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沛林

  时间:2016-07-16 08:00:00 
刘沛林

专家简介

专家简介  刘沛林,男,1963年出生,湖南汉寿人。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硕士、博士学位。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访问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湖南省教学名师。兼任北京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山西大学、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地理、旅游、经济及人居环境研究。现为衡阳师范学院院长、教授。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出版著作10余部、论文100余篇;获得省部级一、二等成果奖10余项。是“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制度的提出者、“国家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研究的发起者、“诗意的栖居”人居环境理念的首倡者、大学环境教育的热心推动者。

学术贡献

湖南省第四届优秀社会科学专家/首届湖南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刘沛林

  衡阳师范学院教授/男/湖南汉寿人/1963年1月出生

  人生格言/尽心做事,尽善做人!

  人生爱好/休闲、思考、写作。

  学术贡献

  多年来致力于古镇名村遗产保护、人居环境、旅游规划、生态经济及环境教育研究,注意多学科交叉研究,取得了公认的学术成就。他率先提出建立“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制度和建立“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思路和构想,均得到国家层面的采纳。他开展的古村镇“景观基因图谱”研究,创新了区域文化景观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他提出的建设“新田园城市”的理论构想以及将“诗意的栖居”的理念引入人居环境建设的思想,在海内外引起重大反响。

    

代表作品

《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制度的建立》,《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新华文摘》1998年第4期全文转载。《从长江水灾看国家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0年第7期全文转载。《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区划及其景观基因识别要素研究》,《地理学报》2010年第12期;《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上海三联书店1995;《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上海三联书店1997;《古镇名村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

新闻推荐
社科快讯
通知公告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德雅路浏河村巷37号 邮编∶410003 办公室电话:0731-89716099(传真) 邮箱:hhnskw@163.com
Copyright(c)2011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湘ICP备17021488号 湘公网安备43010502000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