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浩辉:学习和践行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尽心尽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文章来源:湖南社科网 作者:肖浩辉 时间:2016-06-03 10:11:05 
肖浩辉:学习和践行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尽心尽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5月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一篇引领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落实,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献力量、立新功。

深刻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承担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习近平强调: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他号召“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定把总书记的号召铭记在心中,落实到行动上,悉心钻研,大胆创新,不辱使命,再造辉煌。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坚实理论基石和行动指南,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能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因此,习近平特别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 

习近平认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使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

历史经验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途径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就是用马克思主义这根“矢”,射中国改革和建设这个“的”。要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实际情况,从中引出固有的规律性,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所以习近平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充满活力、永放光芒!

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教学和研究实践全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总书记的指示,自觉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新的实践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坚持务实创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习近平在讲话中向哲学社会科学者提出了“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任务,要求“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习近平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三大要求:一是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二是要体现原创性、时代性。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三是要体现系统性、专业性。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习近平讲的这六性,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勾画了新蓝图,指明了新方向。我们要认真领会,吃透精神,努力践行,统筹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 

加强自我修炼,不断提高思想品德和理论功底。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智慧工程,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发挥聪明才智,历尽千辛万苦,才能完成。所以习近平强调,“要把这支队伍关心好、培养好、使用好,让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者的关爱和期望。党中央决定采取一系列培养教育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战略举措,是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素质,建设一支宏大的、先进的、有创造力的理论队伍的重要保证,完全必要,非常及时。对于每个理论工作者来讲,组织培养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靠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己按照习近平的要求刻苦修炼。

首先,加强党性锻练和思想政治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自己锻造成为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理论工作者。要养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做一个称职的科研人员。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言行一致、公正无私、洁身自好、遵纪守法、潜心科研,淡泊名利,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

第二,加强理论修养,上接天线。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懂得马克思主义,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途径,就是刻苦攻读马克思主义原著,只有读懂弄通原著,才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真谛,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实践,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正确识别和抵制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骗子,有效反击西方世界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和攻击,捍卫马克思主义。

第三,加强实践修养,下接地气。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所以我们党反复强调理论工作者要接地气,使马克思主义札根到社会主义中国的沃土之中。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找到活的源泉。不接触实际、不深入群众,闭门造车,就会一事无成,甚至会提出一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错误主张,祸国殃民。我们讲调查研究,是一个二位一体的工程,第一步是调查,掌握大量的材料。这是前提。第二步对调查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结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苦练调查研究的基本功,勇于沉下去,持之以恒,才能为科研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加强创新思维修养,善于天地结合。创新是社会进步和理论发展的动力。习近平反复“提倡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鼓励大胆探索”。这是理论工作者必备的素养和成功的源泉。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重大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勇于创新实践,巧妙地把天线与地气结合起来,用崭新的理论创新成果,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添砖加瓦,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我们要遵循习总书记的嘱托:“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严肃对待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


新闻推荐
社科快讯
通知公告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德雅路浏河村巷37号 邮编∶410003 办公室电话:0731-89716099(传真) 邮箱:hhnskw@163.com
Copyright(c)2011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湘ICP备17021488号 湘公网安备43010502000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