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文章来源:湖南社科网 作者:省党的建设研究会课题调研组 时间:2015-09-29 10:01:07 
湖南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内容提要:近年来,我省广大基层党组织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为要,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果,但仍有完善空间。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分类探索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标准;充分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加快基层党组织的转型升级;切实创新方式方法,保障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顺利推进;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着力提高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水平。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客观要求,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课题,对于进一步提高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下半年以来,我们对全省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湖南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我省广大基层党组织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为要,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果。

浏阳市在农村探索以党小组为单位服务民生,2133个党小组共同服务20余万户群众,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党小组,大事不出党支部。长沙市雨花区社区统一规划建设群众工作站、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同心工作站、志愿服务站、群众维权站等平台,形成“五位一体”的服务格局。长沙市高新区推行“联组工作法”,综合地域、行业、企业规模、党员人数等因素,将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分为18个联组,引领服务企业发展。长沙市教育系统推行总支建在教学年级、支部建在功能团队、党小组建在备课组、党组织覆盖民办教育“三建在一覆盖”,形成了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教师服务学生,党群互动服务教育的良好氛围。总结工作实践,有以下几条经验值得重视。

(一)坚持整体功能设计,以系统化服务满足群众需求。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总任务是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总目标是“六有”,即有坚强有力的服务核心,有本领过硬的服务队伍,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有健全完善的服务机制,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总要求是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在组织体系上,推动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在工作格局上,做到组团服务、志愿服务、全领域服务、零距离服务。在服务内容上,涵盖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生产生活需求。在服务载体上,拓展场所载体,丰富活动载体,建设网络载体。在服务方式上,采取干部下基层、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等方法服务群众,运用民主协商、说服教育、示范引导等方法做好群众工作,实现服务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坚持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主体地位,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激活全社会服务力量。尊重基层组织和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广大党员在服务群众中的核心作用,带动各类社会资源加入到服务群众的队伍中来。问卷调查显示,67.1%的调查对象认为建设服务型社区党组织着力点在于激发社区党员内生动力。要牢牢抓住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把服务业绩突出的优秀人才选拔进基层党组织班子。扎实推进作风建设,打牢基层党员干部自觉服务的思想基础。结合实际抓教育培训,建立以提升服务能力为目标的党员干部培训体系。完善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服务制度,进一步改进服务态度、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能。宣传推介一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发展、促进和谐方面的先进事迹和创新做法,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三)坚持力量下沉,以资源整合服务基层群众。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重心在基层。力量向基层下沉,资源向基层倾斜,是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的重要条件。各地在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的同时,注重整合服务力量和资源向基层倾斜,让辖区内所有党员来服务居民群众,提升服务覆盖面。在全省全面推行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在职党员到居住地亮出身份,接受监督,开展志愿服务,将平时集中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党员服务力量配置到社区,实现社会资源向基层整合。长沙市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方式整合各条战线、各部门服务资源,按照“党小组+网格”的组织模式,将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城区4856个网格中数千支服务团队活跃在服务群众一线。

(四)坚持需求导向创设载体,以精细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设计服务载体,是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必然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提供“适销对路”的服务。根据发展需求、民生需要和群众关切,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调查研究、机关干部住村(社区)入户、结对帮扶、接访下访、乡镇(街道)民情台账等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具体办法,在乡镇(街道)设立群众工作站、在村(社区)设立群众工作组,广泛开展政策宣传、事务代办、法律援助、扶贫帮困、治安维稳等方面服务,全省90%的乡镇、85%的村建有群众工作站。长沙市自主开发建设“1+5”基层党建信息管理系统,每个党员建立一个以身份证号码为唯一标识的“电子档案”,连接党建网站,实现以网络服务党员。

(五)坚持加大基层投入,以基础的夯实来保障基本的服务。调查表明,76.8%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认为当前最急需健全的服务机制是服务保障机制,必须建立稳中有升的投入机制,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才有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支撑。在阵地建设上,我省从2006年开始启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中央和省财政共投入资金8.3亿元,补助建设了24677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013年,省财政又投入9160万元,启动乡镇无房社区服务用房建设工程,着力推动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在村级运转保障上,省委省政府连续提标,村级运转经费从2007年的村均2.4万元提高到了6万元,城市社区的保障经费也提高到了每个每年20万元,省财政目前直接拨付给村、社区的运转保障经费资金每年达到了20多个亿,确保了基层“有钱办事、有处议事、有章理事”,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得到了基本保障。

二、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存在的差距

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探索,各地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与人民群众的期待比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在服务内容上,较为重视群众的物质需求,相对忽视群众的精神需求。调查表明,基层党组织提供的服务主要有政策咨询,纠纷调解、邻里和谐、,低保、就业、计生、治安和居家养老、扶残帮困等方面,服务内容偏重于群众的物质需求,对于群众的自我发展、文化服务等精神需求的满足关注不够。普遍地讲,看得见的物质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看不见的精神需求则被忽视,基层党组织在“显性”服务方面用功较多,在“潜在”服务方面感觉入手较难。

(二)在服务方式上,比较注重服务的提供方式,不太重视群众的接受方式。在调查中,当问到居民群众认为基层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方面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时,深入群众不够、与群众感情不深、对群众态度不够热情等问题分别达到了60%、54%、40%。究其原因,还是服务的提供者往往具有一定的优越感,在提供服务时没有注意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接受服务的对象,因而是勉强服务、被动服务,行政、命令式突出,“适销对路”的服务不够。

(三)在服务资源上,过于依靠内部资源,比较忽视内外资源的整合。调查表明:80%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认为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必要经费,还有42.4%的受调查者认为最大的问题是服务资源匮乏。一些基层干部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寄望于上级党委政府做好基础保障工作,但现有基层投入保障只能满足开展基本服务,比较突出地存在“不足、不均”等问题。另外,基层组织过于强化组织的服务,没有很好地组织社会力量共同做好服务。系统外的社会组织、服务机构有资源、有意愿,却缺乏有效整合,培育、发展、引导社会组织的工作没有达到群众期盼要求。

(四)在服务覆盖上,有形覆盖有盲区,有效覆盖有欠缺。组织的有形覆盖是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基础和前提,有需求的地方就应该有党的服务。调查显示,当前社区党组织在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作不够深入,时冷时热、蜻蜓点水,长效机制不健全等。这提醒我们在抓组织覆盖的同时,必须真正树立服务意识,建立发挥党组织服务功能的有效形式,以深入服务实现工作有效覆盖。当前,基层党组织的覆盖仍有一定欠缺,有的群众没有得到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因此,在抓组织覆盖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完善发挥党组织服务功能的有效方式,以服务的深入实现工作有效覆盖。

 三、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必须针对实践探索中出现的问题,在制度设计、方式方法等方面全面提升,整体推进。

(一)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分类探索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标准。从基层实践来看,要坚持服务导向,加强制度建设,将基层党组织的重心真正转移到“五个服务”上来,使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符合服务群众的需要。各类基层党组织的各阶段任务不尽相同,服务对象的需求也有较大区别,必须根据农村、社区、国有企业、非公企业、社会组织、机关事业单位等基层组织的不同特点,分类提出建设标准,分类推进实施。就总体而言,要以“六有”为目标探索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标准,分类提出服务组织体系、服务队伍、服务场所、服务载体、服务机制等的具体目标,依托不同的组织体系和服务载体开展分层分类服务,推动服务对象全覆盖和服务内容全方位。

(二)充分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加快基层党组织的转型升级。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善用现代管理和科学技术,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要充分借鉴现代管理理论中的人本管理、绩效管理、控制理论等理念,树立服务的成本意识,实现基本型服务无偿化、改善型服务低偿化、享受型服务市场化。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尤其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丰富服务手段,缩短服务半径,提高服务效率。比如,运用电子党务,提高服务党员能力,支部建在网上,强化组织辐射能力,建立即时通话圈层,迅速了解服务动态等。借助这些手段,拓宽了解服务对象所思、所想、所求渠道,在基层党组织自身管理方式、服务方式等方面实现转型升级,以满足信息化条件下服务对象的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展服务、改进服务,提升服务水平。

(三)切实创新方式方法,保障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顺利推进。在推进建设的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大力提倡“业余、小型、灵活、务实”的工作方式和开展“开放式、社会化、多样化”的组织活动,实现组织转型与服务方式创新的同步共进。创新资源集约的建设方式。以推进区域化党建为抓手,深化区域内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活动共办、事务共商,努力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效能。创新开放互动的建设方式。加大信息公开,强化基层党组织对其他领域服务人才、服务资源的吸纳能力建设,吸引更多的社会组织、社会资源来提供服务,并将被服务对象组织起来,实现从服务的接受者向服务的提供者提升,探索契合政府职能转变、适应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服务方式。创新民需导向的建设方式。全面深化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健全民情收集、办理和反馈机制,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和期待,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做到整体推进,不求齐头并进,不搞一刀切,把临时、应急的服务变为常态、长效的服务。

(四)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着力提高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水平。把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为市县乡村党组织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专项述职的重要内容,推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县一级和基层单位建立基层党建工作服务联系点,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进一步落实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履行抓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责任。加大投入保障力度,尤其是在服务资源上要加大中央和省市的财政支持,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提高基层保障水平,以解决农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和服务骨干的保障需求,为基层群众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服务。以量化服务内容、公开服务承诺、严格督查考核为抓手,构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群众满意度考评体系,突出对基层党组织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业绩的考评,切实增加群众在党员干部考核评价中的话语权,把考评结果作为评价党员干部、评定优秀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依据,着力提高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效。

(课题主持人:庄超,主要研究人员:彭江龙、刘浩、许益、杨志强、罗文章)


新闻推荐
社科快讯
通知公告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德雅路浏河村巷37号 邮编∶410003 办公室电话:0731-89716099(传真) 邮箱:hhnskw@163.com
Copyright(c)2011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湘ICP备17021488号 湘公网安备43010502000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