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劲柳:对接“大长沙” 念好“三字经” 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文章来源:湖南社科网 作者:李劲柳 时间:2016-01-29 11:26:21 
李劲柳:对接“大长沙” 念好“三字经” 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新化是梅山文化的发祥地,风景优美,钟灵毓秀,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随着沪昆高铁、娄怀高速、长韶娄高速的全线贯通,我县交通区位优势显著增强。县委、县政府以此为契机,积极响应湖南省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着力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号召,确立了“文化塑县”、“旅游立县”发展战略,提出了将新化建设成为全省文化旅游休闲基地和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新兴旅游目的地工作目标,坚持地域特色与文化禀赋相结合,深入挖掘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务实做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文章,让新化旅游从深闺走向前台,展现出无限生机和活力。2013年我县成功跻身湖南省首批文化旅游县域经济重点县。2014年,我县获评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紫鹊界梯田跻身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新化山歌、梅山武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湾湿地获评国家湿地公园,水车镇正龙村获评全国最美休闲乡村。

   为更好地对接“大长沙”,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我们要认真念好“三字经”。

一、要巧借资源,念好“挖”字经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县委、政府要将挖掘、整理、研究梅山文化作为旅游“塑魂健体”的基础工程狠抓落实。近年来,我县梅山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如我们整理出版了《新化民间故事》、《新化山歌》、《梅山武术》、《新化民俗风情》等新化文化旅游系列丛书8套和陈天华、罗盛教等十多位新化名人的研究专集,成功举办了中国第四届梅山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全国掀起了梅山文化研究热潮。此外,我们还将每年6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确定为“梅山文化遗产日”,加大投入做好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和民俗文物的搜集、整理工作,共征集各类传统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民俗用品等民俗实物5000余件,将梅山人的生活场景原汁原味地呈现在现代人面前。

在挖掘整理过程中,我们要及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景区建设的文化元素,要着力在大熊山景区展示远古部落文化,在紫鹊界景区展示中古农耕文化,在上梅古城展示近古城邑文化。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既能为旅游发展赋予新的活力,也能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拓展新路。

二、要巧搭平台,念好“推”字经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几年,我们专门成立了由宣传部门领衔的文化旅游宣传策划领导小组,精心策划,全力推介。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媒体搭平台,将主流媒体的冲击力、新型媒体的拓展力、境外媒体的扩散力有机结合,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宣传报道。如中央电视台4次以专题片的形式推介新化旅游,其中中央10套“味道”栏目在春节期间以50分钟的专题向全国人民展示新化的饮食文化,《湖南日报》在头版连续刊发10篇新化文化旅游专题文章;力邀美洲、澳洲和亚洲等13家海外华文媒体走进新化集中采访,在海外华人中引起广泛关注;在长沙地铁线、长娄怀高速公路沿线投放广告,在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腾讯网和湖南红网等知名网络媒体开设开辟专栏、专题,极大地提高了新化旅游的知名度。

另一方面我们要大打节会牌,主动走出去推介新化旅游。仅2014年,我们就参加了第五届中国湖南旅游产业博览会、中国(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沪昆高铁旅游产品推介会等10余次文化旅游节会,同时结合本地实际,举办了大梅山文化旅游艺术节、首届杨梅节、“七夕相约紫鹊”、“名车名模走名景”等本土节会活动,形成了一波强过一波的宣传浪潮,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来新化体验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新化文化旅游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进一步加强。

三、要巧兴产业,念好“导”字经

近几年,新化的老百姓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成果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观念新了,参与创业的干劲更足了。对此,县委政府要主动因应老百姓创业发展愿望,积极引导,掀起“全民兴旅”热潮。要安排文化产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扶持重点和特色文化产业项目,推进梅山山歌、武术、竹编、茶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融入旅游市场;要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鼓励民间资本广泛投入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创意园区;要积极扶持乡村旅游发展,挖掘旅游点,兴建农家乐;要深入推进“创卫、创文、创绿”三大举措,大力开展城乡环境整建活动,进一步巩固创卫成果,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大力开展“绿化新化”四年行动,真正形成有山皆绿、有水皆清的生态环境

目前,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新化旅游已经步入“黄金期”。去年全县接待游客558.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3.2亿元,占全县GDP的17.8%,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曙光初显;一些偏远山村成了知名景点,贫困农民成了旅游从业者,弃之不用的“土坷垃”也变成致富的“金疙瘩”。 今后,我们将在上级部门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继续深入推进“文化塑县”、“旅游立县”战略,继续抓好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把文化旅游这篇文章做大做强,让新化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全面建成小康湖南做出新的贡献。

(娄底市“对接大长沙•推进新发展——我为转型发展献计策”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

(作者系新化县委常委 宣传部长)


新闻推荐
社科快讯
通知公告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德雅路浏河村巷37号 邮编∶410003 办公室电话:0731-89716099(传真) 邮箱:hhnskw@163.com
Copyright(c)2011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湘ICP备17021488号 湘公网安备43010502000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