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婷:卿家巷村实行林下种养循环经济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文章来源:湖南社科网 作者:罗婷 时间:2016-02-21 15:51:29【编者按】2015年,湖南省社科联组织开展“常委联基层”活动,第七届常委深入基层建立联系点,通过定期走访调研,形成一份调研报告,提供一份咨询建议,讲授一堂惠民服务课,新型智库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干部群众身边,为基层干部群众解了难题、办了实事。现将湖南女子学院党委书记、省社科联常委罗婷同志卿家巷村实行林下种养循环经济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刊发如下:
一、卿家巷村的基本概况
卿家巷村位于双牌县尚仁里乡南部,距双牌县城9公里,距尚仁里乡镇政府驻地1公里,东接吉江村、南连大坪江村、西邻黄沙螺村、北靠尚仁里村。全村共11个自然村,6个小组, 178户,共765人,总面积14400亩。以丘陵地形和河流冲击带为主,粮食自给不足,产业结构较单一,村民生活水平较低。2014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1350元,纯收入在7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占20%。现有五保户2户3人,低保户56户60人,扶贫户76户230人。
二、卿家巷村农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卿家巷村处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境况,山多地少,现有耕地324亩,人均0.42亩;林地13460亩。主要农作物为水稻,村民从事原始劳作和出卖廉价劳动力取得收入,经济效益非常差。部分村民开始摸索油茶、花生、玉米等经济作物种植,山羊、小家禽等畜牧养殖,都没有形成规模,以自给自足为主,很少产生经济效益,尚未形成商业运作。
三、卿家巷村发展林下种养循环经济的可行性分析
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既包括林下产业,也包括林中产业,还包括林上产业。主要有林果、林草、林花、林菜、林菌、林药、林牧、林禽等多种形式。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卿家巷村发展林下种植业的可行性分析
一是具备自然资源与条件。卿家巷村总面积14400亩,耕地324亩,林地13460亩。林地中生态效益林面积1470亩,荒山面积2570亩。以丘陵地形和河流冲击带为主,生南北相距约5.6千米,中部地势相对平坦,生态环境破坏少,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本地属亚热带气候地区,全年气候温和、光照丰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适合杉木、马尾松、油茶、板栗等林木以及水稻、果蔬、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生长。全村现有荒山面积2570亩,宜林面积为300亩左右,需进行人工造林。另有村组集体杉木、湿地松等中幼林面积500亩,林分郁闭度均在0.8以上,急需进行森林抚育,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提高林分质量,为发展林下经济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具备一定的经验和技术基础。一些农民开始摸索油茶、花生、玉米等经济作物种植,虽然以自给自足为主,都没有形成规模,但积累了一些种养经验,通过组织和推动合作,可以改进生产方式,促生规模,产生经济效益。一些农业公司如永州市绿润农业有限公司等在周围村庄建设千余亩蔬菜大棚和数百亩香果基地,实现了土地流转的良性循环和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带动本地农业产业化发展,产生了一些示范效应,农民有合作和整合的需求。
三是适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形态。
卿家巷村位于双牌县尚仁里乡南部,距双牌县城9公里,距尚仁里乡镇政府驻地1公里。既有发展果蔬基地、集体养殖等规模农业条件,又适宜种植楠竹、杉木、湿地松等人工造林、森林抚育工程,还适宜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等形态,交通相对比较通畅,207国道和洛湛铁路从村西北面经过,尚江公路从村东经过。只要筹集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能为生态农庄、乡村休闲旅游等发展创造交通和消费需求与条件。
(二)卿家巷村发展林下养殖业的可行性分析
一是符合国家农牧经济发展趋势。近年来,农牧区实行舍饲圈养、休牧、禁牧,农牧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畜牧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国家积极倡导、支持发展具有高质量、高效益的畜牧业。在卿家巷村形成基地+农户的肉羊养殖经营格局,符合国家农牧产业发展的趋势。
二是具备发展养殖的基础条件。卿家巷村山地面积多,坡度较小,饲养潜力很大,具备圈养养殖的基本条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饲草料分布面积广,饲草料能够保障每年自给自足;剩余劳动力较多,能够保障足够的人力资源参与养殖业;养殖技术可以依托省内相关科研机构和高校。
三是推动农民致富的最佳选择。卿家巷村是畜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村庄。经济结构单调,原始养殖方式产量不高,品质不优,效益极低。以养殖肉牛、调整优化畜牧业经济结构,通过联户生产、规模经营,能获取高额的经济收益。大力发展优质畜牧产业,能够对卿家巷村民脱贫致富起到很大的作用。
四、卿家巷村发展林下种养循环经济的措施
(一)发展林下特色种植业的措施
一是成立农民种植合作社,打造150亩左右的果蔬种植基地,积极对接农业龙头企业,延生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贫困农户稳步增收;二是整合利用好各类培训项目和资源,适时开设培训班,开展农民科技培训、上岗培训、青年农民再教育,提高农民依靠科技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三是发展果蔬种植基地。采用林下立体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林下种植业、林下养殖业,如林下种植中药草、养鸡、养羊等。四是重点培育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示范户,带动全体村民发展林下特色种植和养殖,提高林地综合生产力;五是做好政策扶持宣传和引导工作。整合各类农副产品的信息资源,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全村各户新种经济树种或珍贵绿化树种,提供一定苗木补助。计划租土造林400亩,以给村集体经济创造一定收入。对杉木、湿地松等中幼林面积500亩进行抚育。
(二)发展林下特色养殖业的措施
卿家巷村林下特色养殖拟以林畜(黄牛)、林禽(土鸡)林渔(鱼)等品种,形成基地+农户的养殖经营格局,通过联户生产和规模经营,全面发展生态养殖业,努力建立生态型高效益规模化养殖基地。一是宣传引导工作。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组织养殖骨干考察学习,积极宣传饲养黄牛产业的发展前景及意义。二是成立村集体养殖合作社,建设专业的养殖场,带领可帮扶贫困人口进行标准化养殖,促进村集体经济。三是资金保障。资金以农户投入为主,扶贫单位帮扶,同时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并努力探索农户—企业合作发展新思路。四是技术保障。以省内科研机构和相关高校技术优势为依托,邀请相关专家对养殖户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帮助解决技术难题。五是兼顾资源的综合利用,形成种养殖一体化经营依托牛场地理位置优势,中间部分为黄牛养殖场,往上为山林,打造一片森林土鸡养殖场,利用山塘,打造一个生态养鱼池。牛场黄牛产生的粪便进行堆肥,养殖高蛋白动物食用的进口蚯蚓品种,供土鸡和鱼食用,形成一个小型生态循环链。
- 【社科动态】省社科联召开2025年第7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暨专题党课
- @广大社科工作者,请您为湖南“十五五”规划献一策!您的金点子很重要!
- 喜报!省社科联作品荣获全省精品微党课一等奖
- 省社科联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警示教育会
- 湖南省社科联九届二次常委会会议召开
- 2025年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主题活动周启动
- 240余项湖南社科普及活动清单来啦!等你来解锁……
- 倒计时1天!湖南省社科普及主题活动周明日启动
- 2025年株洲市社科普及主题活动周启动
- 2025年永州市社科普及活动周启动
- 娄底市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座谈会召开
- 《常德通史》编纂工作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 湖南省周敦颐理学文化研究会召开成立大会暨周敦颐理学思想学术研讨会
- 湘潭市社科联到会祝贺湖南科技大学科学技术现代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 湘潭市社科联赴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调研立项课题推进情况
- 湘潭市社科联开展“我爱湘潭我的家”志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