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建设湖南长江经济带的政策建议

 作者:岳阳市人民政府课题调研组 时间:2015-02-23 11:20:53 
关于加快建设湖南长江经济带的政策建议

‍    内容提要:近年来,湖南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推进,已具备较好发展基础,但也存在着体制机制矛盾、水运优势发挥不够、产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建设速度和发展规模仍存在瓶颈。湖南要进一步“融入”长江经济带,重点是高起点谋划,统筹湖南长江经济带建设总体规划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增强对省内腹地经济的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尽快出台进一步加快湖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相关政策。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提出湖南要发挥“一带一部”的区域优势。李克强总理多次召开会议为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独特优势谋篇布局。《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已发布。守盛书记、家毫省长先后到岳阳调研。加快湖南长江经济带建设其时已至,其势已成。从今年2月起,课题组就加快建设湖南长江经济带进行了广泛调研,形成此报告。
一、湖南长江经济带建设的现状
湖南长江经济带(主要是岳阳区域)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已打下坚实基础,取得初步成效,目前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刻。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多项优势集中,发展潜力巨大。一是区位优势明显。湖南长江经济带处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临江”节点,具有“承东联西,南北贯穿”的地理区位优势和江海联运的综合交通优势。且经济腹地广阔,经“一湖四水”可沟通湖南省内74个县市区,连接全省70%的大中型工矿企业和省内85%的地域面积,已基本形成以洞庭湖为中心,长江、湘江、沅水干流为依托的内河水运体系。水运平均成本仅为铁路运输的50%、公路运输的30%,“黄金水道”优势突出。二是长江岸线可利用率高。湖南长江经济带拥有163公里长江岸线,可建港岸线55.9公里,其中港口与工业开发条件良好的一二级岸线48.8公里,占岸线总长度的30%,岸线开发利用率仅为14.1%,尚可利用的深水岸线还有38公里。三是资源条件优越。具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农业基础扎实,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畜、渔生产加工基地。矿产资源丰富,矿藏矿点200多处,其中钒矿蓄量居亚洲之首。旅游资源集中,人文古迹众多,山水风光宜人。四是产业基础较好。作为全省乃至中南地区重要的石化产业、航运物流、电力能源基地,与沿长江发达工业经济区具有很强互补性。五是开放平台基本构成。岳阳城陵矶综合保税区、城陵矶启运港退税试点、岳阳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进口粮食指定口岸先后获国务院批准设立,“一区一港三口岸”将使湖南长江经济带的辐射带动功能更加强大,能为全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发展增添后劲。
(二)双重机遇叠加,发展前景广阔。《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已获批,涵盖整个湖南长江经济带;《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39号)也已出台。两大国家战略叠加,为加快建设湖南长江经济带提供了重大机遇。
(三)区域竞争激烈,发展形势紧迫。长江沿线省市纷纷实施开放开发战略,湖北、江西、安徽等省都成立了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湖北省早在2009年就出台了《关于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决定》;2012年江西省提出了“做强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体,龙头昂起”的发展战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九江沿江开放开发的若干意见》;安徽省提出了“抓住机遇、开发皖江,强化自身,响应浦东,迎接辐射,带动全省”的思路。目前,沿江城市竞相开发建设,对湖南长江经济带形成了市场资源上的“挤压”。重庆、荆州、武汉、九江、芜湖等港口先后与上海港合作,组建新的港口企业;黄石港口也在与深圳盐田港洽谈深度合作协议。
二、加快建设湖南长江经济带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长江经济带区域进一步大开放大发展的背景下,作为湖南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岳阳市在政策争取、开发建设与招商引资等方面主动积极,但目前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体制机制矛盾较突出。长江岸线利用管理政出多门,存在政策不同步、关系不协调等问题。在口岸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开发整合等方面,缺乏科学系统规划,管理监控乏力。沿江县(市)区有关利益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资源合理配置、招商引资协调、投融资、生态补偿等机制等都还不够完善。
    (二)水运优势发挥不够。洞庭湖水系和长江水上运输的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成了制约发展的因素之一。一是多种运输方式衔接协调不够。洞庭湖及湖南长江港口各自为营,没能建立与长江航运配套的商贸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造成货流不畅、综合运输成本增加,水运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仅分别为10%和14%。二是港口服务水平不高,集疏运功能不配套。目前,湖南沿江有6个港区,有码头泊位119个,归属多个不同的央企、省企或县(区),其中3000吨级以上的泊位30个,5000吨级以上的2个。港口结构形式较为简单,大型泊位偏少,小型泊位占多数,装卸工艺落后。港口货场与公路、铁路货场缺乏有效衔接。船舶的标准化、专业化程度不高。三是江湖航道存在畅通障碍。长江湖南段航道仙峰礁、燕子礁尚未清除。洞庭湖水系目前千吨级以上的高等级航道仅700公里,只占通航总里程的5.8%,低于全国内河千吨级(三级)8.1%的平均水平。而且碍航闸坝和桥梁多,等级航道上的跨河桥梁1162座,其中达标的桥梁仅701座。
(三)产业竞争力不强。能对全省经济起明显支撑、带动作用的支柱产业和品牌产品不多。一是经济外向度低。岳阳外贸依存度仅1.66%,近400家外贸企业真正具备出口能力的不到70%,进出口过亿美元的大型企业仅2家,全市2013年进出口总额6.44亿美元,在全省居第7位,在长江沿岸10个地级市中排名第9位。二是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布局比较分散,产业链条偏短,产业内部分工协作、配套联动能力较弱,产业聚集度、关联度低,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三是产业结构不优。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传统产业比重偏大,高新技术产业偏少。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快,商贸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建设明显不足,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够强劲。
(四)缺乏省级发展规划。岳阳作为湖南长江经济带唯一的临江城市,2014年3月委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编制了《湖南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总体规划》,但此规划仅局限于岳阳行政区域所辖范围,无法从省级层面定位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建设对湖南省内腹地的辐射拉动作用和省内部门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功能未能得到充分体现,省内长江与洞庭湖流域其他相关城市,由于“依托”关系不明朗,因而“融入”热情不高。
三、加快湖南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快湖南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必须立足全省,高起点谋划,以更大力度全面推进,努力打造湖南经济新增长极。
(一)高起点规划湖南长江经济带。一是上升到省级层面进行规划引领,突出湖南长江经济带的辐射功能和拉动作用,使现有的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二是与国家长江经济带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争取更多政策和项目支持,并与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株潭城市“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相融合。三是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进行统筹,突破行政区划等体制障碍,综合考虑沿江经济与洞庭湖生态经济产业发展联动机制,形成竞争、有序、统一的开放型经济带。
(二)以改革创新增强经济活力。一是整合湖南主要港口资源。统筹城陵矶港、长沙霞凝港以及株洲、湘潭、常德、益阳等长江沿岸和洞庭湖流域港口建设。以产权为纽带,采取兼并重组等形式,以城陵矶港、长沙港为主体,联合上海港组建大型港务集团,整合长江湖南段与三湘四水港口资源和物流货源。二是探索区域联合开发模式。探索政府间合作共建、大型企业集团综合开发等多种模式,按照共同协商、利益共享的原则进行跨地区联合开发试点,在沿江地区共建产业园区,创新引进产业集群。如可引导国内外大型企业到湖南沿江区域共建“飞地产业园区”,使资本、技术、产权、人才、土地等市场要素流动更加活跃、频繁,形成特色鲜明、互利双赢、协调发展的“一带一区”的新格局。三是建立多元化融资投资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宽投资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方式。按照“谁开发、谁投资、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各类经济成分投资沿江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和产业开发。
(三)完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一是加快“一湖四水”航运建设。建设“一纵五横”为重点的水路运输网络。全面推进湘江及沅水、淞虎——澧资、澧水、资水、涟水等“一纵五横”的航道建设。加快长江黄金水道、洞庭湖区航道治理,争取实现长江航道湖南段5000吨级、湘江航道2000吨级通航标准。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和集疏运体系建设,将岳阳城陵矶新港打造成为长江中游重要的航运物流中心,将长沙霞凝港区打造成专业化运输核心港区,推进株洲、湘潭、常德、益阳等重点港口功能提升。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加快培育港口龙头企业,鼓励各种物流向港口码头集聚。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鼓励发展江海直达船型。为湖南长江经济带提供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水运服务。二是构建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抓紧推进蒙华煤运通道岳阳段及其支线、常岳九铁路、月益铁路、黔张常铁路和岳常、岳长、岳宜、大岳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启动环湖公路、沿江高等级公路、过江通道建设,推进疏港公路、货运站场等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岳阳机场开工建设,打造纵横成网、配套成环的“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三是建设湖南长江经济带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港口、铁路、公路、空港、管道运输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为依托,以城陵矶综合保税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冷冻肉类进口口岸、粮食进口口岸为载体,按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规模化的要求,加快城陵矶综合物流园建设,力争建成长江中游重要的航运物流中心。
   (四)大力发展沿江现代产业聚集带。依托产业发展条件与基础优势,重点打造石油化工、食品及轻工、电力能源三大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发展专用设备制造、节能环保、医药、电子信息等四大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航运物流、现代旅游、金融商务与商贸市场等四大现代服务业。大胆探索湖南沿江产业带发展新路径。依托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吸纳相关项目落户,促进上下游产品联动开发,形成或延伸产业链。科学确定沿江产业带分布的大小构架,逐步调整不合理的产业分布。推动工业产业向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发展沿江产业集群。
    (五)发挥政策的扶持和导向作用。建议省委、省政府比照长江中下游省市的做法,尽快出台指导意见,参照上海自贸区的有关做法,制定扶持政策,鼓励产业集聚、资源整合、园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在财税政策方面,对大企业、大项目给予政策倾斜。对总投资达到一定规模的,省财政给予一定补贴。对园区内的企业,免收或减收涉企的行政性收费。根据国家税收调控政策,加大对主导产业的税收支持力度。二是在金融政策方面,引导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长江经济带项目规划、论证和融资。进一步健全融资担保服务体系,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长江经济带主导产业的金融支持。三是在产业政策方面,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建立健全石油化工、电力能源、食品、纺织、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度,支持企业产品技术研发及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等活动。四是根据国家土地调控政策,建立健全产业用地优先支持制度,加大对长江经济带主导产业用地保障力度,对布局在沿江地区的全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产业项目实现应保尽保。
    (六)加强组织领导与统筹。一是建议将湖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领导小组与已经成立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领导小组合并,统筹为“一带一区”工作领导小组,省直有关部门和长株潭、岳阳、常德、益阳等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协调相关重大问题。二是建议明确一位省领导挂帅,协调“一带一区”工作,加强对我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发(2014)39号)文件实施意见的监督指导,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抓紧起草指导性文件。三是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由省发改委牵头,有关单位参与,联合专业机构,编制湖南长江经济带总体规划。四是谋划一些新项目,建立湖南长江经济带建设与发展项目库,适时对外发布。五是适时举办“湖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高层论坛,邀请国家部委领导、有投资融资意向的大型企业代表、知名专家学者和相关地市领导参加,共谋进一步加快湖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大计。
(课题主持人:盛荣华,主要研究人员:徐新启、唐宇文、徐永健、魏星、刘宇赤、余友安、李文伟、宋振权、秦长林、吴有祥、曹东,协助研究人员:张萍、李平辉、吴忠才、朱元敬)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德雅路浏河村巷37号 邮编∶410003 办公室电话:0731-89716099(传真) 邮箱:hhnskw@163.com
Copyright(c)2011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湘ICP备17021488号 湘公网安备43010502000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