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或对金融改革做出框架性决定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3年10月31日 作者:李金磊 时间:2013-11-01 08:00:0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张承惠31日在2013年中国金融年度论坛上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金融领域改革更多是框架性、方向性和引导性决定,不一定会有非常具体的金融改革方案。金融改革下一步还有很多研究工作要做。
张承惠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社会上普遍对会议所推出的改革方案比较期待。最近网络对国研中心发布的报告比较关注,其实这个报告去年就开始做了,而且也不是最近出来的报告。实际上国研中心目前正在和世界银行展开一个未来五年中国金融发展战略的研究,目前已进入收官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国研中心首次向社会公开了其为三中全会提交的“383”改革方案总报告全文。报告强调,新一轮改革目标是建立富有活力、创新导向、包容有序、法治保障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体措施是推动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企业体制的“三位一体”改革。
报告认为,“三位一体”改革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此必须推动行政管理体制、垄断行业、土地制度、金融体系、财税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体制以及对外开放等八个重点领域的改革。
针对金融体系改革,张承惠指出,三中全会对金融领域更多是框架性、方向性和引导性决定,不一定会有非常具体的金融改革方案,因为很多具体改革方案和操作细节,不可能在全会上说详细。所以关于金融改革下一步还有很多研究工作要做。
张承惠指出,下一步金融改革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是金融改革的框架和方案设计由谁协调问题。目前的“一行三会”联席会议制度不是决策机制,只是一个沟通机制,相对比较松散,没有明确的责任约束。
第二个问题是在金融转型和金融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金融改革一定是有成本的,而且成本可能还比较大。比如说,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最先受到冲击的会是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调研发现,中小银行特别是农村的金融机构,应对利率市场化可能带来的冲击,还要进一步加强。
第三个问题是中央和地方在金融监管方面应该如何分工;第四个问题是怎样提升金融机构效率;第五个问题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这也是最根本的问题。政府在金融业发展方面应发挥何种职能?怎样监管市场和监管金融体系?将来政府和市场应该怎样妥善定位,又怎样来调整监管模式、监管理念、监管技术和监管工具?这都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 小山村迎来社科智囊团
- 聚焦新时代文化使命 湖南省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总决赛圆满收官
- 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14强,我们来啦!
- 院士专家望城行:科技赋能 激发创新驱动新动能
- 【社科动态】省社科联召开2025年第7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暨专题党课
- @广大社科工作者,请您为湖南“十五五”规划献一策!您的金点子很重要!
- 喜报!省社科联作品荣获全省精品微党课一等奖
- 省社科联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警示教育会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书画展在湖南图书馆开幕
- 非遗少年学 传承正当时
- 洪江市社科普及主题活动周启幕 高庙文化焕发新活力
- 2025年株洲市社科普及主题活动周启动
- 2025年永州市社科普及活动周启动
- 娄底市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座谈会召开
- 《常德通史》编纂工作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 湖南省周敦颐理学文化研究会召开成立大会暨周敦颐理学思想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