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毅平:献策疫后绿色生活健康行
时间:2020-04-01 17:34:10编者按
在省社科联3月25日召开的湖南社科界“献策打赢疫情防控战、助力全省复工复产和脱贫攻坚”专家学者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当前湖南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脱贫攻坚,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对策建议。本报今天摘要刊发他们的观点,以飨读者。
伴春暖花开,看疫消云散。新冠病毒由蔓延肆虐到稳步遏制,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有序进行。围绕疫后绿色生活健康行,我提出三条建议:
一、 革除生活陋习,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许多传染性疾病都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革除生活陋习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保障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其关键在于引入绿色消费的理念和机制,培养绿色生活方式。
1.开展“革除生活陋习、养成绿色生活方式”的长期宣传,倡导城乡居民全面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2.加强饮食消费管理,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爱护野生动物,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饮食消费文化。
3.美化城乡人居环境,革除“脏乱差污”的陋习。
二、 关注社会心理服务,提升心理防疫力
战“疫”胜利在望的时候,更要重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全民心理防疫力。
1.加大对基层社会心理服务的投入力度。特别要加强城市人群尤其是青少年人群的心理服务。进一步完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人员培养与使用机制。
2.加强专业心理热线平台的搭建。进一步完善或搭建专业性的心理热线平台,充分发挥其在疫情时期社会心理服务的辐射性功效。
3.加强社会心理服务的城乡资源整合。城市社区心理服务对口援助乡村社区心理服务,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协同工作,着重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网络。
三、 疏导不良情绪,增强安全感和幸福感
虽然新冠病毒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疫情防控形势处于稳定,但在居民中依然存在认知上的过度怀疑、情绪上的过于担忧、行为上的恐惧外出等。如何帮助居民回归常态,重获安全感和幸福感?除有效的外部支持和干预外,更应在居民中培养“心理自助”的能力。
1.树立主动寻求专业援助的意识。提高居民心理健康意识和求助意识,“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
2.普及心理疏导相关的自助知识。利用各类媒体和传播媒介,加大心理应对和情绪疏导相关的科普宣传,培养居民心理自助的能力。
(来源:湖南日报 ,2020年3月27日)
- 聚焦新时代文化使命 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总决赛圆满收官
- 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14强,我们来啦!
- 院士专家望城行:科技赋能 激发创新驱动新动能
- 【社科动态】省社科联召开2025年第7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暨专题党课
- @广大社科工作者,请您为湖南“十五五”规划献一策!您的金点子很重要!
- 喜报!省社科联作品荣获全省精品微党课一等奖
- 省社科联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警示教育会
- 湖南省社科联九届二次常委会会议召开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书画展在湖南图书馆开幕
- 非遗少年学 传承正当时
- 洪江市社科普及主题活动周启幕 高庙文化焕发新活力
- 2025年株洲市社科普及主题活动周启动
- 2025年永州市社科普及活动周启动
- 娄底市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座谈会召开
- 《常德通史》编纂工作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 湖南省周敦颐理学文化研究会召开成立大会暨周敦颐理学思想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