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湖南社科网>社科快讯>正文

河南省社科联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讨会在郑召开

 文章来源:河南省社科联 作者:河南省社科联 时间:2012-08-27 08:00:00 
河南省社科联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讨会在郑召开
     8月15日-16日,省社科联组织召开全省社科联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讨会,18个省辖市社科联的党组书记、主席及有关专家参加会议。会上,市社科联围绕本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困难问题进行认真了研讨,提出对策、建议。省社科联党组书记李恩东讲话,主席杨杰主持会议。

  大家认为,走好“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新型城镇化是引领,新型工业化是主导,新型农业现代化是基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近两年,我省各地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结合各自实际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自今年5月以来,省社科联和各省辖市社科联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开展了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对我省走好“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以及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的重大意义有了深刻认识,对我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有了深入了解,对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的所想、所求、所盼、所虑有了基本把握。各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斐然成绩和扎实推进的场景,各级领导干部、广大农民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高涨热情和热切期盼,增强了社科联同志投身于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了干部群众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的精神与追求、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中原经济区发展带来的无尽活力与广阔前景。大家一致认为,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开好了头,起好了步,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定会有更好更快的发展。

  李恩东在座谈结束时讲话。他说,各市对这次调研工作非常重视,行动迅速,深入细致,进城镇、走乡村、入社区、访企业、问农户,形成的调研报告很有价值,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今年省社科联确定了11项重点调研课题。最近几个月,省社科联领导班子成员各自带领课题组到市县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我带领的课题组已经走了10个省辖市、32个县市区,针对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特别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调研。从我们调研和大家所谈的情况看,我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很多成功经验。一是建设模式的探索是成功的。各地在实践中对建设模式、资金筹措、土地使用、产业支撑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有些方面比较成功,比如建设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政府主导型,也可称作搬迁安置型、整体搬迁型,因为处于煤矿沉陷区、重点水利工程搬迁区、地质灾害威胁区等,由政府主导,整体搬迁安置,建设社区;二是城镇带动型,主要是靠近城镇边、县城边、中心镇边,利用城市新区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城中村改造、中心镇的区位优势建设社区;三是企业带动型,或者叫村企联建型、产业带动型,一些大中型企业驻地及周边、企业生产原料供应地所在地的村庄,农村和企业共同建设;还有些是产业集聚区、产业园区附近及周边村庄搬迁建设的社区;四是合村并点型,或者叫农业集聚型,主要是该地经济基础较好,村庄较为集中,土地较为集中,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有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的土地易于流转,把农民集中到社区居住;五是就地建设型,主要是这个地方产业较为完善,工业化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水平较高,群众建设社区的积极性、愿望比较强烈,建设条件较为成熟。二是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最明显的表现有七个方面:一是改变了农村面貌,居住环境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高。通过科学规划,整合各类公共资源,统筹安排基础设施,着力完善农村道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扭转,农村环境卫生明显好转。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地方特色、整齐划一的新式民居,改变以往农村房屋高低层次不齐、院墙破烂的农村面貌,较好展示了新社区新气象。二是改善了群众生活。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配套设施逐步齐全,建设幼儿园、中小学、卫生所,开通公交站点、农资超市,让农户用上自来水,生产生活日益方便,垃圾、污水得到处理,农民过上了城市人生活。三是整合了土地资源,节约了大量的土地。比如舞钢市,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节约土地大概4万多亩,济源、新乡等市的效果也很好。四是节约了农民建房成本。过去是一代人要建三代人的房,现在是一代人建房三代人居住,从根本上甩掉了终生建房的沉重包袱和由此带来的经济压力。五是节约了基础设施投资。通过村庄整合,实现了农村生产要素的节约,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六是推动了农民转移和土地流转。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就地就业,推动了土地流转,增加了农民收入。七是提高了村民的文明素质,和谐了村民关系。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打破了原有的村组界限,消除了邻里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乡村文明和农民素质的提高。

  李恩东指出,中原经济区建设,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探索,为广大社科工作者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要加倍珍惜。建设中原经济区,走好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河南的一个独特探索和光荣使命。省委省政府为了探索好这条路子,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的经验,集中全省人民智慧,在省九次党代会上提出了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是一个伟大探索。这个探索是打基础、管长远的,不仅对我们河南,而且对全国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个伟大的探索中,新情况新问题会不断出现,需要从理论上给予引领和回答。这对社科工作提出了要求,赋予了使命,为全省社科工作者提供了发挥作用、发挥聪明才智的大好机遇。7月27日,卢展工书记与社科理论界进行座谈时,要求社科理论界要开展深入研究,为走好“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提供理论支持,提出“理论应先行、理论应引领、理论应破难、理论应聚力。”这对我们来说既是要求也是机遇,一定要珍惜、抓住、用好。要充分发挥“联”的优势,积极打造好党委政府与社科工作者沟通交流的平台、社科工作者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的转化。真正聚集人才,努力组织攻关,做到有所作为。有为才有位,有为才有威,有为才有力,有为才有效。通过积极作为,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展示社科工作者的风采,做出新的贡献。

  李恩东强调,社科工作者要努力做到“四个明白”,为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献计献策。作为思想理论战线的同志,作为社科工作者,首先要学明白。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要明白什么是城镇化?什么是新型城镇化?两者比较新在何处?为什么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怎样引领?这些问题我们都必须首先搞明白。还有刚才大家研讨的新型农村社区问题,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为什么要建?怎样去建?当前存在哪些问题、怎样破解这些问题等,我们都要搞明白。社科联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宣传普及、解疑释惑,如果自己昏昏,怎能使人昭昭?!如果我们自己就没有学明白、想明白,怎么去给群众讲明白,让群众干明白。所以说我们必须首先学明白、想明白。省九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一个纲领性文件,必须学好,而且要经常学、反复学,真正把基本概念吃透,把主要精神吃透,把战略举措吃透。《新九论》已经发表七论了,核心内容就是“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新型城镇化引领以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些内容是对省九次党代会精神的诠释和深化,是对河南的发展战略、宏伟目标和需要破解的难题的高度概括和浓缩,也是对全省上下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再动员。社科联的同志必须认真学、好好学,学明白想明白。还要讲明白。社科工作者承担着宣讲的任务,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宣讲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宣讲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宣讲新型农村社区等,以正确、科学、深入浅出的宣讲,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凝聚干部群众的力量,聚精会神地建设好中原经济区。卢展工书记曾经指出,工作都是做出来的,中央确定了大政方针,我们的任务就是做。“四个明白”中做明白是落脚点。做明白就是要明白做什么、怎么去做、怎样做好。我们经常讲,社科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就是社科工作的大局。各级社科联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把精力放在想事情、干工作、谋发展上,做到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尽职尽责,忠诚履职,把“五路大军”联系好,把广大社科工作者组织好,积极作为,有所作为,促进各项工作取得新提升、新成效,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贡献。

  杨杰在主持会议时说,自5月初省社科联印发《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研工作的通知》以后,各省辖市社科联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积极开展调研,并撰写了调研报告,调研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会后省社科联要形成《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将各市的调研报告汇编成册,报送有关领导和部门,推动成果转化。杨杰指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是个大课题。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关注这个新生事物,不断了解、研究其发展规律,从理论上进行总结,为决策提供科学参考,是社科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社科联和广大社科工作者,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持续地把这个课题做下去,做好、做深、做细、做实。

 

新闻推荐
社科快讯
通知公告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德雅路浏河村巷37号 邮编∶410003 办公室电话:0731-89716099(传真) 邮箱:hhnskw@163.com
Copyright(c)2011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湘ICP备17021488号 湘公网安备430105020007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