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维明
文章来源:湖南社科网 作者:杜维明 时间:2014-02-08 08:00:00杜维明                                                                                                                                                   
          
              从仁学看天人合一

哈佛大学研究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 杜维明
“仁”是儒家思想中最核心的价值。不少学者认为,只有在人与人之间才能体现“仁”,想到“仁”就至少是两个人。而1993年,湖北郭店出土了一批文物,即公元前3世纪湖北儒家思孟学派的竹简文献。竹简上,“仁”字有一个特别的写法,上面一个身体的“身”,下面一个心灵的“心”。换句话说,“仁”就是最内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价值。
儒家有一个基本精神,就是从忍到不忍。我不忍父母受苦、孩子受难,情愿自身承受。这是一种恻隐之情。你把这种情往外面推,推到熟悉的人,推到不熟悉的人、陌生人,甚至你的敌人,这就是“仁”。孟子提出“万物皆备于我”,程颢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换句话说,“仁”是具有超越性的。我们不仅要对家人、对社会、对中国人、对世界所有的人有同情感,也要对动物、对植物、对一切生物有同体感。
在这个框架下面,我觉得儒家的仁学代表了四个必须要掌握的向度:一是个人的修身哲学;二是人与社会有健康的互动;三是人类与自然持久的和谐;四是人心和天道相辅相成。四个向度辩证统一,缺一不可。从四个向度出发,我们要遵循传统文化中“天地君亲师”的理念,要对天有敬畏感,对地有敬畏感,对国家、社会有敬畏感,对老百姓也要有敬畏感,才能真正实现天人合一。
新闻推荐
          - 喜报!湖南选手获全国社科普及讲解员大赛一等奖
- 全省社科理论界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座谈会召开
- 省社科联召开2025年第9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
- 小山村迎来社科智囊团
- 聚焦新时代文化使命 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总决赛圆满收官
- 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14强,我们来啦!
- 院士专家望城行:科技赋能 激发创新驱动新动能
- 【社科动态】省社科联召开2025年第7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暨专题党课
社科快讯
          - 湘潭职业院校社科联盟成立
- 探寻家园之美,赋能古镇新生 “寻找家园深处的美丽”专家沙龙在靖港举行
- “湖湘大学堂·名家讲坛”走进娄底 分享美育的守正创新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书画展在湖南图书馆开幕
- 非遗少年学 传承正当时
- 洪江市社科普及主题活动周启幕 高庙文化焕发新活力
- 2025年株洲市社科普及主题活动周启动
- 2025年永州市社科普及活动周启动
通知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