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湖南社科网>社联动态>正文

从百年党史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成功经验

 文章来源:新湘评论 作者:宋智富 时间:2021-11-09 16:58:32 
从百年党史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成功经验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注重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把对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认识提升到了科学的层面和全新的境界。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自身也因此获得了极大发展。认真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成功经验,可以获得思想的启迪、理论的武装、行动的引领,对于做好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推动社科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成功经验,概括起来就是“七个必须坚持”。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回顾百年党史,我国现代意义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主导地位,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内在规律和逻辑所决定的,是在反复比较、甚至试错中选择实现的。历史一再表明,什么时候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就会焕发生机、充满活力、繁荣昌盛;什么时候背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所在、命脉所在、优势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就要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各领域,贯穿学科建设、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成果评价、教材编写、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筑牢党的意识形态坚强阵地,谱写新时代新征程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新篇章。

  必须坚持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百年来,党始终坚持以研究解决重大现实问题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在党的引领下,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将自身命运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相连,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促进了哲学社会科学繁荣昌盛。历史和现实表明,哲学社会科学是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科学回答时代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才能真正有所作为、体现价值。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主动聚焦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主攻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用高质量的理论成果和务实管用的对策建议,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更多的理论供给、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 

  必须坚持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实践中,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这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形成了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理论成果。但也应看到,当前学术界仍存在“言必称希腊”的盲从现象,有的刻意模仿西方文风和表述方式、以西方学术标准评价中国,有的简单套用西方理论和方法研究我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导致出现“削足适履”问题,在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制约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当前,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但哲学社会科学仍相对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要解决挨骂的问题,就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努力争取国际话语权,避免用西方理论来解释中国实际。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理论自信、价值观自信,博采众长、吸收本来、借鉴外来,从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中、从吸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中孕育出更多原创性的概念和理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让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得到充分彰显,成为其鲜明标志。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是培根铸魂、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回顾百年历程,可以发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向性、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著述、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的问题。历史充分证明,哲学社会科学为了人民、源于人民、属于人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血脉、根基与灵魂。今天,广大社科工作者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加强实地调研,走进田间地头、坐上百姓炕头、深入群众心头,尽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化疑问,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就必须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的理念,扎根群众,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注重学术研究社会效果,在为人民立德立言中实现自身价值;就必须坚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解疑释惑、阐明道理,努力推出更多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必须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双百”方针,是对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遵循哲学社会科学自身发展规律及人类思维认识规律的必然要求。经验表明,什么时候“双百”方针坚持得好,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出现繁花似锦的生动景象;反之,则会阻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经验还表明,权力和权威并不是真理的标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捍卫真理、发展真理,就必须开展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1978年,正是通过真理标准大讨论,才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提供了思想先导、做好了理论准备。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实现大发展大繁荣。我们要全面贯彻“双百”方针,发扬学术民主,鼓励探索创新,提倡不同观点、不同学派进行争鸣和讨论,提倡充分说理的批评与反批评,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要正确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能把一般性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也不能把政治问题当成一般的学术问题,真正让正确的东西受到保护、得到呵护,让错误的东西受到批判、得到抵制。 

  必须坚持强化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人才支撑。创新要出成果,贵在得人。人才是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更离不开人才支撑。回顾历史,正是因为有郭沫若、李达、艾思奇、翦伯赞、范文澜、吕振羽、马寅初、费孝通、钱锺书等一大批杰出人才投身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蓬勃发展。当前,面对事业发展的呼唤,尤其需要优秀人才竞相涌现,形成社科领域“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局面。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培养和使用,努力让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获得认可和尊重。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加大对人才工作投入力度,构建种类齐全、结构合理、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创新人才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完善奖励激励制度,多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干的良好环境。

  必须坚持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内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实践证明,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而任何削弱、放弃党的领导的做法,则会动摇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基,造成思想混乱的局面,进而还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要实现有高原又有高峰,就必须牢记“万山磅礴必有主峰”。要坚持党管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则不动摇,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事业发展的领导权始终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中,确保哲学社会科学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前进、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回答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定位、发展目标、战略路径,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既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基本经验,又立足新时代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观点、新论断,是对以上“七个必须坚持”的继承和发展。奋进新时代,充分借鉴和运用“七个必须坚持”的成功经验,就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奋力开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选自《新湘评论》2021年第21期)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德雅路浏河村巷37号 邮编∶410003 办公室电话:0731-89716099(传真) 邮箱:hhnskw@163.com
Copyright(c)2011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湘ICP备17021488号 湘公网安备43010502000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