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负责人:十问中国社会科学网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刘宇 时间:2013-12-31 08:00:00 
中国社会科学网负责人:十问中国社会科学网

  

  【核心提示】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战略布局中,中国社会科学网承担着光荣的使命。据悉,新版网站即将于2014年1月1日正式上线。上线前夕,记者专访了该网负责人,提出十个方面的问题。 

  2013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建设历程中不平凡的一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决定,将中国社会科学网划归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8月,院党组审议通过全院信息化体制机制改革方案,要求用3—5年时间,通过建设数字化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网、哲学社会科学海量数据库、综合集成实验平台和全院综合管理平台,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集中力量建设数字化中国社会科学院。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战略布局中,中国社会科学网承担着光荣的使命。据悉,新版网站即将于2014年1月1日正式上线。上线前夕,记者专访了该网负责人,提出十个方面的问题。 

  一问:中国社会科学网是什么时候创办的? 

  答:创办中国社会科学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立足于世界新媒体最新发展态势、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而作出的重大决策。2010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同志提出,要探索占领社会科学网络阵地制高点的系统思路和办法,建立资料性、知识性、前沿性、公共服务性、权威性强,有品位、有特点、有重大影响力的社会科学网络集群,实施中国社会科学院“名报名刊名网”建设。年底,院党组决定,创办中国社会科学网。2011年1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网正式上线。陈奎元同志亲自题写网名,王伟光同志在开通仪式上作了重要讲话。王伟光提出,中国社会科学网要体现鲜明的理论学术特色,要成为具有学术思想性、理论权威性、资料知识性、公共服务性的社会科学网络集群,成为社会科学工作者乃至广大网民所喜爱的良师益友。 

  二问:为什么要将中国社会科学网划归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答: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唱响网上主旋律。中国社会科学网划归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有利于更加切实地贯彻十八大精神,有利于更有成效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讲话的精神,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深入实施。具体说,就是可以依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所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一报六刊”的丰富资源,充分利用杂志社的管理经验和采编力量,发挥报、刊、网联动的良性叠加效应,加快提升中国社会科学网的办网水平,加大学术影响力,发挥学术的正能量作用。 

  三问:为什么要对中国社会科学网进行改版? 

  答: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适应并服务于十八大以来国内与国际新的发展形势,更加便利地与国际互联网的最新技术发展成果相衔接,更加鲜明地体现中国社会科学网的定位与战略发展目标。 

  改版工作自7月启动以来,在全体同志共同努力下,马不停蹄,快速进行,目前已经具备上线条件。 

  四问:中国社会科学网的定位与目标是什么? 

  答:中国社会科学网的战略发展目标,就是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依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丰厚资源,将中国社会科学网建设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高端发布平台、全球学术资讯的权威集散地、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最终建成全球最大的网络学术平台,实现王伟光院长所提出的“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网、国家级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网、特大型的国内外综合信息网”的建网任务。 

  为此,我们将在2014年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术优势,先建成20个左右一级学科的专业化频道,成为国内最大、世界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专业平台网站。 

  五问:新版中国社会科学网“新”在哪里? 

  答:我们在办网理念上更加突出学术性,以学术内容为王。在设计上遵循频道化原则,在内容呈现上遵循专题化原则,力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互联网发展的最新成果。我们极大地强化了图片与视频功能,在资讯、学科、综合和互动四大版块、54个频道、1300多个子栏目中,力图全面做到图文并茂、视觉舒适。我们新开办了论坛、博客、微博,开通了安卓和iPad等移动客户端,吸引学者开设自媒体平台,全面呈现学术互动功能。在内容供应上,承办学科频道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单位将为网站提供及时更新,驻扎在海内外的《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将提供第一手资讯。我们希望建成全国最大的学术互动社区,这是我们预期的一个亮点。当然,资料检索与下载、读者服务等功能,都愈加强大。 

  六问:新版中国社会科学网将设立哪些频道? 

  答:主要有资讯、环球学讯、国际、图片、视频、社区、博客、学科、本网首发、管理学、教育学、法学、军事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考古学、历史学、中国史、世界史、民族学、社会学、文学、新闻传播学、语言学、艺术学、政治学、哲学、宗教学、跨学科、报刊、会议、图书、专访、专题、独家策划、当代中国、社科院社科联、党政院校、社团、智库、高校、学人、社科基金、国情调研、评论、争鸣、各地、数据下载等频道。 

  这里有学科频道,也有功能性频道。由于预留了伸缩空间,今后还会不断增加频道与子网。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已有30家单位提出承办学科频道或建设子网。我们将秉持开放性的办网原则,不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所局,而且与全国学界展开合作,共同办网。 

  七问:新版中国社会科学网是否开设交互式自媒体? 

  答:现在的时代是自媒体时代,我们无疑会采用交互式自媒体的媒质。目前,我们的互动社区已开通上线,网址是bbs.cssn.cn,已经有200位注册会员。在互动社区,用户可以看到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所有编辑、记者,向他们征询发稿等方面的问题。我们不但热诚欢迎《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的作者与读者入驻社区,而且欢迎青年学子来发帖、灌水、开博,赏奇析疑、砥砺学问。我们即将推出“学术要闻”手机客户端,在每期《中国社会科学报》头版刊登客户端二维码,用手机刷一刷、扫一扫就能下载当天的学界新闻,并通过我们的微博平台发表评论。《中国社会科学报》的读者还将在中国社会科学网上阅读到报纸有关新闻的纵深版本。 

  八问:中国社会科学网对应对学术传媒数字化挑战将发挥什么作用? 

  答:众所周知,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潮流。在这种大趋势下,传统纸媒何去何从,见仁见智。我们希望二者并存,但无论怎样,占领网媒都是大势所趋,不然的话,不仅会落后于时代,而且原有的优势也会丧失,那就完全谈不上前沿、引领、话语权了。因此,对数字化潮流必须站在历史大势的高度来看。当然,数字化是个花大钱、高风险的领域,一着不慎,后果严重。这就需要我们有敏感的意识、创新的思维、改革的动力、活跃的状态。我们将积极利用公共服务,少花钱,多办事,办大事,建立以传统纸媒为依托的全媒体学术链,在大数据时代学会与网络、市场、学术共舞,开拓学术网络集群建设的新局面。 

  九问:中国社会科学网将如何实现与报纸、刊物的联动? 

  答:早在几年前,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实行大部制,就形成了报、刊联动的有效机制与顺畅流程。中国社会科学网划归杂志社后,这种联动机制会愈加整固。在杂志社,报、刊、网是作为一个整体,由各个部门经由学科划分的渠道来共同维护,而不是划分为界限分明的条块。一个历史学专业的编辑,报、刊、网的史学内容都须面对,而不是局限于某一个。这就从体制机制上保证了报、刊、网必然是联动的。《中国社会科学报》的记者一直在给中国社会科学网供稿,《中国社会科学》的资深编审们也为中国社会科学网的学科频道把关。 

  十问:中国社会科学网近期还会做些什么? 

  答:开门办报、办刊、办网是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工作原则。我们近期会加大与学术界的联系,使他们不仅了解我们的报与刊,而且还了解我们的网。我们愿意与学术界进行广泛的合作。我们还会与国内外的著名大网站进行交流合作,在抓好内容建设和页面设计的基础上,与他们互联互通。我们将充分利用遍布全球的记者站与通讯员队伍,及时捕捉学术资讯,通过举办系列高端学术论坛等形式广交朋友。总之,我们会不辱使命,将中国社会科学网办成全国乃至世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爱好者的网上家园。

新闻推荐
社科快讯
通知公告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德雅路浏河村巷37号 邮编∶410003 办公室电话:0731-89716099(传真) 邮箱:hhnskw@163.com
Copyright(c)2011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湘ICP备17021488号 湘公网安备43010502000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