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深化改革大棋局中稳稳落子代表委员解析《政府工作报告》六大看点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毛莉 明海英 孙妙凝 时间:2014-03-07 08:00:00回首去年,中国新一届政府从容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展望来年,一系列促转型、惠民生的工作部署,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这盘大棋局里稳稳“落子”。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经过了上上下下无数次讨论、修改,汇聚了民智、回应了民意,很接地气、很给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晓山向记者表示。
不足2万字的报告务实周到、沉稳自信,充分体现了新一届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强意志。记者采访了与会代表委员,梳理出报告的六大看点。
看点1
GDP增长目标维持7.5%,兼顾需要与可能
过去一年,在中央提出“不以GDP论英雄”的背景下,各地方纷纷下调了GDP预期。那么,今年的预期目标为何维持不变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树成从必要性角度分析了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维持不变的原因。第一,有利于稳定预期。如果预期不稳定、不看好,将会引致悲观预期的连锁扩散效应和自我实现效应,进一步加大经济运行下行的压力。第二,有利于为转方式和调结构、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刘树成认为,虽然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实现7.5%的预期目标并不容易,但“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我们反对盲目崇拜GDP,但不是不要GDP,而是要科学使用GDP。”刘树成表示,7.5%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就是要求我们不要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但要确保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特别是要把经济工作重心放到转方式和调结构上,放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放到全面深化改革上,争取经济的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看点2
建立权力清单制度,行政体制改革决心超出预期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担任了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关注了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他告诉记者,今年的报告中,改革分量最重。“改革”在报告中出现了77次,贯穿统领全文。以往政府工作报告的写法通常是按照三产的顺序讲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工作部署,把政府职能转变放在最后。而报告却从转变政府职能入手,把行政体制改革放在了重点领域、改革的首位。
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建立权力清单制度”首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备受关注。报告指出,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清单之外的,一律不得实施审批。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鸿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此次报告则把对地方政府的要求进一步上升到对中央政府的要求。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名认为,权力清单制度的核心内容有三点:权力要有边界、行使权力的流程要公开、行使权力的结果要公开。“权力清单制度实质是加强对公权力的约束。报告有关权力清单制度的新提法彰显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和决心。”
看点3
公开所有“三公”经费,阳光财政让腐败无所遁形
“三公”经费在近些年的“两会”上都会受到较大关注。令人欣喜的是,新一届政府履职一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破解“三公”经费问题。
报告在财税体制改革部分明确地指出,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打造阳光财政,让群众看明白、能监督。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蔡玲表示,报告将财税体制改革作为重头戏来抓,抓到了实处。财税体制改革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预算公开透明了、税制比较合理了,会对我们转作风、转方式和转职能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看点4
向污染宣战,列出环保任务“硬指标”
“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这句话在3月5日当天迅速上了微博热搜榜,被认为是此次报告中最精彩的语录之一。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詹福瑞告诉记者,报告非常务实,每一部分的改革内容都有细化、明确的落实要求,尤其民众关注的环保方面特别突出。例如,今年要淘汰燃煤小锅炉5万台,推进燃煤电厂脱硫改造1500万千瓦、脱硝改造1.3亿千瓦、除尘改造1.8亿千瓦,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600万辆。“报告明明白白给出了具体的任务指标,而不是笼统地喊口号,向污染宣战的态势让人精神振奋!”
看点5
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指引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报告对城镇化的工作部署着墨颇多,政府将着重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革中央副主席刘家强认为,“三个1亿人”的表述方式生动、实在地阐释了今后一段时期城镇化战略的工作重点。解决好“三个1亿人”的问题,再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新型城镇化之路就能走好”。
看点6
19个“让”与1个“决不让”,彰显浓浓民生情怀
让全社会创造潜力充分释放,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让所有农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关爱和温暖;让翘首以盼的住房困难群众早日迁入新居……我们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
细数报告里的19个“让”与1个“决不让”,字字关怀民生、句句振气提神。
施芝鸿表示,报告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上竭诚尽力。从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到扶贫开发、安全生产等,报告关涉民生问题的工作部署,几乎每项都有细化的承诺。例如,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保障性安居工程今年新开工700万套以上;等等。
“新一届政府坚持为市场松绑、为企业助力、为民生托底,注意使政府的各项工作成果惠及亿万百姓、惠及亿万家庭。” 施芝鸿说,这种执政为民、施政惠民、亲民爱民的情怀令人感佩。
- 喜报:《船山学刊》入选202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高影响力期刊50强”
- 省社科联组织开展 “丝韵湘传・少年探桑梓”研学活动
- 省社科联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暨第4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
- 省社科联组织开展2025年专项智库课题研究
- 用好“桂花岛”资源 做强“农文旅”产业——记省社科联驻新晃县波洲镇江口村帮扶工作队
- 拥抱AI!四家单位建设学习大联盟 解锁青年干部担当作为的“数智”密码
- 胡代松出席娄底市社科联第四次代表大会开幕会
- 省社科联召开2025年第2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
- 《常德通史》编纂工作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 湖南省周敦颐理学文化研究会召开成立大会暨周敦颐理学思想学术研讨会
- 湘潭市社科联到会祝贺湖南科技大学科学技术现代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 湘潭市社科联赴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调研立项课题推进情况
- 湘潭市社科联开展“我爱湘潭我的家”志愿服务活动
- 张家界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七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 写“福”字、送春联,这年味,够浓!
- 张家界市举办社科普及进社区暨首届社区春节联欢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