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0月25日 作者:唐红丽 时间:2013-10-31 08:00:00
据《2013中国图书世界馆藏影响力报告》显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共有551种图书藏于全球超过30家图书馆,图书种类在中国大陆581家出版社中排名第六。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请他就我国社科图书“走出去”面临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提升社科图书国际影响力等问题进行解读。
“走出去”成绩显著但面临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报》:据您了解,中国社科图书整体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如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是如何落实社科图书“走出去”战略的?
赵剑英:社科图书的国际影响力是一个国家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不断加强文化“走出去”战略,一系列对外文化传播重点工程加快实施,文化产品对外贸易大幅增加,对外学术交流和合作更加频繁,社科图书国际影响力也得到了不断提升。
《2013中国图书世界馆藏影响力报告》显示,100多种图书进入全球30家以上图书馆的中国大陆出版社共有34家。这是依据全世界图书馆联机书目得出的数据,是对图书学术价值、思想创新、作者水平、出版社品牌的综合认定,也是评价中国出版影响世界的一个硬指标。这算得上是我国社科图书“走出去”的一大亮点和成就。
近两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高度重视图书“走出去”工作。在不久前结束的第2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我们在3天内就签约了8种图书的对外版权,其中包括剑桥大学出版社和施普林格出版集团等知名出版机构。在今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上,我们举行了与英国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发布会及4项签约活动。今年上半年,我们已签约了16项版权输出协议,预计还将有30余种图书与国外出版社合作签约。此外,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还获得了4项“中华外译”项目和2项“经典中国”资助项目。
目前,我国社科图书的国际影响力没有我国经济影响力那样大。图书“走出去”还面临严峻挑战,如主流意识形态的国际影响力不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对外阐释不足,导致以“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为代表的曲解中国的论调在西方此起彼伏。
《中国社会科学报》:当前提高我国社科图书影响力的工作做得怎么样?
赵剑英:目前,国家加大了对“走出去”图书,特别是社科类图书的资助力度。现在有多种国家级翻译资助项目,如“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等,都有力地推动了经典社科类图书的翻译及在国外的出版发行。这些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大工程,重点突出,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和规模效应,推动了中国图书在国外市场的影响。
不足之处,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我们推出的具有原创性、重大创新性并引起世界关注的理论成果和思想文化艺术作品少;对当今世界许多重大现实问题所发出的“中国学派”的声音不强。
第二,缺少既具有较强国际文化交流意识又具备较强专业素养的跨文化研究人才。文化传播的市场化、资本化运作水平低,版权贸易处于劣势,学术精品少。
第三,与国际社会学术机构的联系和沟通不够,高质量学术交流和合作不多,优秀学术成果、创新研究方法、科研管理经验“走出去”不够。
第四,目前,直接以外文方式出版并走向世界的中国图书数量非常有限,中文图书流通范围局限于海外华人、华侨、汉学家及部分图书馆,难以进入西方社会的主流渠道。
第五,我国图书出口不是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分国别、分区域授权营销,而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无规则销售。我国虽然已经在世界各地的近百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000多个发行网点,但没有打入西方国家的传统发行渠道,这极大地制约了中国图书的海外扩张和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
创新“走出去”方式使世界理解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报》:进一步提升中国社科图书的国际影响力,还应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赵剑英:我认为,首先,要大力创新图书“走出去”的方式。对不同国家、不同人群,要制定系统性、长期性、针对性的传播策略,加强交流,防止西方误读中华文化精髓。其次,要以开放的观念建设文化,坚持“为我所用,体现特色”的文化交流原则,确保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最后,要在内容上下功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寓主流价值观念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传播之中,让文化产品体现中华文化价值。同时,利用传媒国际化、科技现代化、思想多元化的趋势,以西方发达国家可接受的形式,传播中国的思想及价值观念,使世界理解中国,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报》: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提升社科图书国际影响力方面有何具体措施?
赵剑英:未来我们的工作大致可归结为五点。
第一,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和学术图书在建构国家形象中的作用,打造一批有分量的学术著作,促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要实现这个目标,需将这些著作以高水平、国外读者能接受的方式翻译出去。
第二,继续围绕当代中国现状,以国际视野及理论思考为基础,向世界证明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的有效性、科学性、合理性。为此,由我们策划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列为重点出版工程的“理解中国”丛书,不久前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组成编委会并开始编纂。
第三,要提升社科图书的国际影响力,需要扩大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增进与国外学术界的了解和信任。我们在落实中将“走出去”与“请进来”双向并举。我们将聘任国外著名学者及相关领域专家,以促进国际交流、扩大全球视野、协助版权推荐、兼顾审读翻译。
第四,要积极主动做好“走出去”的各项工作,不能坐等,更不能观望。我们已设立并加强编译中心的职能工作和范围,将编制学术精品图书的英文书目常态化,建构向欧美和其他地区高等院校图书馆及科研机构推介书目的渠道,同时向华文图书地区、世界各地孔子学院和各图书馆中文部主动推介我们的学术精品图书。在适当时机还将考虑建立国外分社或分支机构。
第五,加大专业队伍人才建设的力度。人才引进、队伍建设和专业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是“走出去”战略的关键环节,也是这项工作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我们已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未来将在人才引进、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为促进社科图书“走出去”、扩大学术图书国际影响力建立人才保障系统。
- 省社科联开展“书香润社科·青春担使命”“五四”青年主题读书分享会
- 喜报:《船山学刊》入选202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高影响力期刊50强”
- 省社科联组织开展 “丝韵湘传・少年探桑梓”研学活动
- 省社科联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暨第4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
- 省社科联组织开展2025年专项智库课题研究
- 用好“桂花岛”资源 做强“农文旅”产业——记省社科联驻新晃县波洲镇江口村帮扶工作队
- 拥抱AI!四家单位建设学习大联盟 解锁青年干部担当作为的“数智”密码
- 胡代松出席娄底市社科联第四次代表大会开幕会
- 娄底市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座谈会召开
- 《常德通史》编纂工作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 湖南省周敦颐理学文化研究会召开成立大会暨周敦颐理学思想学术研讨会
- 湘潭市社科联到会祝贺湖南科技大学科学技术现代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 湘潭市社科联赴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调研立项课题推进情况
- 湘潭市社科联开展“我爱湘潭我的家”志愿服务活动
- 张家界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七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 写“福”字、送春联,这年味,够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