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稳定的条件和机制——关于湖南省治安模范村的调查与思考

 文章来源:湖南社科网 作者:省社科联科研组织处 时间:2012-09-12 08:00:00 
乡村稳定的条件和机制——关于湖南省治安模范村的调查与思考

  《乡村稳定的条件和机制——关于湖南省治安模范村的调查与思考》

  论文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湖南行政学院   彭福清

  《湖南日报》1997.12.11/《新华文摘》1998年第4期/1.2万字

  第六届(一等奖)  2002年

  成果简介

  文章是作者在深入湖南省8个地市15个县市调查了20个治安模范村而撰写的,回答了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有效地稳定乡村,安定农民,促进农村的改革和发展等一些列问题。稳定农村,要把重点放在村。如果每个地方都能象治安模范村那样抓住领导班子这个关键,打牢经济基础,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调动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法治村,并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使其具有高度的整合力和内聚力,就能形成稳定的小环境,而众多稳定的小环境组合起来,就成为一个稳定的大环境,我们中国的改革、发展也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作者简介

  彭福清,男,1950年7月出生,湖南省湘乡市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副校(院)长、巡视员、教授,校(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校(院)学位委员会行政管理学分委员会主席,湖南省公共管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校(院)公共管理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社科联副主席、湖南省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1项、省“五个一工程”奖3项、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其他奖多项,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

新闻推荐
社科快讯
通知公告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德雅路浏河村巷37号 邮编∶410003 办公室电话:0731-89716099(传真) 邮箱:hhnskw@163.com
Copyright(c)2011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湘ICP备17021488号 湘公网安备43010502000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