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校多重优势 在落实“三高四新”战略中干在实处

 文章来源:湖南社科网 作者:刘友金 时间:2021-12-13 17:23:39 
发挥高校多重优势 在落实“三高四新”战略中干在实处

发挥高校多重优势 在落实“三高四新”战略中干在实处

湖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 省社科联兼职副主席 刘友金

  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刚刚胜利闭幕。大会报告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明确了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让我们备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湖南科教资源丰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队伍”。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尤其是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湖南高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智力、科技等多重优势,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一、在“打造一流创新人才的重要汇集地”上展现新作为。人才是第一资源。长期以来,湖南科技大学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学校现有各类国家级人才称号21人,省级人才称号72人。专任教师163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4%,博士教师占比64%。

  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人才是关键;打造“三个高地”,必须打造好人才高地。湖南高校要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把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转化为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和加快建设人才强省的生动实践,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具体来说,要抓住国家、省、市重大人才工程实施契机,完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培养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和基础研究人才。要更加重视青年人才培养,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制定实施青年人才助推计划,完善青年人才支撑服务体系,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为人才松绑减负。要统筹各类专业技术系列和管理服务系列等人才队伍建设,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人才活力。

  二、在打造“原始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诞生地”上彰显新担当。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原始创新的主战场、技术突破的策源地。今年4月,由湖南科技大学万步炎教授领衔研制的“海牛II”号,在南海超2000米深水成功下钻231米,刷新了深海海底钻机世界纪录,为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的贡献了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湖南高校要坚持“四个面向”,在原始创新、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更大功夫。具体来说,要把握基础研究这个“总机关”,聚焦我省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完善基础研究项目长期培育和保障机制,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创新发展。要激发协同创新这个“动力源”,强化前瞻布局和主动谋划,围绕“卡脖子”技术难题,开展跨学校、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协同创新,促进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要用好学科交融这个“催化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建设一批跨学科、跨学院、跨领域的创新团队和研究机构,以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取得突破。

  三、在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承接地”上做出新贡献。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近年来,湖南科技大学推进新型智库建设,为党和人民立学述论和建言献策。获“省领导交办的重大智库研究项目”2项,中宣部智库研究项目1项。1项研究成果获“湖湘智库研究十大金策”奖,10余项研究成果得到国家和省级领导批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湖南高校要紧紧围绕科技成果产业化这个主战场,打通科技“最后一公里”,实现由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具体来说,要建立健全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精准高效对接机制,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形成合作全链条。要与企业、科研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争取重大科学基础装置。要健全智库成果进决策、进实践有效机制,更好地把智库的理论力转化为实践力,把思想力转化为生产力,把研究力转化为服务力。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的新征程中,高校理应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让我们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和“干”的作风,牢记嘱托、不负使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为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历史性贡献。

新闻推荐
社科快讯
通知公告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德雅路浏河村巷37号 邮编∶410003 办公室电话:0731-89716099(传真) 邮箱:hhnskw@163.com
Copyright(c)2011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湘ICP备17021488号 湘公网安备43010502000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