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价值应回归学术本位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郭立场 时间:2014-02-17 08:00:00 
论文价值应回归学术本位

  近年来,随着对科研评价的日益重视和量化评价方法的普遍运用,学术论文数量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不可回避的是,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存在着浮躁之气,这种浮躁之气也侵扰着学术界,影响到部分学者的良心和操行。可以说,只有建立开放的学术评价机制,不以论文数量论英雄,而以论文质量评高下,才能打破固有利益格局,切实改善现有学术风气。 

  目前,社科界职称评定和学术项目申请大都会与论文发表数量挂钩,不少人认为这是产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论文数量往往和科研人员的职级晋升、学位申请、荣誉地位、奖金待遇等相关联,因而与论文发表有关的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便屡见不鲜,致使以论文数量衡量学术绩效的评价制度饱受诟病。可以说,当前“学术造假”事件频出,与科研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有关,一些掌握学术评估权力的人,缺乏能力或科学手段对学术成果进行严格准确的评估,偏重论文数量而忽视科研工作质量,从而刺激了各种各样的浮夸、造假,制造了“学术泡沫”、“学术垃圾”。 

  学术不端行为的结果,侵害的不仅仅是学术本身。它不但破坏了学术规则,败坏了学术风气,污染了学术净地,而且直接损害了公众利益,对人才培养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极坏影响。杜绝学术不端行为,不能仅仅寄托于道德自律,而应寻求制度化出路。制度是一种行为规则,它通过奖励符合规则的行为、惩罚不符合规则的行为而依特定的方向、目标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乃至信念。为此,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就要大大增加学术腐败者的风险成本,让“成本远大于收益”。换言之,要为论文“减负”,让论文价值回归学术本位,就必须转变评判标准和考核机制,只有把论文考核重点由“量”转到“质”,才不失为维护学术风气的治本之策。 

  一个学者要想赢得社会的认同,就本质而言,只有通过彻底的专业化,才能具备信心在知识领域取得一些公认的成就。我认为,扭转学术风气根本上要从机制、体制上进行改革,给学者一个拒绝不正之风的机会。对相关主管机构来讲,要做的不仅是亡羊补牢,更需要加强前瞻性的学术管理规范化建设,要对学界的学术精神、学术道德、学术研究的价值指向进行有力的宏观引导,如此才能最终正学术之风,还学界以清。 

  (作者单位:河南信阳师范学院)

新闻推荐
社科快讯
通知公告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德雅路浏河村巷37号 邮编∶410003 办公室电话:0731-89716099(传真) 邮箱:hhnskw@163.com
Copyright(c)2011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湘ICP备17021488号 湘公网安备43010502000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