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成:九溪傩戏与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湖南社科网 作者:袁志成 时间:2014-03-19 08:00:00 
袁志成:九溪傩戏与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袁志成,男,汉族,湖南隆回人,湖南城市学院文学院院长、湖南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委员会委员、文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近代文学。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已主持完成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1项、湖南省社科联课题1项、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益阳市社科联课题1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傩戏起源于古代的傩,傩在产生之初是一种“迎神驱鬼”的仪式,即一种巫术礼仪,用以祈求安宁吉祥。《说文解字》释“傩”云:“行有节也。”段注:“此字之本义也,自假傩为驱疫字,而傩之本义废矣。”我国现存的众多傩戏,是一种特殊的民间宗教文化,以祭祀愉神为主要目的。傩戏在我国发展时代之久,地域流传之广,是其他任何一种戏剧样式无法比拟的。所有的傩戏,虽然都产生于原始社会的原始宗教,但在各地的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原始节目散逸了,有的幸存下来,并吸收了一些新节目,融入了地方特色,加入了地方崇拜的神灵、地方音乐和乐器,各地傩戏渐渐用不同的语言演唱,因此傩戏具有极强的地方色彩。但由于它们都是原始社会的遗存,许多节目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的原始生活和意识,因此,各地剧目所反映的题材、内容、思想等仍然是相近的。 

  九溪傩戏流传历史悠久,明清发展较快,系民间班戏,罗氏、徐氏、陈氏、腾氏傩戏班较旺,每逢民间节日唱傩戏,祈祷乐神,许愿祝寿。傩戏演出演员人数少,演出中伴有“八郎”,八郎因丑屠夫出身常戴用樟木雕似神庙中的神像面具,现代已赋予戏曲新的生命力。“开财门、唤六畜”;还伴有土地佬,“兴阳春、五谷丰登”。据《通雅》所说,“傩神凡十二,皆使之追凶恶”。表演动作原始而简单,多用反复、大幅度的程式与舞蹈动作。唱腔有〔可子板〕、〔土地腔〕、〔新水令〕等曲牌。用响乐鼓、锣、伴奏。演出节目有《刘文龙赶考》、《孟姜女哭长城》、《许百万教女》等几十多出戏,每场的傩戏演出中的最后一场必演《关公斩妖》以祈福驱邪。 

  作为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化的文化基因库,傩戏体现着特定地域内人们面对自然、适应自然的智慧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傩戏在各地的发展体现了戏文化在不同阶段的艺术形态,这使得它成为今天研究戏曲源流和特定地域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九溪傩戏作为戏曲研究链中的一环,也自有其独特的意义。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傩戏为代表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失去自己的生存空间,九溪傩戏像其他各地的傩戏一样,也面临着危机。其危机主要在于:一,傩戏本身所具有的迷信色彩,使得傩戏在当今社会逐渐衰落;二,实用性不再。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与当地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傩戏不仅是一种原始宗教,早期有祈求安宁的实用价值,而且能满足人们当时的精神需求。然而,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傩戏渐渐失去往日的作用,节日、祭祀等场合也很少需要;三,艺人和观众数量萎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思想观念的多元化等等,农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在城市务工、定居,而不愿意呆在家乡学习古老的戏曲,表演者和观众的数目都在萎缩。 

  傩戏的源远流长为我们展现了一些被时间淹没了的社会现象和地域风俗,在研究地方文化、艺术、历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保护和传承傩戏迫在眉睫。以下是笔者对傩戏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几点思考: 

  第一,明确本地傩戏的独特性。傩戏作为民族审美、民族信仰的载体,其重要性已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统计,有关傩舞、傩仪、傩面具等与傩戏相关的艺术形式在国家和省级名录中共有十八项。九溪傩戏在保持其不经雕琢的原生态的同时,还应对本土傩戏的历史沿革以及发展现状进行梳理,以突出本土傩戏在中国傩戏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第二,重视傩戏艺人的传承。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这种脆弱的传承方式注定了“传人”的重要性,因此,重视傩戏艺人,确保其经济利益,便显得很有必要。同时,对于重要的剧目以及基本的祭祀仪式可录音、录像,并在网络上发布,以便更好的保留本地文化。 

  第三,扩大傩戏的观众群体,让本地居民对此文化有所认识和了解。可在当地中小学、社区或乡镇等加强宣传力度,邀请傩戏艺人去学校或社区表演、讲座,激发人们的兴趣和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为傩戏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群众基础。 

  第四,开发傩戏的旅游价值。对傩戏的剧目以及部分存留实物如傩戏面具、傩戏剧本等建档、展览,充分挖掘傩戏背后的风俗习惯以及独特的价值观念,在扩大影响力的同时,也可为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注入资金。 

  

新闻推荐
社科快讯
通知公告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德雅路浏河村巷37号 邮编∶410003 办公室电话:0731-89716099(传真) 邮箱:hhnskw@163.com
Copyright(c)2011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湘ICP备17021488号 湘公网安备43010502000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