云志先生主持“西方民主与近代中国”项目,约我写一部分民初方面的内容,所以我又着重作了这方面的探讨,涉及该时期民初的政党、政体、宪政实验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孙中山的研究,因为在这个成果汗牛充栋,很难突破的领域,我获得了意外的新发现。1986年是孙中山诞辰120周年,学术界要举行隆重的国际学术讨论会,面向全国征文。我对政治体制问题有较大兴趣,打算写一篇有关孙中山政体思想方面的文章,但具体题目颇费思考。通读孙中山全集后,发现权能区分在孙中山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学术界较为关注五权宪法之类,对此仅稍有提及,于是确定了这一选题。文章在探讨其产生背景、思想源流、结构内容探讨的基础上,对权能区分理论作了新的评析,认为,这一独特理论是孙中山民权主义发展历程上的最后一块里程碑。中心思想是调和人民与资产阶级统治之间的矛盾,且以此为原则,设计一个在人民基础之上的强有力的资产阶级政权形式,可以说是资产阶级政体理论的一个发展。这一研究,不仅深化了对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认识,而且对当今的民主建设也提供了历史借鉴,文章经评审被选中并邀请参会,发表后也产生了较好的反应。其后,随着转向对外关系的研究,政治史又与这一领域结合起来,有关孙中山的选题也多朝这一方向转移。
▲李育民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言
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便打算以政治史作为研究方向,开设了政治学和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两门选修课,而后者则直接引出了中外条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在准备这门课的时候,看到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有一章谈条约制度的形成,从中受到启发,于是将条约作为中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其后又有两件事,促使我着手进行该领域的学术研究。一是有幸参加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召开庆祝建所40年的学术研讨会。当时林先生将他收到的邀请函贴在了研究室,希望大家撰文参加,看到会议主题是“近代中国与世界”,我觉得条约制度与之相符,于是就写了《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论略》一文。我将文章请林先生看了,他充分肯定了这一研究,并予以指导。文章寄给近代史所后被选上,并获邀请,于是与林先生一起赴京参会。条约研究方向的选择,除了林先生的肯定和指导之外,还得到了近代史所张海鹏先生的支持。张先生当时是副所长,负责筹备会议,参会时听他说,我的文章是他看中的,给我发了邀请函。会上,文章得到前辈学者的认可,发表后也产生了较好反响。这些都极大地鼓舞了自己的信心,对条约研究有了更多的、更深入的思考。
二是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第二年,恰巧国家社会基金项目指南里面,有一个选题是“不平等条约的研究”,于是我以“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为题,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很幸运获得通过。课题于1994年完成,1995年出版与项目同名的《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一书。该著是一个新的起点,这是我做中外条约研究的第一部专著,也是从事这一方向领域研究的第一个标志性成果。作为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条约特权制度的著作,该书从国际法和制度的角度,将其与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态紧密联系起来,对近代中外不平等条约作了新的研究,认为条约制度是近代中国政治、社会制度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我正式转向了中外条约的研究,将这一领域作为主要方向。就条约研究而言,这仅仅是一个初步的开端,尚未形成为一个完整的、具有独立地位的研究领域,还须作出更大的努力。该书又简要剖析和阐述了条约制度与国际法的关系,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及被废弃的历史过程,这些正是我随后继续探讨的问题。
四、构建中外条约研究的完整体系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中外条约的认识存在极大的局限,往往将它与不平等条约等同起来。说实在的,《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课题和专著的产生,也是出于这一认识,研究的中心主题正是不平等条约。通过条约制度的研究,我对中外条约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注重从法理上进行探讨,而且感到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问题之一,是一个重而且大的研究领域。新的认识将这一问题的研究推向更广更深的领域,此后,我开始考虑构建中外条约研究的完整体系。
课题结项之后,我首先把研究重心放在废约问题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却长期被学术界所忽略的论题。1996年,我以“中国废约史”为题申报了教育部的社科项目,但未获通过。1997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指南有“近代中国反对、废除不平等条约斗争史研究”的选题,看到后毫不犹豫以此为题再次申报,并获得通过。由于涉及范围广,问题多,资料杂,难度大,最终成果于200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时,篇幅大大超过预期。
该著共22章,77万字,作为《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的继续,论述了自清政府至新中国各个时期反对不平等条约的斗争。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该著在内容论述、理论探讨、以及史料收集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更加全面完整、系统深入地揭示了中国反对、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斗争。就废约斗争的主体来看,作了全面的论述,认为,包括清政府和北京政府在内,历届中国政府都作了努力。废约主体还包括各种进步势力和社会力量,其中中国共产党(包括新中国)反对不平等条约的斗争及所作贡献,长期为学界所忽略,我对此作了系统深入的考察,填补了这一研究空缺。此外,该书更深入地探讨了废约本身和废约研究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对废约中其他问题作了较为详尽的解析和客观的评价,弥补了此前研究中的薄弱之处,从而更清楚地揭示了废约斗争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
▲2010-2011年出版的《中外条约与近代中国研究丛书》
该著在此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和学术影响。令人感动的是,中国史学会会长李文海先生患病刚刚出院,便阅读了80余万字的书稿,欣然为之作序,作了充分肯定。他认为:较之既有研究,该著“建立了一个更为完整的体系,全面系统而又详实细致地论述了中国反对、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斗争历程”;作者“关于不平等条约的研究,从《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到《中国废约史》,就是在尽着一个历史学家提醒社会不要忘记历史的学术责任”,全书“很好地发挥了‘述往事,思来者’‘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作用”。
▲2005年出版的《中国废约史》
《中国废约史》完成后,我又转向中外条约关系的研究,先以“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研究”为题申报国家社科基金,未获通过。随后在一次学术会议上遇到李文海先生,我就这一课题向他请教,他认为条约研究还可继续深入进行,条约关系的选题很有必要。鉴于探讨整个近代的条约关系显得过大,有必要缩小范围,于是2007年以“晚清中外条约关系研究”为题再次申报,获得顺利通过。
▲2018年出版的《晚晴中外条约关系研究》
将条约关系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或范畴,是一个新的提法,尽管此前以中英条约关系作为选题指导博士,但现在涉及的问题更多,难度更大。课题立项之后,历时七年,直到2014年初才完成结项。其后又不断修改,2017年申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得通过,翌年由法律出版社出版。自课题2007年立项开展研究,至2018年正式出版,前后历经十一个年头。
与以往的条约研究不同,该著没有局限在不平等条约的范围,而是从法津关系这一新的视角,对包括平等条约在内的中外条约作了全面探讨。同时,又从五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以及对条约研究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纵向探讨了条约关系酝酿产生、形成发展和巩固强化的过程,又从横向探讨它的形式和实质,清政府的态度、应对及其变化,民众“排外”运动与近代化趋向,六个主要列强国家“豪夺”与“巧取”所呈现的本质属性等等。最后剖析了不平等条约关系开始动摇,并最终走向崩溃的历史必然。
该著弥补了既有研究的局限和缺失,从新的角度拓展和深化了中外关系研究,获得学术界的广泛好评。中国史学会前会长张海鹏先生认为,该著“拓展、深化了在此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作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对相关概念作了科学的阐释”等等。复旦大学历史系前主任吴景平先生认为,“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兼具开拓创新和实证研究传统”等等。
在所作系列研究的基础上,我打算组织编写一部完整的通史,就在该课题完成结项的2014年,申报了重大项目“近代中外条约关系通史”,获得立项。2020年底,课题组按预定计划全部完成,提交鉴定,翌年初正式结项。同时,早已约定出版该通史的中华书局,申请国家出版基金也获通过,经再作修改后,全书于2022年出版。
作为第一部条约通史,《近代中外条约关系通史》以1689—1949年间的中外条约关系为研究对象,对研究理论、发展演变、历史影响等作了系统研究。全书共7卷,第1卷为总论卷,第2-7卷分阶段阐述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发展演变及其影响。第1卷《近代中外条约关系概论》系总论卷,由我执笔,第2—7卷依序由曹英、李传斌、尹新华、李斌、刘利民、侯中军承担完成。
▲2022年出版的《近代中外条约关系通史》
该通史的正式出版,可以说是中外条约研究取向和趋势的势在必然和水到渠成,标志着近代中外条约研究形成了完整的体系,研究过程中和正式出版后有着良好的学术反响。对我来说,通史的出版完成了最为重要的学术愿望,加上此前出版的著作,以及由我主编的《中外条约与近代中国研究丛书》,可以说初步构建了条约研究的体系。
五、将学术精神融入到教学之中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教书育人是责无旁贷的职业使命。我在执教过程中,对本科、硕士、博士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尤注重将学术精神贯注其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我在研究生学习三年,系统地接受了专业训练。林先生授课,不是简单地讲述史事过程,而是从问题入手,介绍各种观点,逐一分析,并提出问题讨论,鼓励我们思考新的问题,阐发自己的见解。讨论之后,先生总是耐心地解析,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不足,更深入地认识这些问题。毕业后留校任教,不论是本课教学还是指导研究生,我都力图按照先生的方法,将学术精神融入教学之中,从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着手,培养他们的专业创新能力。在本科生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指导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科研实习,以及指导学生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学生社团等等,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还激发了他们专业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习和研究能力。毕业后,不少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向我表达他们的体会和谢意。
1997年之后,我先后担任历史系主任和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对于我来说,这只是一个学术职务,意味着更大的学术责任。历史文化学院成立时,作为第一任院长,我向全院提出“崇尚学术,笃实求真,自强不息,宽厚兼容”,正是为了倡导以学术为内涵的科学态度和人格精神。我始终将大学视为一个学场,而不是官场,在学院的第一次大会上,要求大家不要称我为院长,年轻教师可以称老师,年长者和同辈人可以直呼其名。为了培植学院师生的学术精神,尤其是激励他们的专业意识,我在院务会上提出,在学院挂上湖南近代以来历史学家画像,得到赞同,并付诸实施。
自担任系主任后,随着学校强化教学管理,强调教学改革,我也开始在系院范围内全面推进,并注重将学术融入其中。在新世纪来临之际,我于1999年底组织全系老师举行了教改经验交流会,总结教改的经验和特点,校报以“历史系教学改革成效斐然”为题作了报道。随后又伴随着国家教学改革的推进,陆续获得各种国家级和省级项目,如主持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项目“历史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综合研究——以中国近代史课程群为例”。同时,围绕学生研究性和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学改革中的其他种种具体问题,我们又申报了相关的省级重点、一般教改课题,均得以获准立项。
▲李育民作学术讲座
在这一过程中,又作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探讨,撰写了《关于历史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历史学基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历史专业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初探》《历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的理论思考》,主编《大学生专业学习指南》等等。这些探讨的目的,旨在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在教学中贯注学术精神,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为此不仅进行教改实践中,而且还作了一定的理论探讨,获得新的认识。如研究性学习,从培养目标、专业现状、时代需要、教改要求、心理特点等角度探讨其必要性;从内涵要素、课程体系、教学框架、搭建平台、培养能力等等方面探讨其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同时又将其视为一个系统工程,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环节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在实践中,以“创新实验区”项目为中心,将其他各个项目聚合为一体,大力推行本科生各个方面的教学改革。2014年,为总结创新实验区教学改革的实践,又与学院一道组织全院老师召开教改经验交流会,对这一改革作了总结,其后又主持编辑了《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改革论文汇编》,正式出版。
▲李育民课堂教学
除了本科生教学,在研究生教学中更加注意专业能力,尤其是研究能力的培养。从学历层次而言,较之本科生,研究生更应具备独立研究能力,这是在培养过程中需要重视的。自1995年开始招收硕士生之后,我逐渐意识到这一问题,形成了培养和指导研究生的基本思路。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诸如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问题意识、逻辑能力等等。“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是我开设的专业方向课,该课程获准列为省级研究生精品课程,主要采取讨论课的方式,旨在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术品质和专业能力。
▲李育民与研究生在林先生铜像前合影
除了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之外,在指导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重视在各个环节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我觉得,研究生应具备选择研究论题的能力,一般要求他们自己在研究方向的范围内自己独立思考选题,然后再与他们进行讨论,予以指导。正是由于这一要求,研究生必须阅读大量论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在充分积累和思考的基础上完成这一环节。而通过这一过程,不仅确定了具有可行性的论文选题,更重要的是,研究生本人的专业知识素养和能力得到了提升。
由于在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注重能力培养,研究生的专业素质获得显著提高,其中十余人获得省级优秀博士论文和优秀硕士论文、十余人次获国家奖学金,此外还获得其他各种奖项和荣誉。
正是通过教学培养了一批研究生,并注重能力素质的训练,从而为本方向研究团队的形成奠立了基础。2004年,参加省里一个出版项目的评审时,我认识了湖南人民出版社总编室许久文主任,聊天时,谈了“中外条约与近代中国研究丛书”的设想,他非常赞成,当时就接受了这个计划。湖南人民出版社对这个项目非常重视,申报了国家“十一五”出版规划,又报了湖南省的文化工程项目。他们又把选题拿到北京鉴审,专家们对我们这个选题非常看好。随后在2009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又申报了国家出版基金,获得批准。到2010、2011年两年,丛书出版,一共十二册。
这一套丛书是我们条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性成果,反映这一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除了研究内容有新的发展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视开展团队研究,并与人才培养结合进来。因为通过这一套书,我们将条约研究的团队力量聚集起来了,成员包括校内外。除了在职人员,还将博士生的论文吸收进来,校内有李传斌、刘利民、尹新华、曹英,校外有李斌、胡门祥、王瑛等。因此,这套丛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条约研究本身取得新进展,而且还凝聚形成了该领域的一个研究团队,每个成员在这一领域中又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现在我们这个团队已经成长起来,并充实了新的成员,大家承担获得了国家和省部级的社科基金,以及其他项目,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随后我们这个团队又完成了其他重要项目,如《清季外交史料》(共10册)的点校、《复兴文库》第一编第3卷(共7册)的编辑、《外国人亲历的辛亥革命丛书》(6册)的翻译,以及《近代中外条约关系通史》(7卷)的撰写。2019年,我们又以“中外关系史研究生教学团队”申报“湖南省研究生优秀教学团队”,获得通过。团队又在不断扩大,相信通过团队的力量,在这一方向领域将取得更大成绩。
名家故事
崇尚学术,笃实求真,
自强不息,宽厚兼容。
主要学术成就附录
著作
《近代中外条约关系通史》(7卷).中华书局,2022
《晚清中外条约关系研究》.法律出版社,2018
《中国废约史》.中华书局,2005
《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曾国藩传统文化思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中外条约与近代中国研究丛书》(12册).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2011
课题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近代中外条约关系通史(多卷本)》,2014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晚清条约关系观念的形成及演变研究》,2014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晚清中外条约关系研究》,2007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近代反对废除不平等条约斗争史研究》,1997
论文
《近代中外条约研究的话语体系构建》.中国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
《晚清时期条约关系观念的演变》.历史研究,2013年第5期
《中外条约关系与晚清法律的变化》.历史研究,2015年第2期
《晚清中外条约关系与朝贡关系的主要区别》.历史研究,2018年第5期
《晚清对外关系中利益观念的演变》.历史研究,2021年第4期
《进步党述论》.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2期
《论清政府的信守条约方针及其变化》.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2期
《中国共产党反对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中共党史研究,2003年第5期
《甲午战争暨<马关条约>与中外条约关系的变化》.抗日战争研究,2015年第2期
《论孙中山的"权能区分"》.学术月刊,1987年第11期
《血写的条约与近代中国》.光明日报,2011年5月19日
- 省社科联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 省社科联学会工作处党支部联合省级社科类社会组织党支部开展基层行活动
- 区域合作与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交流研讨会贵阳召开
- 青春与思想碰撞!省社科联举办第一期社科青年读书会
- 省社科联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省社科联举办2024年湖南省社科专家服务团“衡阳基层行”活动
- 心系群众 迎汛而上 ——省社科联驻村工作队防汛救灾工作综述
- 王和平指导省级社科类社会组织实体型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全国专家学者齐聚衡阳共议气候金融未来——湖南工学院成功举办全国首届气候金融与风险管理高峰论坛
- 湘西州2024年“非遗少年学”暑期社科普及活动月正式启动
- 2023年株洲市社科普及主题活动周启动式暨株洲新型智库联盟成立仪式举行
- 郴州技师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
- 郴州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
- “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历史经验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岳阳举行
- 湖南工程学院校史陈列馆开展省社科普及系列活动
- 2024年衡阳市社会科学普及主题活动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