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昌华:持续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文章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郑昌华 时间:2014-07-25 08:00:00 
郑昌华:持续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的执政理念。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开启了社会建设、民生发展的新局面。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要求也在增强,对加快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期盼也在提高,尤其是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收入差距等民生老大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破解,人们对此充满期盼,同时也不无焦虑。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媒体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具体而明确地向人民描绘了未来的幸福生活图景:“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就表明,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出发,他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二三产业,建设重点工程,无论谁投资都要注重增加当地群众就业,促进群众增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强调“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强调“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努力把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办成一项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德政工程”,等等。总之,面对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和懈怠,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民生问题不仅体现在吃、穿、住、行等经济层面,还体现在安全、公正、和谐、民主等社会层面。尤其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层面的民生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很多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持依法治理,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他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高度重视法治问题,强调“要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了公平对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多方参与治理,努力形成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强调“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总之,我们要按照总书记讲话精神,努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作者系:省委讲师团主任)

新闻推荐
社科快讯
通知公告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德雅路浏河村巷37号 邮编∶410003 办公室电话:0731-89716099(传真) 邮箱:hhnskw@163.com
Copyright(c)2011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湘ICP备17021488号 湘公网安备43010502000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