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学院学科建设概况
文章来源:湖南科研网 作者:湖南工学院科研处 时间:2011-06-30 08:00:00湖南工学院是由原湖南建材高等专科学校与原湖南大学衡阳分校合并组建,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学校定位为: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以工为主,工、经、管、文、理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的科技服务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
一、学科建设指导思想
学院本着“强校必先强学科”的理念,坚持“全面规划、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分层建设、整体提高”的建设方针,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并重,以学科梯队建设为核心,以推进科学研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以学科平台建设和管理机制创新为保障,力争将学院建设成为“工科背景鲜明,特色学科明显,学科结构合理,培养质量优异”的工科院校。
二、学科体系结构不断优化
学院现有12个教学系部,共设有21个本科专业,覆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五大学科门类,25个一级学科,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研室2个。获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在本科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学院学科建设根据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重点发展优势学科,注重培育特色学科,扶持工程技术等新兴交叉学科。“十一五”期间,学院立项建设了“安全技术及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学”、“企业管理”等4个院级重点学科。以院长张立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学科团队初步形成,具有明确的、特色鲜明的学科研究方向,并取得了较突出的科研成果。
学院通过对研究优势与特色突出的学科予以优先发展、重点建设,分期分批分级进行建设,充分发挥其在一般学科建设中的样板和带动作用,基本构建了以工科为主体,安全、材料、机械等主干学科为重点,信息、管理、建筑、化工等学科为增长点,文理科为支撑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体系。
三、学科梯队建设不断加强
学院根据科学建设发展需要,高度重视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引进、选拔和培养,大力支持青年教师以在职攻读学位、国内进修、出国留学等形式提高学术水平,建立了有利于科技创新,有利于人才、特别是优秀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学科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专业结构不断完善和优化。学院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50余人,副高职称近200人,博、硕士(生)300余人,拥有一批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湖南省新世纪121工程人才、省政府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等荣誉的高水平教师。
四、学科平台建设不断增强
在学科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学院通过加大投入,对学院资源进行了科学地规划、最大限度的整合,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得到较大改善,科研实验条件和设施逐渐完善。学院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000余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近80万册,电子图书近70万种,校外实习基地70个,校内实习工厂1个,各类实验室120个,其中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7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3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2个。学院现有人因工程与安全管理研究所、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建筑材料研究所、旅游规划与设计研究所、大学生发展研究中心、衡阳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等6个院级科学研究机构,“衡阳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和“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2个衡阳市社科研究基地,“先进制造技术”和“水泥工业新技术”2个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安全人因工程”1个湖南省产学研技术创新平台。
五、学科科研成果不断显现
学院注重通过学科建设全面推动科研发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增强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十一五”期间,我院的科技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整体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零的突破,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数量和纵向科研项目实现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97项,获得省市以上自然科学类科技成果奖15项,获省市级以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4项,出版著作69部,发表科技论文2400余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00余篇,被SCI收录59篇,EI收录116篇,ISTP收录47篇。获省级以上教研教改立项课题40余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0余项。学生在历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和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奖50余项。
六、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高
学院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以促进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模式。学院与省内外5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湖南工学院董事会,以董事会为平台,以国际交流与合作为重点,分别与华东电网、大亚湾核电站、三一重工、南方水泥、中联重科、中国电信、中钢衡重等大型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NAU)、日本星城大学、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依托湖南省产学研技术创新平台、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和校外优秀实习基地等学科基地,突出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同时,学院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介入度与贡献率不断提高,学院与衡阳市共建了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院也成为国家核安全局的技术支持单位。近两年,学校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讲学80余人次,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500余人次。
奋进中的湖南工学院,秉承“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睿智圆融、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以校企合作、服务社会为突破口,坚持走“内强基础,外扩影响,办出特色,科学发展”之路,将努力为加快湖南新型工业化建设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 240余项湖南社科普及活动清单来啦!等你来解锁……
- 倒计时1天!湖南省社科普及主题活动周明日启动
- 倒计时2天! 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主题活动周即将启幕
- 湖南省社科普及读物专区在湖南图书馆亮相
- 省社科联开展“书香润社科·青春担使命”“五四”青年主题读书分享会
- 喜报:《船山学刊》入选202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高影响力期刊50强”
- 省社科联组织开展 “丝韵湘传・少年探桑梓”研学活动
- 省社科联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暨第4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
- 娄底市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座谈会召开
- 《常德通史》编纂工作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 湖南省周敦颐理学文化研究会召开成立大会暨周敦颐理学思想学术研讨会
- 湘潭市社科联到会祝贺湖南科技大学科学技术现代化研究院揭牌成立
- 湘潭市社科联赴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调研立项课题推进情况
- 湘潭市社科联开展“我爱湘潭我的家”志愿服务活动
- 张家界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七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 写“福”字、送春联,这年味,够浓!