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沛林

 文章来源:湖南社科网 作者:刘沛林 时间:2014-09-11 08:01:00 
诗意的栖居——中国人的宜居梦想
刘沛林

  “诗意的栖居”,最早出自诗人荷尔德林的诗作:“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之上”,因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借用并赋予其哲学内涵而闻名。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的栖居”,是想明白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解释人的“本真”的存在是什么,并非指物质层面上的东西;过分的追求物质的东西就会让人的生活失去“诗意”,从而陷入苦闷。这里的“栖居”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占有居处,或者是物质性获得的筑居,而是为了获得与心性相通的、使自己心灵得到安置和张扬的精神居所,是关于人生境界的至高情怀。“人自由地居住在大地上”是一种诗意,这种充满诗意的自由情怀就是人与自然的契合与融合。2000年,我在《理想家园》一书中,明确的将“诗意的栖居”理念引入人居环境学建设,认为美好的居住就应该是“诗意的栖居”,就应该是满足物质与精神双重生活需求的美好家园,它既能为人们提供生物体所需的寄居空间,更能为人们获得与自然相融相生的精神愉悦创造条件,从而回归中国人追求美好人居环境的矢志不渝的梦想和情怀。 

  一、“诗意栖居”的文化理想 

  中国人的本性是尚诗的,中国文化始终是充满诗意的文化。中国人在很大程度上习惯于“诗性”的思维方式,表现出很强的“诗性智慧”。 

  众所周知,《诗经》是中国汉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核心经典之一,对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诗性智慧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如《诗经·硕鼠》中说:“硕鼠硕鼠,无食我黍(shǔ)!三岁贯女(rǔ),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yuán)得我所!……逝将去女,适彼乐国。……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作者从“逝将去汝,适彼乐土”、到“乐国”、“乐郊”,提出了建立“乐土”、“乐国”、“乐郊”的美好理想,人人平等、幸福,再也不会过哀伤悲叹的日子,是早期的“乌托邦”思想的萌芽,有似后世的《桃花源记》所期待的蓝图。 

  从人居环境的角度来讲,中国古代文人山水诗、山水画所表达出来的诗意情怀,就足以反映中国人几千年不变的“诗意栖居”的梦想。 

  1.山水诗中的“诗意栖居” 

  山水田园诗源于晋代的谢灵运和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等人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山水田园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为主,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图景,以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以实现心灵的皈依。 

  山水诗中的人居环境的诗意是通过“意境”来表达的。唐代诗人王昌龄总结到:“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景。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也。”这种由醒然在目的“物境”,到触景生情的“情景”,再到感悟心灵的“意境”,正是中国传统诗歌层层递进的美学意蕴所在。这种以物为基础,又得以超脱的心态和神韵,从视境到悟境逐渐递进的过程,与道家哲学的“物我两忘”和禅宗思想的“即物本无”的观点是趋同的。古代诗人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等人都是老庄思想的崇尚者,唐代诗人白居易、刘禹锡、王维等人则是禅宗思想的信仰者,而道家思想和禅宗哲理,通过这些诗人和学者,最终都与崇尚自然本性和充满“意境”的诗性融为一体。 

  东晋陶渊明的作品,经典的表达了古代中国人追求“诗意栖居”的理想。他的田园诗,是他人格精神的外化,所以,他写景物重在写意,只追求平和悠闲的心境与恬淡朴素的物境的融合,呈露出浑然天成的大境界。因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所以,著名的《桃花源记》便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自给自足”、“路不拾遗”的“世外桃源”之境,成为中国古人追求自然本性的社会梦想。 

  陶渊明关于“诗意栖居”的诗性智慧,在他许多诗歌作品中都有体现。诗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又有诗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树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里,鸡鸣桑树巅”。(《归田园居》) 

  被称为中国山水诗鼻祖的东晋名仕谢灵运的诗歌作品,同样洋溢着“诗意栖居”的期盼与激情。诗曰:“抗北顶以箿馆,瞰南峰以起轩。罗曾崖于户里,列镜澜于窗前。因丹霞以赤眉,附碧云以翠椽。视奔星之俯驰,顾飞埃之未牵。”(《山居赋》)足见诗中有画。 

  唐诗历来脍炙人口,而且诗中有画,画面感强,诗性特征明显,故有明代雅士将唐诗的意境转化为画境,作有《唐诗画谱》,“诗意栖居”的人居理想表现得十分突出。李白的《村居诗》如下:“径曲萋萋草绿,谷深隐隐花红。枭雁翻飞烟火,鹧鸪啼向春风。”又如白乐天的《溪村》:“蒲短斜侵钓艇,溪廻曲抱人家。隔村惟闻啼鸟,卷帘时见飞花。” 

  王建的《田园乐》再次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桃花源式的人居境界:“采菱渡头风急,仗策林西日斜;杏树潭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2.山水画中的“诗意栖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画是同源的,经常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肖驰在《中国诗歌美学》中写道:“古代山水诗人与山水画家一样,是俯仰上下地去观照宇宙万象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诗学是“以小景传大景之情”,即“以小观大”;中国画学则是“以大观小”。但总体上讲,诗与画所追求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正如宋代欧阳修在《盘车图诗》中所提到的:“古人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明代画论专家李贽在《诗画》中也有这样的评价:“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诗不在画外,正写画中态。” 

  究竟什么样的画最能表达“诗意栖居”的理想境界,宋代山水画论专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的一段话给我们很好的启迪,他说:“世人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凡画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很明显,可居、可游的画境,是笃爱山水的人们实现自身理想和满足自身精神欲望的理想境界,而这种完美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难以实现的。 

  中国山水画在东晋时受谢灵运等人倡导的山水文学的影响有较大发展,但真正成熟时在隋唐时期,当时出现了不同的画风与流派,如青绿山水、水墨山水、泼墨山水、工笔山水、写意山水等等。宋代是山水画的蓬勃发展时期,李成、范宽、郭熙、马远等人为杰出代表,其中,尤以苏轼、米芾、米友仁等人的文人画别开生面,呈现出洒脱朴实、清新自然的生活情调。 

  宋代著名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卷》,描绘了大大小小几百个村落形态,多为可居可游之境,充分表达出理想居住之境的引人入胜和优美宜人。 

  古代众多的山水画和村居图中表达的居住胜境,充分表达了中国人追求“诗意栖居”的美好愿望。 

  二、“诗意栖居”的古典表达 

  中国传统村落、城市和古典园林的建造,始终是体现诗性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诗意栖居”的现实表达。 

  1.传统村落的诗意追求 

  中国传统村落是今天的人们感悟中国古人追求“诗意栖居”的“化石地”。无论是村落名称、景观设计,还是空间布局和建筑装饰,无不体现出诗意的情怀。 

  一是传统村落命名上的诗意情怀。徽州古村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安徽南部歙县县城西南方向7.5公里附近的棠樾村,最早见于宋代,明代重建,当时住在徽州府邑(今歙县县城)的产业精英鲍荣,发现今棠樾村一带为理想的山水吉地,率先在此建造居所。而棠樾村名的由来,据族谱记载是出自《诗经》的“棠阴”,古有咏棠樾的诗句“遥想棠阴清昼永”。“樾”字,是指“两树交阴之下曰樾”。说明当时的棠樾村甘棠浓荫,环境绝美,是理想的居住之地。 

  歙县县城东南方向约20公里处的瞻淇村,原名章祈村,明代末年,汪氏举人据《诗经》将村名改为“瞻淇”,并亲自题写了“瞻淇”二字的匾额。该村名得名于《诗经·卫风》的诗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在江西婺源县东北部有个行政村,名叫晓起村,唐朝乾符年间(874-879年),当时战乱频仍,歙县汪万武家族日夜兼程迁至此地,到达之时,正值黎明,天刚破晓,故名晓起,寓意从新的吉祥之地兴起。 

  二是选址布局上的诗意情怀。大部分保留下来的传统村落都是以宗族聚居为主的村落,此类村落大都进行过系统选址和规划,比如徽州地区的古村落就是如此。历史上的徽州人许多都是从中原地区迁徙过来的,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加之当地文化较为发达,许多文化人同时又是画家和诗人,全程参与了宗族聚落和园林建设,处处体现出诗意的思想和理念。 

  歙县的唐模村就是典型的例子。唐模村主要建于清代,村内有一个“小西湖”,是一个许氏富商为表孝心,为其不能前往杭州西湖的年迈老母建造的。园内“三塘相连,宽亘十亩,灌田六十亩”,整座乡村园林运用诗人画家意匠,裁剪真山真水,“宜亭斯亭,宜榭斯榭”,“凿水为壕,挑堤种柳”,亭台楼阁,水榭石桥,起承转合,富有韵律。其中的“镜亭”,充满着文化气息,镜亭上的一幅对联,充分表达出唐模村建设的诗情画意。上联是:“喜桃露春浓,荷云夏净,桂风秋馥,梅雪冬妍,地僻历俱志,四序且凭花事告”;下联是:“看紫霞西耸,飞布东横,灵金北倚,奔马南驰,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上联写村落四季花开花落的时序,下联写村落四周竞相环绕的山景,落笔“全村同在画中居”,重在画龙点睛,突出村落的诗画意境。 

  三是村落“八景”、“十景”中的诗意情怀。为了体现栖居环境的诗情画意,中国传统村落总会打造出村落的“八景”或“十景”。如浙江建德县兰溪县的新叶村,地处富春江上游的山地,明清时期受徽商经营活动的影响,周边经济繁荣,徽商叶氏家族的一支迁入此地后,村落发展很快,村落水口的园林景观也特别讲究,宗谱中的《玉华十咏》展示了村落“十景”,其中的“文笔醮墨”、“龙池浴砚”、“云塔标英”等景观极具诗意。 

  在歙县城南的练江北岸,有个古老的村落,形似一条侧身平躺着的大鱼,它就是著名的渔梁村。这里四周多山,练江在村南由西而东蜿蜒流过,为一典型的“腰带水”,因周围环境优美,自古便有“渔梁八景”之说。分别是:渔梁钓隐、望仙望古、紫阳烟雨、白水晴岚、龙井花香、乌柳翠拥、披云峰影、碎月滩声。每一胜景都配有美诗一首,比如“紫阳烟雨”有诗曰:“巍巍朱子峰,挺挺植嘉树;香气拨人裾,半空若烟雾;不是云催诗,恍惚疑山暮。” 

  2.传统城市的诗意追求 

  中国传统城市与中国传统村落一样,都是以追求诗意的栖居之境为目标,从而表现出鲜明的诗意主题。 

  一是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中国传统城市总是把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作为城市建设的理想,实际上,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一种追求自然天性、物我两忘的理想境界,本质上就是“诗意栖居”的境界。古代城市建设总是仿效自然宇宙的模式来进行建设,以实现心目中的宇宙形象。相传汉代长安城就是仿效天象,按照北斗七星的布局模式而建造的,以此作为天子的理想居所。 

  浙江温州古城始建于东晋太宁元年(323年),乃地理学家郭璞亲自指导下选址建设的。有记载曰:“登西北一峰,见数峰错立,状如北斗,华盖山锁斗口。……因城于山,号斗城”。这种“因天时,就地利”的建城模式,被认为是一种完美的、能反映自然天性的居住模式。 

  二是追求环境格局上的完美吉祥。中国古代所有的聚落和建筑都讲究环境格局的完美无瑕,这种吉祥完美的环境格局是与中国传统的风水思想密切相关的。中国风水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几千年,但是透过风水的表象从环境观的角度来看,风水一直是一门关于环境选择和环境设计的学问,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传统城市和建筑的规划和布局,也因此而塑造了大批经典的城市景观。明清北京城被认为是经典的中国传统都市景观的代表,它北倚景山(镇山),南有两道“金城环带之水”(内外金水河),外围建有护城河,玉带水从西北水口缓缓流入,在从东南水口蜿蜒流出,完全顺应了中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的自然之势,各项设施和景观均以中轴线为对称轴,东西两侧依次布局,从而造就了独具魅力的东方城市景观。 

  雁城衡阳古代城市建设的诗意追求代表了中国众多地方城市的理想追求。它北与南岳衡山相望,东面是秀美的湘江由南向北流淌,按照中国传统的风水思想,水是一个城市的重要脉络和主体元素,为充分利用好水体资源并防止其轻易流走,古人便在三道去水口的位置建造三个相应的设施:首先是在湘江与蒸水交汇处的石鼓岛上建造了一座书院,即石鼓书院,分别起到镇水和兴文运的作用,此为第一道水口;其次是在下游约一公里处的西岸的合江套江边,建了一个镇塔,名叫来雁塔,为第二道水口;再次是在东岸的耒水河汇入湘江的河流入水口,建造了另一个镇塔,即珠晖塔,构成衡阳城的第三道水口,从而打造出一个吉祥完美的传统城市景观与环境。虽然这样的城市景观带有神话般的意味,但这就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浪漫情怀和诗意理想。 

  因此,顺应自然之势,营造完美吉祥的城市景观,是中国人长期追求的“诗意栖居”的人文理想。 

  3.古典园林的诗意追求 

  首先,中国古典园林经历了从“山居”到“园居”的历程。 

  中国古典园林是文心与画境相结合的结果,是山水诗、山水画意境在诗意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具体体现。至迟从隋唐时期开始,造园家便与画家、诗人和文人结合在一起,把诗画作品所特有的意境情趣,带到园林景观的创作中来,同时,把中国的造园艺术从自然山水导向写意山水,从以崇尚“山居”为主导向崇尚“园居”为主,从而引领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发展。正因为将诗画的意境引入到园林创作,以致中国园林在容纳名山秀水精华的基础上,充满了诗意的情怀和理想,犹如一幅幅绘画作品,经过缜密的思索和布局,融合深刻的思想和巧妙的技法,构建一首和谐臻美的诗篇。 

  中国的古典园林与古代文人的隐逸生活有关。隐逸是魏晋以后与中国文人形影不离的处世方式,仕与隐,是历代文人始终面临的二难选择,古代士人倡导“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因此充满诗性的园林便成为他们满足精神生活的理想之所。 

  魏晋时期的园林以自然山林为主,文人们把家宅修到自然山林中,即“居在山中”,宅依附于山水,这与隐士追求自然诗性的情怀有关。唐宋时期的私家园林颇为风行,不仅成为优美的栖居之所,更成为时尚的社会交往之所。当然也与当时人们的山水审美观的成熟密不可分,造园名著《洛阳名园记》就是此时的作品。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多,唐代之后的“山居”越来越转向“园居”形式。 

  明清时期的园林是古典文人园发展的高峰期,更多的是强调“园在宅中”,山水依附于庄园、依附于建筑,后期甚至有“拳石勺水”的象征性艺术处理。这种变化,反映了文人栖居态度的变化,从以追求物质为主转向追求精神为主,希冀从物质空间中寻找精神的寄托,是“诗意栖居”的主题进一步得到了升华。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无处不在。 

  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贵在自然,但又不是简单的自然,必须是在追求自然山水的基础上,能表达文人情怀的自然,能放松身心、寄托思想的自然,因此,要求虽然出自人为,但又必须“宛若天成”,充满诗情画意。 

  《红楼梦》中对园林的描绘非常之多,处处体现出对园林的高标准高要求。在写宝玉论“天然”一段时这样写道:“此处置一田庄,分明是人力造作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邻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谓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即百般精巧,终不相宜”。说明宝玉对此园林很不满意,原因是该园林没有达到“宛若天成”的效果。 

  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家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属于明清以后的“园居”风格,因此,特别强调从物质的园景中,感受精神的愉悦和文化的寓意。虽然地处市井,用地面积不大,但建造颇费心机,通过磊山叠水,移花接木,辅以亭台楼榭,善于营造曲径通幽的递进空间,进而将有限的物质空间打造为无限的诗意空间。苏州著名的四大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分别代表宋、元、明、清四个不同时代的作品。 

  其实,除了城市园林,中国传统村落中也建有许多乡村园林。浙江楠溪江流域的古村落苍坡村就是典型代表。该村落于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进行了规划,按照“文房四宝”格局进行布局,“文房四宝”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四件法宝,对于兴文运很重要。于是,苍坡村就按照兴文运、出人才的理念,结合周边环境特点,开始了建设:村落为方形,象征着一张纸;南面有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街,叫“笔街”,笔街朝西对着的山峰呈凹形,叫笔架山;东南部建有相连接的水塘两个,象征着“砚台”;水塘边的大树下摆放着两根麻石条,象征着“墨”,平时可供坐歇,其中一根麻石条的端头砍斜了,表示家族已经出了一些人才,另一根麻石条完好无损,寄希望于后人再出人才。整个村落“文房四宝”齐备,表达出家族希望人才辈出的理想。进村口的溪门上有一幅对联,把周边优美的环境描绘了出来:“四壁青山藏虎豹,双池碧水储蛟龙”,没敢写出横批(横批实际上为“卧虎藏龙”),其实隐含着一种精神和梦想。 

  三、“诗意栖居”的现代内涵 

  1.环境内涵 

  实现“诗意栖居”的理想离不开合适的环境条件,因为环境条件是栖居的基础。如皖南黟县的西递村,自古山川秀丽,远离都市城邑,被称为“桃花源里人家”。其环境之美,充满诗画意境,正如清代诗人曹文埴在《咏西递》诗中所写道的:“青山云外深,白屋烟中出。双溪左右环,群木高下密。曲径如弯弓,连墙若比栉。自入桃源来,墟落此第一。”与宏村一道,已成为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实现“诗意栖居”的理想也离不开合理的利用自然条件。比如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民居的建造就是如此。山西临县黄河东岸不远处的李家山村,是由各种窑洞因山就势梯级建造的,院门、院墙、窑洞、厢房、道路等构成的“立体交融式”景观,像一幅壁画挂在黄土岸坡上,颇具诗情画意。吴冠中先生1989年来此采风,惊呼这里是一个难得的世外桃源,并以此创作了许多好的作品。 

  云南南部的哈尼梯田也是合理利用环境的典范。因为这里处在哀牢山和无量山之间的山地地区,降水丰沛,哈尼人依山就势,选择山林水源充足和土地肥沃的地方居住和耕作,广辟梯田,种植水稻,构成一幅幅人与自然共生共融的优美画卷,其来自环境的诗意,着实让人心醉。 

  2.文化内涵 

  “诗意栖居”的内涵离不开文化,因为文化是它的精神内核。传统的城市和乡村建设之所以会出现“桃花源里人家”、“中国画里乡村”,是因为受中国文化中的诗性取向影响,崇尚亲近自然,钟情田园山水,向往安逸恬淡生活,成为贯穿于中国几千年的诗意人居环境建设的主线条。 

  特别要提到的一点是,中国传统人居环境思想中蕴涵着深厚的耕读文化思想,也就是说一边农耕、一边读书,成为中国古人崇尚的风气。因为可以通过科举取仕,所以,“朝为农家郎,暮登天子堂”的事情时有发生。楠溪江流域的坦下村《陈氏族谱·家训》中写道“耕以务本,读以明教”。鹤阳村《谢氏族谱·家训》中写道:“读可荣身,耕可致富;勿游手好闲,自弃取辱;少壮荡废,老朽莫及。”因此,在读多古代乡村都建有专供读书的“书院“,如溪口村的明文书院,岩头村的水亭书院等等。 

  前面提到的苍坡村的“文房四宝“的布局,显然是古人崇尚耕读文化的结果。据统计,永嘉县自唐朝天佑三年(906年)到清代光绪十八年(1892年)的987年间,共考取进士752人,仅南宋一代就出了464个进士。江西乐安县的流坑村也是典型的耕读乡村。据宗谱记载,从宋真宗到明宪宗的400多年里,全村共出32位进士,其中,有一门五进士、六子联科、七子联科的盛况,还有2人中过状元。 

  各地人居环境不同,文化也各有侧重。应该多强调地方文化的利用,多挖掘地方景观的文化基因。湖南岳阳的张谷英村,坐落在一个距离岳阳楼约70公里的群山里,建于明代,现有2600多人口,长期以来追求“人丁兴旺“的文化理念,村落整体遵循了“巨龙戏珠”吉祥格局,建筑布局按照“丰”字形结构由中心向四周扩散,从而发展为一个“房房相连式”的庞大居住空间,成为中国宗族文化影响人居环境建设的典型代表。 

  湘西凤凰古城则是多元文化融合共生的代表。作为明清时期中央王朝管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驻地之一,凤凰古城完美地糅合了汉族、苗族、土家族及侗族等多民族文化的特点,有似生态学上的杂交优势,展示出独特的景观美和文化生态之美。 

  3.哲学内涵 

  “诗意栖居”的境界离不开哲学思辨,它是引领人居理想和城市精神的统帅。“桃花源”模式之所以被长期追捧,主要原因是因为它浸透着老庄哲学所谓“逍遥自在”、“物我两忘”、“追求宁静”的思想。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针对中国城市发展迅猛、但主题迷失的问题,建议城市建设者从中国传统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古典园林中汲取营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山水城市”,看重的就是传统人居文化中的诗性智慧和诗画意境,一种贯穿始终的人居境界。实际上,这种追求自然山水的诗意理念,仍然源自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著名人居环境学家、清华大学吴良镛先生在谈及“山水城市”建设时指出:“中国传统城市把山水作为城市构图的要素,山水与城市浑然一体,显然与重视山水构图和城市选址布局的“风水学说”等理论有关。” 

  “天人合一”的本质精神就是人与天地一体,《周易》认为,万物气所成,气分为阴和阳,聚天地之气而生发万物,人作为气所生成者之一,与万物是相同的、相通的、相感的,所以是人与天地一体的。既然大地和人一样由气所生成,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大地与人一样是有机的。这是传统的人居环境思想产生的哲学前提。传统的风水思想就是典型代表,总是把居住环境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规划和设计,认为人居环境像人一样有胎息孕育,“物我共生”,相辅相成。安徽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就是按照风水思想进行设计的典型例子。整个村落按照“牛”的创意来规划设计,村落像个“青牛”,穿越村内的400多米长的九曲十八弯的水渠就是“牛肠”,中心的半月形水塘就是“牛胃”,形成了一个“山为牛头,树为牛角,屋为牛身,桥为牛脚”的悠然侧卧的牛形村落。牛是农业必不可少的,象征着四季丰收。这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化生态景观。 

  4.技术内涵 

  “诗意栖居”人居环境的实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实现“诗意栖居”的理想目标。科学技术主要从两个方面为我们实现“诗意栖居”的理想创造了条件。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建筑技术和手段。科技发展让我们建造出许多用传统方法无法建造的新型建筑和美感建筑,如迪拜塔、东方明珠塔和中央电视台新办公楼等;也让我们建造的房屋更加坚固,更能抵御自然灾害,更加安全舒适。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克服环境的污染与不利创造了有利条件。科技发展为我们实现节能减排、克服环境污染、解决交通通讯、建造绿色低碳栖居之所提供了条件,许多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环保建筑应运而生,为人类实现回归自然的理想带来了新的契机。 

  四、“诗意栖居”的现实困境 

  当前的人居环境,主要存在着三个基本缺失: 

  1.生态缺失。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依赖于自然,任何一个人居环境首先是离不开环境的,地形气候、山水格局、花草树木等等。“诗意栖居”的第一个环境条件就是要有花草树木,要有绿色植被;第二个环境条件要求这些花草树木必须是生态的和健康的,要有由地面草皮、低矮灌木和高大乔木共同构成的不同空间高度的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而且这一生态系统中的植被类型还必须是对人体健康有利的,比如在环境污染较多的区域种植女贞树,能高效率的吸收二氧化硫气体,在老年人集中居住的区域种植松树,它释放的大量松节油有助于治疗哮喘病和咳嗽;常年开桃红色或白色花的夹竹桃,其叶、花及树皮均有毒,接触后容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尤其对孕妇不好;常见的常春藤、风信子、杜鹃花、万年青等植物都是有毒的,因此,在构建居住区生态系统时,应慎重使用。 

  2.道德缺失。诗意的宜居环境的塑造需要人类自身道德的约束和支撑。现代化背景下的城市环境,深受传统工业化污染的影响,大气污染、雾霾天气、水体污染、土地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突出,严重影响着我们的人居环境质量。 

  这些年来,各地建造了大量的小区和住房,但从“诗意栖居”的视角来衡量,无论是整体空间布局还是户型设计,无论是环境设计还是景观设计,都存在着诸多的社会问题,比如如何正确处理容积率的问题,如何精心打造诗意环境的问题,如何增加环保投入、消除环境污染、科学保护环境的问题,如何给拆迁安置区房屋以适度间距、容积率、交往空间和设施配套到位的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首先是政府和企业过分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责任的结果,社会责任的缺失从根本上讲是社会道德的缺失,从而制约着“诗意栖居”社会共同理想的实现。 

  3.文化缺失。文化是“诗意栖居”的灵魂,如果不能从文化精神和哲学审美的高度来推进“诗意栖居”的人居环境建设,“诗意栖居”永远只能是中国人的梦想。当前建设的许多城市,千篇一律,千城一面,没有自己的城市精神和文化特色,丢失灵魂与个性,根本上来讲是缺少文化精神,缺少“诗意人居环境”的理念及其对这一思想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诗意栖居”的理念必须立意高远,它更多的是实现精神层面的满足与超越,而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满足,这是“诗意栖居”文化理想的精髓,也恰恰是许多城市规划者和城市建设者未能搞懂的哲理,大家往往只停留在对“诗意栖居”概念的简单理解。 

  五、“诗意栖居”的前景展望 

  1.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有美屋” 

  众所周知,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一句名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的一种崇高理想,希望“居者有其屋”。当基本的居住得不到保障的时候,人是不可能感受“诗意的”。随着进城人口的大规模增加,城市住房总是不能满足普通进城工作者的需求,近年来,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居者有其屋”的工作,大兴公租房、廉租房和小户型等就是一项重要举措,要求每个城市新建住房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公租房廉租房和小户型,看来,“居者有其屋”的目标能在制度保障下实现。但是,如果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居住需求,光有其屋是远远不够的,推出的房子还应该是舒适美观、环境优美、令人心情愉悦的,即实现“居者有美屋”的目标。 

  2.从“屋宇之家”到“温馨之家” 

  “屋宇”是房屋的另一种称谓,是指自然的物理属性的房屋。工业化社会以来建设的房屋大都是由钢筋混泥土构成的,被称为“冰冷的钢筋混泥土森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纽约城改造过程中建造了大规模的公租房、廉租房街区,结果成为典型的“钢筋混泥土森林”,也成为犯罪集中区,最后被全部炸毁。因此,一定要从“钢筋混泥土森林”的模式中吸取教训,从规划、设计、布局及环境配套等方面入手,注重文化建设,把好安全、技术、交通、环保、服务等关口,始终致力于安全、舒适、便捷、优雅的“温馨之家”的打造。 

  3.从“起居之家”到“心灵之家” 

  通常,家的首选功能是日常起居之所,同时又是情感的依托之所,还是心灵修复与升华之所。我们常说,家是心的港湾,家是情的寄托,家是爱的庇护所,实际上,在现代生活中,家是心灵休憩、心灵慰籍、心灵升华的最佳驻所。生命的最终价值皈依于灵魂,灵魂是高于生活的,并非每个有生活的人都有高飞的灵魂。“诗意栖居”的根本是要享受生命,寻求自由,让生命之躯如同散文般的自由舒展,从而感受自然美和人性美。只要我们秉承“诗意栖居”的理念,就一定能把我们温馨的“起居之家”建设成为优美和谐的“心灵之家”。 

  追求“诗意栖居”的人居环境境界,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夙愿和梦想!只要我们坚持“诗意栖居”的梦想,坚持传统与现代、科技与文化、理想与现实的真正融合,一个既能满足人的居住需求又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美好家园、幸福乐园、世间桃源,一定会很快成为现实。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德雅路浏河村巷37号 邮编∶410003 办公室电话:0731-89716099(传真) 邮箱:hhnskw@163.com
Copyright(c)2011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湘ICP备17021488号 湘公网安备43010502000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