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武:宏大湘学的意义

 文章来源:湖南日报 2013年09月23日 作者:刘建武 时间:2013-09-25 08:00:00 
刘建武:宏大湘学的意义

  湘学所倡导的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百折不挠的顽强品格、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兼容并蓄的开放意识,不仅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一定要宏大湘学,让湘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为谱写“中国梦”的湖南篇章服务。

  宏大湘学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湘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湖南地域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带有独特气质的地域文化。尤其是近代以来,湘学更是成为激励湖南人乃至全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奋斗的重要精神源泉。在湘学的激励鼓舞之下,湖南人成为近代中国舞台上的主角,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功业,有“一本湘人奋斗篇,半部中国近代史”之谓。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中,对这样一种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具有独特价值的地域文化,我们理应为其发展和繁荣创造条件。只有这样,湘学这朵中华文明的奇葩,才能迎风怒放、向阳盛开。同时,也会给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注入湘学特有的活力因子。

  宏大湘学是助推美丽湖南建设、实现富民强省的需要。在“中国梦”价值目标的指引下,湖南作为国家中部崛起的重要省份也有自己的梦想,即“两型梦”、“小康梦”、“崛起梦”。然而,不论是“两型社会”和小康社会的创建,还是湖南在中部地区的率先崛起,都不仅仅需要基础设施建设的进步、物质文明的丰富,也需要健康的思想和昂扬的精神,需要人们素质的全面提升。否则,人和社会的发展就不完整。正如马克思曾经指出的那样,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的体力和智力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多方面的、充分的和自由的发展。没有文化的滋养,“两型”、小康、崛起都会黯然失色,富民强省也将成为镜花水月,难圆好梦。湘学作为具有浓郁地域色彩、深厚历史底蕴的地方文化,对湖南人来说具有天然的亲和力,是湖南人最佳的精神营养,是提升湖南文化软实力不可或缺的,甚至是最重要的精神食粮。宏大湘学,一定能够让建设美丽湖南、实现富民强省好梦成真。

  宏大湘学是增强湖南人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需要。湖湘大地,长期以来被视为蛮荒之地、文明荒漠。湘学的诞生、传播和发展,使湖南拥有了自己的独特文化。但湘学的命运却并非一帆风顺,与近代历史上湘学的巨大成就和深远影响相比,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湘学似乎辉煌不再。以至于有些人认为湘学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成分,与现代文明的某些固有元素不相融,由此否定湘学的价值和意义,丧失了应有的文化自信。其实,湘学历经千年风雨而薪火相传,本身就说明了其具有极强的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我们对此应当充满自信。不过这种自信,不应当是盲目自大,而应是一种充满理性光辉的自信。为此,我们在继承湘学精髓的同时,要结合时代精神,对其进行合理的扬弃和继承,使湘学能够与时代精神契合,赋予其全新的生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承担起湘学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使命,让其赓续绵延、历久弥新,进而形成湖南人的文化自觉,让湘学迈上文明永续的康庄大道。

  (作者系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教授)

新闻推荐
社科快讯
通知公告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德雅路浏河村巷37号 邮编∶410003 办公室电话:0731-89716099(传真) 邮箱:hhnskw@163.com
Copyright(c)2011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湘ICP备17021488号 湘公网安备43010502000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