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

 文章来源:湖南社科网 作者:唐浩明 时间:2014-09-11 08:00:00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
唐浩明

  人的成长不能离开教育。教育主要包括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两个方面。在现代,虽然教育更多地由社会来承担,但家庭教育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教育的民族。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建立在亲亲文化基础上的儒家学说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故而家庭教育也便在教育中得到很高的重视。以《颜氏家训》、《治家格言》为代表的家庭教材,历朝历代,在许多家族、家庭中都以不同的形式出现过,它们在传承文化、培养人才、造就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品格等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比如大家所熟知一些格言:“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便是出于刘备、诸葛亮对子侄辈的家教中。在近代,有一个人物在这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尤为受到后世的广泛赞誉,此人便是曾国藩。

  对于曾国藩,大家可能并不陌生,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人物。他有着传奇性的人生: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没有任何的依傍与靠山,靠着自己的努力,走进最高权力圈。他是一个纯粹的书生,却白手起家组建了一支军队,仗着这支军队平定内乱,改写历史,也让自己封侯拜相,实现封建时代男儿的最高理想。此人持身严谨:身为军事统帅,却自奉如同穷书生;手握生杀大权,却谦退自抑;一生供职官场,却平实朴诚。此人思维独特:三十多岁一切顺利时,他却提出要求阙不求全。辉煌荣耀无人可及之时,他却主张人生的最好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此人见识卓越:在面对着国家因贫弱受欺侮、举国上下苦无对策的时候,他力主学习洋人造炮制船的科学技术。他的建议终于化为国策,由此揭开洋务运动的序幕,为中国走出封闭、徐图自强指出一条光明之路。他因而赢得人们对他的尊重,尤其是近代中国的政治家们更是对他敬仰有加。蒋介石以他为偶象;毛泽东说:“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一、曾国藩是一位优秀的家长

  除开大政治家、大学者外,曾国藩还有一个当之无愧的头衔,即优秀家长。

  之所以把曾氏称之为优秀的家长,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他编写了一部极好的家庭教育的教科书

  曾氏在国事烦剧之中,给他的家人写了一千多封家书,其中的精华又集中在给弟弟和儿子的信中。他的家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阔,我曾经在评点曾氏家书中对这部文字作了概括:“这是一个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体验,是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是一个成功者对功名事业的奋斗经历,更是一个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坦露。”读者只要细细地阅读这些书信,都可以从不同侧面得到收益。

  因为此,近世中国有识之家,莫不把曾氏的家书奉为治家圭臬。蒋介石给儿子写信,说近来很忙,没有时间写字,《曾文正公家书》中的第几封,即我此刻要对你说的话。毛泽东故居至今仍保存着封面上写有“润之珍藏”的四册线装本曾氏家书。这两个例子极具代表性地说明曾氏家书在近世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

  2.他的家庭教育的成果特别显著

  他的四个弟弟(分别比他小九岁、十一岁、十三岁、十七岁)、两个儿子,都是在他的教育下成长的。四个弟弟中后来有三个走上前线,带兵打仗,成为他事业的得力助手,尤其是打下南京的九弟贡献最大。他的大儿子曾纪泽是近代著名的爱国外交家,在沙俄虎口中夺回四百平方里的土地,是近代中国在谈判桌上为国家争得利益的惟一外交官员。他的小儿子曾纪鸿是一个数学家,致力于圆周率的研究,曾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的一百位。尤其是他的家族后代人才辈出。他的直系后人,有第三代的著名诗人曾广钧、外交家曾广铨、第四代的著名教育家曾宝荪、曾约农。他的第四代外孙有做过台湾“国防部长”的俞大维、著名学者俞大絪。他的弟弟的后人中有第四代的著名化学家曾昭抡、著名考古学家曾昭燏,第五代的著名革命家曾宪植、著名画家曾厚熙。有人作过统计:曾氏家族从他的父亲以下到科举制度废除七十余年间,共出秀才、举人、进士、翰林二十多个。实行新式教育制度后,他的子孙大都大学毕业,留学外国。古人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曾氏家族却五世不斩。这种世世代代福泽绵延的奇迹令人敬仰。

  二、曾氏家风

  曾氏家族为何能创造这样的奇迹呢?其原因便是世世代代遵奉曾氏的家教,从而酿成了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人才便在这种氛围中熏陶出来的。这种文化氛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家风。

  具体地说,曾氏培植的家风有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孝友

  曾氏在家书中说过这样的话:“吾细思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

  这段话的意思是,他曾经仔细思考过,天下做官的人家,荣华富贵大多只维持一代,官家子孙刚开始是骄奢淫逸,接下来是行为放荡,最后死无葬身之地,能再绵延一两代的很少。做生意的人家,勤劳俭朴者,则财富能绵延三四代。既种田又读书的人家,好的景况可以绵延五六代。若是孝友之家,则良好的家风,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

  什么是孝友?孝,是对长辈的态度:恭敬顺从。友,是对平辈的态度:善意仁爱。一家人若以孝友态度相处,则家庭的兴旺可持续到十代八代。

  从曾氏这段话可以看出,在他的心目中,无形的良好家风要胜过有形的权势财富;辛辛苦苦挣来的家业要胜过从官场商场中得来的富贵。当然,官宦之家、商贾之家也可以造就孝友家风,只是权和钱是容易腐蚀人的两样东西,孝友要在这样的家庭中扎下根来颇不容易。身为大官的曾氏,所以要处心积虑,时时刻刻谈家风,其原因就在这里。他在一封给守家的四弟的信中说:现在我给老弟谈艰难等话题,老弟能够有同感。这是因为你也曾经有过艰难的岁月,但是如果跟子侄辈谈这个话题,他们会听不进,因为他们从小就生活在宽裕之中,只做过大,没有做过小。曾氏这段话说得很深刻。对于“富二代”、“官二代”所进行的教育之所以难,其深处的根子就在这里:没有经过艰难。

  2.勤俭

  曾氏家书中出现得最多的两个字,即勤与俭。

  他说:“身勤则强,家勤则兴,国勤则治,军勤则胜。”又说:“勤则兴,懒则败。”“千古之圣贤豪杰……不外一勤字。”还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惰字毁。”

  他给家里定下规矩:“吾家子侄,人人须以勤俭二字自勉。”

  他甚至规定:吾家男子,要勤于看(浏览翻阅)、读(认真仔细阅读)、写、作四字。即勤于读书写文章。吾家女子,要勤于做家务,做女功,做小菜等等。他为三个媳妇一个未出嫁的女儿定一个指标:每个月寄点小菜到军营给他吃,还要求她们每个月做一双鞋。

  作为一个农家子弟,作为生活在一个物产维艰的农业社会的一个团队领袖,曾氏深知,勤劳是一切财富、成就获得的根本手段,也是最稳妥可行的正途。他要将自己的这个体验不厌其烦、切切实实地传递给他的家人和子孙后代。至于俭朴,既是对物产的珍惜,也是一种人生态度。物质的追求是没有穷尽的,物质欲望的满足也是难以达到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欲壑难填”。即便是在物质产品已经很丰富的今天中国,仍然需要提倡俭朴,提倡节约,反对浪费。浪费将导致资源的过度挥霍。英国物理学家霍金这样说过:地球进化史持续50亿年,而人类文明从开始到现在顶多20万年,可是这20万年已将50亿年积攒的资源消耗一半。也就是说再过20万年,人类如果没有找到别的可供居住的星球,人类就要灭亡。再则,奢华的享受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古人说:巢林不过一枝,饮河止于满腹。俭朴的生活方式其实是智慧的选择。我们看,历史上那些穷奢极欲者,没有几个长寿的,如历代帝王,活过80岁的,只有几个人,近代如一妻九妾的袁世凯,有“谭厨子”之称的谭延闿,都没有活过60岁。而生活俭朴者往往高寿,如巴马长寿乡的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寿星们。在物质日益充裕的今天,许多人更加明白简朴的生活才是人生的真谛。

  3.读书

  古往今来,读书应是接受教育的最为主要的途径。无论是做人的道理,还是谋生的手段,无论是过往的历史,还是身外的世界,最为便捷的获得,只有读书。舍读书之外,似乎找不到更好的方式。由读书而改变命运的曾国藩,自然比别人更懂得这个道理,因此他也更加重视子弟的读书。

  自从他做官之后,他的四个弟弟的学杂费都由他提供,他先后接过三个弟弟进京读书。每次家信,都是长篇大论不厌其烦地与四个弟弟谈读书,谈治学,谈为人。诸弟做的诗文,大多随信寄到京师,由他改定后再寄回来。他常说,父亲就是这样教他读书的,他有责任指导诸弟读书。

  对于读书求学,曾氏还有高人一筹的认识,即认为读书可以改变气质。咸丰十一年年底,曾氏得到一架洋人造的望远镜。他发现能看到很远之外物体的望远镜,其实就是用几块打磨而成的镜片组合而成的。他想到洋人造的轮船枪炮,也无非是将铜铁、树木琢磨成器而已。于是,他明白了一个大道理。他将这番感悟写在当天的日记中:“因思天下凡物加倍磨治,皆能变换本质,别生精彩,何况人之于学?但能日新又新,百倍其功,一何患不变化气质,超凡入圣?”

  曾氏认为,人之读书求学,每日自新,就好比物体之受磨砺陶铸,既然磨砺陶铸可以使物体的本性得到改变,那么人经过日新又新的读书求学,天生的气质也可望得到改变。

  同治元年,他在给儿子纪泽的信中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读书甚至可以改变有形的骨相,这是古之精于相法者说的。曾氏写出这句话,至少表示他认为可以聊备一说。对于纪泽禀气太清的毛病,曾氏一方面对儿子指出:“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者易刻,惟襟怀淡远,则可化刻为厚。”从而一再要求儿子读李、杜、韩、白、苏、黄、陆、元八大家的诗,这些人的诗可“开拓心胸,扩充气魄”。又关照儿子要读陶渊明的五古、杜甫的五律、陆游的七绝,因为这些诗可使襟怀淡远。他甚至说“人生具此高淡胸襟,虽南面王不以易其乐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若具备这种高远淡泊的胸襟,就可以很快乐。这种快乐,即使是做皇帝、做国王也不可取代。

  曾氏说过,人生办事,全仗胸襟。一个人若具有开阔的心胸,淡远的襟怀,则既可以享受富贵,又可以安于贫贱,既可以创大业,也可以乐于做小事。他的人生一定会是快乐的。我们看到现代社会有不少有钱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快乐。我们也看到有不少有权的人,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并不快乐。可见,钱和权不是快乐的最重要的因素。对于一个做事业的人来说,快乐不快乐,与胸襟有很大的关系。

  4.睦邻

  一个家庭家族不是孤单地存在于社会上的,它与社会打交道最多最经常最直接的莫过于邻里。与邻居和睦不和睦,的确是居家过日子的一件重要事情。

  曾氏的祖父很重视和睦邻里,常说“人待人无价宝”。这六个字说的是,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的这种情谊,是无比珍贵的宝贝。幕僚李申夫之母有两句老话:“有钱有酒款远亲,火烧盗抢喊四邻。”意思是说富贵人家,平日忽视邻里,只看重远方来的亲戚,但遇到火灾抢劫这些突发事件,所能赶来帮忙的还只有四邻八舍。曾氏称赞这位四川老太太有见识。他常援引这两句话来警戒在家的子弟们。

  针对世上不少富贵人家在与人打交道时,只重钱物而轻情感的现象。曾氏告诫儿子,对于邻里之间的庆贺吊唁等事,不能只打发下人送钱送物而已,要亲自上门,这样方显得诚恳。

  三、曾氏家教的重点 

  我们知道,曾氏家族可不是一般的家庭。四个兄弟长年在外领兵打仗,掌握着生杀予夺之权。到了同治三年南京打下后,被国人目为“天下第一家”。一个这等家族,能如此善待邻里,多么不容易! 

  教育儿子,是曾氏家庭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曾氏的长子纪泽三十岁时步入仕途,做过朝廷派驻英法公使、太常寺及大理寺少卿、使俄大臣、兵部侍郎、总署大臣等。次子纪鸿终生未仕,潜心数学研究。两兄弟均性情纯良,品行端方,从未有过纨绔子弟的恶行恶习。于此可见曾氏育子有方。我们来看看,曾氏究竟是如何教子的,他对儿子的期待在哪些方面。 

  1.做读书明理之君子 

  咸丰六年,已为湘军统帅的曾国藩认认真真地给时仅九岁的次子纪鸿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那么,什么是君子呢?曾氏接着说:“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意谓勤劳俭朴,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不怕劳苦,可以过好日子,也能过苦日子。这就是君子。君子是具有好品性的人,与财富、地位、权力无关。 

  这就是说,曾氏不期望子孙做大官,做出人头地者,他只希望子孙能通过读书明理这个途径做品性良好的人。 

  在望子成龙之风盛行的当今,曾氏的这句话有警世钟之效。首先,作为父母而言,到底是孝顺长辈友爱兄弟的儿女为好呢,还是一辈子都在为钱权忙碌而淡于亲情的儿女为好呢?这可真是一个值得沉下心来认真思考的课题。其次,大官不是想做就可以做到的,君子则是只要想做便可以接近的。曾氏在这封信的后面说:“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命。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有志向圣贤学习的人就有可能成为君子。人生追求的,应该是一个可以由自己做得主的目标呢,还是一个不能由自己做主的目标呢?这是又一个值得为人父母者沉下心来认真思考的课题。 

  2.与学业相比,心灵的活泼与身体的健康更为重要 

  曾氏看重读书,看重学业,但他深知读书治学是一种艰苦繁重的脑力劳动,极容易使心灵遭受堵压,身体遭受戕害。所以,曾氏在指导儿子求学的时候,总是强调一定要以轻松的心情读书,从读书中求得快乐。他对儿子说:“要养得胸次博大活泼”,“胸中不宜太苦,须活泼泼地,养得一段生机”。 

  因此,曾氏不主张读书太刻苦,不要死记呆背,实在背不出就算了。要多散步,多亲近大自然,看花,看竹,看山水。要注重养生,身心都要放松。要坚持饭后散步,临睡洗脚。他甚至在发自军营的家书中为儿子画出散步的路线:既锻炼了身体,又看望了长辈,两全俱美。 

  显然,在曾氏的心目中,儿子们的心灵活泼、身体健康比学业优异更为重要。 

  3.世家子弟要有寒士风 

  同治元年,他给次子写信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息,则难望有成。”后来,他又谆谆嘱托在家的四弟管好子侄辈:“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 

  由贫贱转为富贵的曾氏,对富贵消蚀子弟之普遍现象看得最为清晰。他深恐家族的富贵将会贻害于他的子孙,故而反复强调子侄们要惜福,珍惜幸福,要俭朴,进而又提出寒士家风的要求来。 

  所谓寒,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指寒素,即在社会等级这个层面,与普通平民无异,打掉子侄辈的依恃之心、特权优越感。他叫儿子参加省城乡试时,不可递条子,通关节。家属由湖南去安庆,坐的是湘军战船,他叮嘱因为他不在,不可张挂帅字旗,沿途不要拜客,不要接受宴请。儿子们在家不得摆少爷架子,不得高声呵斥仆人。 

  二是指贫寒,即在经济上与普通平民无异。他吩咐家中不可买田,子女们穿衣不能太光鲜,媳妇女儿们都得亲自下厨做菜。不要坐轿,尤不可坐四台轿,要多走路。儿子们要自己动手扫地,抹桌子,甚至锄草、拾粪这类事也可做,不是丢脸的事。嫁女则硬性规定,嫁妆不能超过二百两银子。 

  4.不留财产给儿子 

  早在道光二十九年,在京师做礼部侍郎的曾国藩在给诸弟的信中说:“断不蓄积银钱为儿子衣食之需。盖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饭;儿子若不肖,则多积一钱,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必且大玷家声。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留银钱与后人。” 

  咸丰五年给诸弟信里说:“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矣。” 

  咸丰十年四月初四日,他在日记中特意记下左宗棠的话:“凡人贵从吃苦中来。又言收积银钱货物,固未益于子孙,即收积古籍字画,亦未必不为子孙之累。”曾氏称赞左宗棠这些话是“见道之言”。(林则徐:子孙若如我,留钱干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干什么?) 

  那么这种不留钱财的观点,所见之道在哪里呢? 

  原来,人的本性,是喜荣厌枯、好逸恶劳的。人上进的第一推动力,多来源于对生存环境改变的追求。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赢来环境的改变,也同样赢来事业和成就。如果生存环境很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上进的推动力便不够强大。正因为如此,“从来纨绔少伟男”,便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再则,人性脆弱,易受诱惑。钱财多了,则诱惑便多,易让人萌生邪念。若涉及坏事,为非作歹,小则害一身,大则害一家一族。曾氏说得好,儿子若有用,没有祖上家产也会自己找饭吃;若无用,家产再多也会败光。这种不留钱财给子孙的观点,实在是大智慧。它既不会消磨子孙创业自立的志气,也对自己是一个保护:为官则保廉,为商则保身。我们试看,多少官员为给子孙积攒钱财而身败名裂,多少商人为给子孙积累财富而过劳致死!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牛马! 

  四、曾氏家庭教育的特点 

  1.温情 

  家庭应该是人生中一道最为平静的港湾,一处最为温馨的后院。充满骨肉真情,是它与别的场所在本质上的最大区别;温情脉脉,是它与别的场所在表现方式上的最大不同。曾氏说,有三者可以导致家庭的祥和,即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其中的恕就是指的这层意思。 

  身为大哥,他在家庭中丝毫不摆京官的架子,给诸弟的信里流露的全是长兄的友爱、宽容,甚至是退让。先后寄居在他京师家中的三个弟弟,多有令他不满意处:九弟不合作,六弟讥讽大嫂,四弟不愿意送诰命。他都以自己的退抑来解决问题,融洽兄弟的感情。即便在儿子面前,他也不摆老子的谱,甚至对儿子说自己平生有三耻:不识天文算学,做事有始无终,写字速度慢。 

  曾氏对老九所说的家人骨肉之间“不可说利害话”这句话十分赞同,并检讨自己在这方面做得不够。所谓利害话,就是伤感情的话。这一点,值得我们每个家庭记取。有些家人骨肉,不但说伤感情的话,还做伤感情的事。比如常见兄弟叔侄之间为了财产上的事对簿公堂,恶言相加,最后法院可能会将财产理清楚了,但亲情也便随之一笔勾销。这究竟值不值呢? 

  2.抓根本 

  作为一个大政治家,曾氏具有洞察根本的眼光。他的有名的“八本”,说的就是务本之事。八本即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烦恼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做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这八本中有两本是对治家而言。一是培植孝友家风,此事的根本在于让长辈心情高兴舒畅。一是培植勤俭家风,此事的根本在早起。一个家庭能做到让长辈舒心,使人人早起,那么这个家庭也便具备和睦兴旺的基础。 

  3.注重小事 

  与历史上的其他大人物相比,曾氏的显著特点是关注小事,看重小事。其实,家庭中的日常事,几乎都是小事。注重小事,既是治家的主要内容,也是培植良好家风的起点。曾氏常对诸弟说:绝大学问皆在家庭日用之间。意思是说,不要轻看了家庭中的日常琐碎,这中间便包含着待人处世的绝大学问。 

  我们打开一部曾氏家书,迎面朴来的都是曾氏在告诉子弟从小事做起:诚实,从不说假话做起;勤快,从不睡懒觉做起;戒骄,从不训斥仆人做起;戒奢,从不坐轿做起;端庄,从步伐稳重做起;打掉特权,从扫地抹桌椅做起。其实,一件件、一桩桩小事做好了,大事也就慢慢做成的。这正是老话所说的:滴水成河,粒米成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制定大规划 

  身为父兄,有责任为子弟的人生大规划提出建议,甚至作出安排。在四个弟弟的人生大事上,曾氏为他们作出的大规划是不要陷入科举中太深。当诸弟科考数度不利时,曾氏果断地对他们说:科举之事误人太多,年岁不小了,不要再一天到晚在为考试读书,要专心读那些有用的先辈大家之文。他告诉诸弟,千万不要以为人生只有做官才是正途,才能光宗耀祖,做一个好人远比做一个大官强。 

  对于两个儿子,曾氏也不要他们从科考中求出路。在儿子们成年之后,他请了两个英国传教士来家教他们学英文。这在当时,极为罕见。正是曾氏这种大规划,他的子弟才没有把太多的宝贵光阴浪费在八股文、试帖诗中,从而求得真才实学。这才有后来得力的军事帮手和能够说洋话识洋文的外交家的出现。 

  5.盛时当作衰时想 

  在曾氏的心目中,他始终把做官看作是暂时的。他说“做官不过是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他始终不把富贵当作一回事,而时时不忘过去的贫贱。直到晚年,老兄弟间对话,他还对四弟说:“吾则不忘蒋市街卖菜篮子情景,弟则不忘竹山坳拖碑车风景。昔日苦况,安知异日不再尝之!” 

  他常对家人说:盛时当作衰时想。这话的意思是说:兴旺的时候,要想到也可能有衰败的一天。 

  正是因为常存这种想法,所以他凡事谨慎,位高权重而不敢自我膨胀,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后世有人据此看出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冥冥天意,说这个家族的开创者,自己没有把福禄寿禧这些好处用尽,为子孙预留充分的饭田,于是才有绵绵余庆,长保兴旺。 

  五、曾氏家庭教育的启示 

  曾氏的家庭教育,至少可以给我们如下几点启示。 

  1.一个良好的家风对家庭的影响是长远的 

  一个家庭的家长,他的生命总是有限度的,但他营造的文化氛围即家风则可长久地存在,影响子子孙孙。所以,古代人很重视家风,而我们今天的人比较忽视。此事值得我们研究。 

  2.良好家风的树立关键在于家长本人的以身作则。 

  许许多多的家长一天到晚都在教训儿女,许许多多的家长也想建立一个良好的家风,但大多事与愿违。这其间有诸多因素在起作用,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家长本人没有以身作则,或以身作则的力度不够。如我们的家长都督促孩子读书,但自己却不爱学习。教育孩子要诚实,但自己成天弄虚作假。希望孩子敬业,但自己对待工作马马虎虎等等。 

  曾氏虽不是圣贤,但他一生总在努力向圣贤靠近。他因此赢得中华文化的尊敬,赢得历史的尊敬。他对家人所提出的一切要求,他自己都做到了,而且做得比别人都好。这种身教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最为巨大,最为深入人心,也就最有成效。 

  3.曾氏家教典型地彰显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 

  曾氏所期盼的以孝友、勤俭、读书、睦邻、温柔敦厚等为内容的家庭风气,其源头都要追溯到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华文化。曾氏留给后世子孙的四点遗嘱:慎独(谨慎独处,即在没有监督没有约束的情况下,仍严格要求自己)、主敬(以恭肃之态度待人接物)、求仁(以仁爱之心待人处世)、习劳(不贪图安逸,习惯于勤劳),是他一辈子苦苦追求的人生最高的精神价值。这些精神价值的理论依据,也完全来源于中华典籍。它由此可以启示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这不仅可以为建设新时代精神文明寻到宝贵的资源,也是今天的中国人,为世界文明所能做出的民族贡献。 

  癸巳于长沙静远楼 

  (注:本稿据唐先生原稿稍有调整,并已向先生请教。具体内容请以现场演讲为准。)

新闻推荐
社科快讯
通知公告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德雅路浏河村巷37号 邮编∶410003 办公室电话:0731-89716099(传真) 邮箱:hhnskw@163.com
Copyright(c)2011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湘ICP备17021488号 湘公网安备43010502000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