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湖南社科网>社科快讯>正文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2016至2020常德市社科研究工作综述

 文章来源:湖南社科网 作者:常德市社科 时间:2020-11-02 15:53:14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2016至2020常德市社科研究工作综述

  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持续肆虐,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打击;中美矛盾持续激化,科技、军事、意识形态等领域面临严峻考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正处于攻城拔寨的关键阶段。难题中蕴含生机,挑战中暗藏机遇,在内外矛盾夹杂相生的阶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断完善、强化“中国之制”,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必不可少。2016年以来,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打造与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系,常德市社科联拓展思路、大胆革新、与时俱进,在课题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重大突破。

  一、回望过去,研究成绩可圈可点。

  ㈠拓展职能,开辟社科研究新天地。科研工作是社科联一项重要职能,但过去由于人 、财、物及制度缺失,一直没有开展。2016年开始,通过积极向上汇报、开展横向协调,启动了社会科学课题研究工作,近五年来,我市社科课题研究工作,在立项课题数量、结题数量等方面,保持了稳步增长的发展趋势:2016年度,全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立项18个,其中重点课题11个,一般课题7个,安排资助经费14.5万元;2017年,立项课题81个,其中重点资助 17个,一般资助 37个,自筹27个,安排资助经费35.5万元;2018年,共立项117项,其中重大委托课题10项,重点课题32项,一般课题75项,安排资助经费34万元;2019年,确定立项课题142项,其中重大委托课题8项,重点课题37项,一般课题97项,安排资助经费38万元;2020年,立项课题158个,其中重大课题2个,重点课题9个,一般资助40个,自筹 107个,资助经费预测超过40万元。从2016到2020年,我市课题申报立项同比增长900%,覆盖面越来越广,涵盖内容越来越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巨大跨越。此外,社科联还连续5 年成功申报省级课题 5 个,其中,《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支持乡村建设的研究》《湖南农村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持对策研究》分别被列为省级重大和重点项目。

  ㈡突出质量,成果转化出现新突破。为了进一步推动研究成果转化,我们结合具体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及时总结成果。创办“社科课题研究成果专报”,将每年结题的优秀课题成果以专报的形式,报送给每一位相关市级领导及市直单位负责人,5年来,共向领导专家呈送专报达 100余份,获市级以上领导签批10多次。2016年开始,每年编纂《优秀社科课题成果选编》,将每年优秀研究成果收录其中,赠阅给市级领导、市直单位和全市各高校。5年来,《“海绵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支持乡村建设的研究》《湖南健康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研究》《常德智慧党建研究》等多项成果被纳入决策参考。二是强化宣传推介。利用社科联旗下3个官方平台——《常德论坛》“常德智库”“常德社科网”,对课题申报、课题立项、课题结题等全过程报道,课题结题之后,对优秀的课题,进行集中推介宣传,其中,《常德论坛》每期印发2000余份,对全国100多所高校和所有省、市(州)社科部门赠阅,影响较好、反响较强。此外,对于一些较为重大的新闻和学术成果,我们还积极向《常德日报》《湖南日报》等媒体和其他学术性期刊、网站进行宣传推介,5年来,一批学术成果,如湖南文理学院王明安老师的立项课题研究成果《城市生态文化培育的必要性与对策研究——以常德市为例》被核心期刊《生态经济》刊发并被中国知网收录;一批学术成果,如周友恩的《善卷源流》、李云峰的《精准扶贫与乡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常德社科事业发展实践探索(2015-2019年)》,夏子科《新世纪常德地方文学论》《兰芷探幽》等专著相继出版。三是开展学术交流。2017年4月,面向全市发起“学习王新法精神”论文评选活动,评选优秀作品21篇,汇集成册,向各市直机关、各大院校赠阅;7月21日,与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了“喜迎十九大·学习王新法精神、做合格共产党员”理论研讨会,用英雄精神激发干事创业的斗志;与市文联联合,突出“社会科学服务发展”主题,面向全市开展优秀文艺作品征集活动,征集作品70余件。2018年5月下旬,举办了原创文艺作品座谈会,文学艺术家代表及获奖作者近30余人参与座谈。2018年11月,承办湖南省“社科专家服务团常德行”活动,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宋智富、省农业厅原巡视员、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协会会长李志纯等领导、专家学者深入我市石门县、西洞庭管理区进行深入调研,就我市乡村振兴各个层面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认真剖析,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2019年11月 ,由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戴树源带队的“省专家服务团”深入桃源县开展“全域旅游”战略调研,向当地县委政府提出对策建议。2019年,举办“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主题征文,征集作品202篇,评选优秀作品28篇,集结成《“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主题征文优秀作品汇编》。此外,还积极参加了全国社科联工作会议、长江中下游城市发展论坛等省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推动常德学术氛围开放发展。通过牵头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科研工作的影响力和学术声誉进一步增强。

  ㈢注重管理,工作机制呈现新特色。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每年,根据时间安排,及时下发《常德市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评审方案》《常德市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立项通知》《常德市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结题通知》《常德市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结题评审方案》等文件,完善课题立项、评审相关机制,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序推进:2017年,联合宣传部下发《关于成立常德市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的通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专家鉴定、工作管理体系;2018年,下发《常德市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管理办法》,在课题申报、课题评审、在研管理、中期检查、成果验收、成果鉴定、成果宣传推广、经费管理等各个环节加以规范,形成了较为完备、系统的科研工作管理机制。二是加强人员保障。为了确保科研工作有序推进,在机构职能和人员队伍方面不断强化保障,2016年,成立下属事业单位“市社科发展研究中心”,核定编制5名;2019年,社科联机关追加参公编制3名,总编制数达到8名,同时,将科研办单列出来,配备3名工作人员,确保工作力量。三是加强经费投入。在经费保障上,市本级社科专项经费预算,已由2016年的20万元扩充至2020年的80万元。其中,科研项目经费由2016年的14.5 万增长到2020年40万左右,增长率超过260 %。

  二、把握要点,研究经验可学可鉴。

  5年来,社科研究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回头来看,科研工作能够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始终保证正确的研究方向。始终将弘扬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科课题主要研究方向。特别是在十九大以来,立足国家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性部署,确定了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等选题方向,确保社科课题研究契合当下政治热点,在研究方向、研究意图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017年,我单位组织开展的《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支持乡村建设的研究》系列课题被省扶贫办、省民政厅采纳并被《精准扶贫与乡村建设理论和实践》一书收入,由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2.始终确保服务实践发展的研究成效。在课题规划上,注重选择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热点问题、明显代表常德地域特色的基础课题进行立项,确保课题研究能够服务于常德发展实践。一是突出应用对策研究。加大应用对策研究的立项布局,对关系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地域特色问题的研究任务,实行重点项目,重点研究,重点投入,重点管理,成果重点宣传推广的特殊运行机制。二是突出本土文化研究。着眼于善卷文化,常德名人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桃源手工艺文化等特色地域品牌项目,每年都拿出一定的课题数额用以研究常德本土地域文化,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调研,并找出其发展方向,为常德市社会发展提供厚重的文化支撑。三是突出经济发展研究。从2016年研究工作开展初期,就开始对常德旅游文化、乡村旅游、互联网+、供给侧改革、产业经济、园区经济、县域经济等问题进行专题立项研究,在投入的课题数量上比重占40%以上,取得了《基于富硒产业构建的常德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常德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研究》《“互联网+”背景下常德市农村精准扶贫障碍、路径及评价研究》《供给侧改革与林业新业态发展探讨》《洞庭湖生态经济发展研究》《新城镇化背景下常德县城发展问题研究》《防范地方政府债务背景下PPP项目发展策略研究》《常德园区经济创新发展研究》等成果,为了解、掌握、指导和深入研究常德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好地促进作用。

  3.始终坚持实干创新的研究精神。一是在体制机制上坚持创新。5年来,为了在机构、人员、编制、资金等方面扩容增量,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李云峰同志多次带领党组成员,到市委、组织部、编办等部门,向主要市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汇报科研工作发展情况,在各个方面争取政策支持。新设正科级事业单位——“社科发展研究中心”,成立科研办,由3名同志专职从事社科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建立和完善社科课题评审委员会工作机制,出台社科课题管理办法,在机构人员、制度规范方面形成一套独立体系。二是在研究方式上坚持创新。除传统的课题研究方式以外,还设置了合作课题、委托课题等课题研究形式,让有需求的县区部门和有能力的专家“强强联姻”,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如,2018年,市纪委重大委托课题《完善监委与司法及行政执法机关协作配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2019年市人大重大委托课题《关于财产权限制的经济补偿制度研究》等,都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效。三是宣传平台上坚持创新。继续做大做强《常德论坛》,并在发挥传统媒介优势的同时,注册常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官方网站、“常德智库”微信公众号,开辟科研动态、学术天地、常德文史等专栏,发布社科研究动态、推介发表科研成果,服务科研工作发展,截至目前,“常德智库”微信每年推送文章300余篇,其中原创文章120余篇,单篇点击率达1500次。

  三、展望未来,研究前景可期可盼。

  下一步,社科研究工作将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重要指示精神为重点,以《中共常德市委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实施意见》(常发[2018]5号)文件要求以及2020年市委宣传部主持召开的“社科联工作调研座谈会”具体内容为抓手,在研究质量、基地建设、人才队伍等方面持续发力,当好理论武装的“先锋队”、服务发展的“智囊团”、社科阵地的“守护者”、社科人员的“娘家人”,继续推动社科研究事业高质量发展。尤其注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抓好人才队伍建设。高度重视社科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打造社科理论研究“五支队伍”;完善社科专家库建设,鼓励各研究机构、各高校加大对博士研究生、青年骨干科研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充实智库队伍;积极开展科研人员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制定社会科学类技术职称评定办法,规范和完善社科类职称评定制度和人才聘用办法,激发人才工作活力,确保社科类人才有为有位。

  2.加大科研资源整合。引导高校、部门联合组建专业性研究机构,联合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科协等相关部门并提请市委、市政府推动建立“常德专家联合会”,推动重大课题联合攻关。积极争取主管部门支持,推动建立“常德智库联盟”“洞庭湖智库联盟”,分学科及类别加大扶持引导力度,实现智库建设和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积极加入全国性智库组织,主动参加和举办全国、全省理论学术交流,围绕“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协调发展”“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区域合作”“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善德文化”等主题,策划举办跨区域学术交流活动,以学术影响力带动城市影响力。

  3.提升课题研究质量。继续抓好社科课题研究工作,进一步健全社科研究工作机制,在选题方向、选题质量、调研过程、成果转化、经费使用等方面加强指导把关,推动科研工作规范化运行;结合常德实际、突出研究重点,注重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教育、文学人物及作品、常德史前文化、常德籍辛亥革命人物、“德”文化、泛湘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学前小学教育等八方面领域的科研工作;改进课题研究资助方式,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优秀社科研究成果,确保每一个研究课题都能有其实际存在的价值,确保每年都能有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的课题成果,让课题研究发挥实实在在的效用。

  4.加强科研基地建设。统筹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五大基地”建设,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基地、红色文化研究基地、地域历史文化研究基地、民俗文化研究基地、人文社科展示与普及基地等科研基地,集中开展决策咨询、社科研究、理论研讨活动,不断凝聚研究合力。

  5.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完善社科论坛管理办法,加强学术论坛规范管理;加强优秀学术成果和人才宣传奖励力度,实施“沅澧学者”计划,制定和建立社科评奖常态机制,积极开展评奖活动,激励社会科学工作者勇于创新,以优秀的研究成果促进常德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6.强化科研工作保障。进一步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人员编制、专项经费等方面进一步增量扩容,以更强的保障推动社科研究事业更好发展。

新闻推荐
社科快讯
通知公告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德雅路浏河村巷37号 邮编∶410003 办公室电话:0731-89716099(传真) 邮箱:hhnskw@163.com
Copyright(c)2011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湘ICP备17021488号 湘公网安备43010502000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