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军: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基层治理改革走向
时间:2020-04-01 17:42:44编者按
在省社科联3月25日召开的湖南社科界“献策打赢疫情防控战、助力全省复工复产和脱贫攻坚”专家学者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当前湖南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脱贫攻坚,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对策建议。本报今天摘要刊发他们的观点,以飨读者。

董海军(中南大学教授)
疫情是一次大考。通过反思城市基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的一些经验教训,我们认为,重点需要在城市社区中进一步推进管理智慧化、力量多元化、宣传群众化和生活社区化四个方面的现代化发展。
一、管理智慧化:加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落实扁平化管理。数据多跑路,就能减少当面交流和近身服务。疫情中心城市武汉社区防疫当中,“武汉·微邻里” APP成了武汉官方提供的疫情防控社区管理和疫情上报的重要入口,经受了巨大的考验,成了居民抗“疫”的忠诚卫士。反观国内其他城市,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大都还停留在PPT宣传口号阶段,有待加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落实扁平化管理。
二、力量多元化:发挥市场的力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举国战疫时,一些公共服务会出现效率低下或者服务缺位情况,此时就应该转变工作思维,大胆引入并发挥市场的力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实现国家、市场和社会力量共同促进基层高效完成工作任务。比如仅靠武汉市红十字会的力量是无法保证高效和迅速地完成工作任务,就需要引入并发挥快递市场的力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加强捐赠信息与需求信息的无缝对接,优化流程。
三、宣传群众化:实行适合基层民众的宣传策略。在国家组织的主流宣传力量之外,还需要本地的生产生活策略宣传。从经验的角度来看,打造立体宣传矩阵,反复性滚动发布或者悬挂接地气宣传标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基层治理宣传上,也出现了不应该的负面舆情,这需要我们从中总结教训。个人认为,首先,要有敢于承认政府存在不足的态度。其次,走群众路线,重视专家对知识的传播,及时辟谣,由民众自辨。第三,鼓励基层治理工作人员利用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工具创新性开辟适合本地基层民众的传播宣传。
四、生活社区化:猛抓公民社区建设。疫情防控期,社区治理系统和社会组织获得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赋权基层、增能社区的活动和措施,社区是抗“疫”战中的基本生活单位。因此,需要继续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优势,大力开展基层社区建设活动,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信任,积累社会资本,推动社区参与。
(来源:湖南日报,2020年3月27日)
- 喜报:《船山学刊》入选202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高影响力期刊50强”
- 省社科联组织开展 “丝韵湘传・少年探桑梓”研学活动
- 省社科联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暨第4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
- 省社科联组织开展2025年专项智库课题研究
- 用好“桂花岛”资源 做强“农文旅”产业——记省社科联驻新晃县波洲镇江口村帮扶工作队
- 拥抱AI!四家单位建设学习大联盟 解锁青年干部担当作为的“数智”密码
- 胡代松出席娄底市社科联第四次代表大会开幕会
- 省社科联召开2025年第2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
- 《常德通史》编纂工作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 湖南省周敦颐理学文化研究会召开成立大会暨周敦颐理学思想学术研讨会
- 湘潭市社科联到会祝贺湖南科技大学科学技术现代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 湘潭市社科联赴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调研立项课题推进情况
- 湘潭市社科联开展“我爱湘潭我的家”志愿服务活动
- 张家界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七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 写“福”字、送春联,这年味,够浓!
- 张家界市举办社科普及进社区暨首届社区春节联欢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