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学龙:对接大长沙 推动大发展

 文章来源:湖南社科网 作者:谢学龙 时间:2016-01-29 11:00:54 
谢学龙:对接大长沙 推动大发展

涟源地处湘中腹地,总面积1912平方公里,总人口116万,辖20个乡镇办事处、1个经开区,是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县市、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县市、全省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重点县和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市2012年以来,先后建成了全省卫生城市、全省旅游强市、全省文明城市和全省平安县市,先后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全省全面小康经济发展快进县市、全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先进县市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优秀城市等称号。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3.5亿元,增长7.6%2015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坚定不移走转型发展之路,在十三五规划制定中明确了“全面对接大长沙”的战略思维。涟源全面对接大长沙,引领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既有区位优势,又有现实需要。具体来讲,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对接。

一、以观念转变为“切入口”,推动思想对接

思路决定出路。落后地区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差距,更体现在思想观念以及精神状态上的差距。近年来,长沙几次大的发展首先都是源于思想上的大解放,得益于发展观念的大转变。比如狼道精神、飞地经济、模拟审批等等。涟源对接大长沙,必须积极转变观念,在发展理念、发展思路上与长沙全面接轨、无缝对接。首先要强化加速赶超的观念。涟源当前虽然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困境,但同时也积聚了政策机遇叠加、综合实力增加的后发优势,只要把握机遇,凝心聚力,完全可以将这些优势转化为发展成果,从而在全力“奔跑”中缩小差距。其次要强化互利协作的观念。要消除固步自封、盲目排外的因循守旧陋习,放开眼界,开阔胸襟,做到既敢于走出去,也乐于引进来,力求实现协作共赢、互利互惠。再次要强化开拓创新的观念。认准了的事,就要大胆闯、大胆试。特别是针对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在思想观念上更应自我更新、与时俱进,与大局时势同频共振,实现与长沙发展理念“零距离”。

二、以交通一体为“连接线”,推动时空对接

宁乡县通过十年时间摆脱贫困,步入经济发展快车道,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样板,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优秀的经验借鉴,这其中就有交通对接所带来的发展便利。宁乡借助金洲大道,将到长沙的车程时间缩短至25分钟,大大提升了宁乡的竞争力,一些大型企业和项目纷纷落户宁乡。涟源地处湖南几何中心,交通区位优势明显。随着娄新高速、长韶娄高速以及沪昆高铁的全面开通,涟源和长沙两地时空距离将进一步缩短,交通上的便利必将加快两地人力、物力、资金等要素的快速流动,进而有效推动两地经济发展。涟源全面对接大长沙,必须持续加大交通基础建设力度,打造便利的立体交通网络,节减物流成本。在拉通娄底大道涟源段、安邵高速涟源段、龙琅高速湄江连接线等重大交通项目“大动脉”的同时,不断完善农村公路“毛细血管”网络,并重点打造几条旅游精品公路,让游客跨入涟源就感觉心情舒畅,别有风味。

三、以涟商回归为“突破口”,推动项目对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培育和成长起来的涟商群体,是涟源的独有资源和宝贵财富,是推动涟源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目前在长沙的涟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已发展至36005万多人,从当初的专注小百货、小商品经营,到如今在机械制造、轻工建材、贸易流通等领域崭露头角,积累了近600亿元的资产。近年来,涟源大打“涟商回归”牌,召开“涟商峰会”,每年都与长沙涟源商会进行定期互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大批涟商投资项目陆续落地涟源,开花结果,为我市转型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下阶段涟源将持续推进环境优化工作,精减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能,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力求把涟源打造成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的城市。同时进一步以亲情乡情为纽带,积极与广大在长涟商对接,引进更多大企业、大项目落户涟源。我们也将以更加开明、开放的姿态,更加精准、务实的举措,推动外商、央企、名企来涟投资,力争做到一花引得百花开。

四、以转型升级为“主路径”,推动产业对接

对接大长沙,基于涟源与长沙两座城市之间存在的产业资源互补。自涟源大力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以来,传统产业改造提质,新兴产业应运而生,旅游产业成功激活,为对接大长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及长沙产业需求,与大长沙地区进行全面对接。

一要突出链条延伸,做好产业规划对接。涟源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境内有装备制造、化工轻工等企业,基本涵盖了消防、安防、安全、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生产、紧急救援等产业,具备发展应急产业的基础条件,正在申报创建“全国应急产业示范基地”。长沙作为全国“十大工程机械产业基地”之一,其工程机械产业行业地位显著,但存在配套件行业整体薄弱的问题,对此,涟源完全可以围绕产业配套和链条延伸,做好发展应急产业的规划,致力于打造长沙工程机械配套件生产基地。

二要突出平台建设,做好特色园区对接。围绕“四区”(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的引领区、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招商引资的承载区)定位,加快园区发展,使园区经济真正成为对接大长沙的优质平台。在体制机制上,借鉴长沙先进园区的经验,推进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切实增强园区的造血功能。在承载能力上,围绕园区产业倍增计划和全省创新创业示范园区“135工程”,新建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加强电力、供水、公交、住房等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切实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依托“一区七园”产业平台,在大长沙地区紧密协作,进一步推动园区企业做大做强。

三要突出特色驱动,做好消费升级对接。旅游产业对接方面,以龙山、湄江两张名片为主导,进一步打造更多的旅游特色村镇,借此融入长沙至湘中湘西的精品线路旅游圈,满足都市人群观光休闲娱乐的需要。在特色农副产品供应方面,我市桥头河蔬菜基地是湖南省十大无公害蔬菜基地之一,涟源将持续做大“菜篮子”工程,并力求由原产品提供向农产品加工转变,将桥头河现代农业园打造成为大长沙的“精品菜园”。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效用,积极筹建电商产业园、电商培训中心、电商示范创业园,帮助涟源企业开拓市场,拓展产品销售空间,把涟源的特色产品销售出去,把大长沙地区及全国各地的消费吸引进来。

(娄底市“对接大长沙•推进新发展——我为转型发展献计策”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

(作者系中共涟源市委书记)


新闻推荐
社科快讯
通知公告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德雅路浏河村巷37号 邮编∶410003 办公室电话:0731-89716099(传真) 邮箱:hhnskw@163.com
Copyright(c)2011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湘ICP备17021488号 湘公网安备43010502000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